艾永亮:“技術+平臺”打造超級產品,引領內容產業迴歸初心

2020年是充滿變化的一年,尤其是對於高度活躍,保持與消費者語境對接的內容產業而言更甚。

從IP劇的翻拍、互動劇、微劇模式、短視頻的孵化,內容平臺以“月”爲單位不斷地產出內容。

試圖通過內容來吸引用戶的注意,而在內容處於飽和的大環境下不斷地刺激用戶的興奮點。更有意思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足夠的技術來支撐,“技術+內容”成爲內容平臺能否打造超級產品的關鍵,影響並改變着內容產業的趨勢。

正是因爲如此,2020年成爲了許多企業值得反思的一年。在思考的過程中也許企業管理者會發現一些複雜且有跡可循的變化趨勢,能夠從中找到打造超級產品的關鍵或失敗的潛在原因。

01

賦能內容的增加

追劇的小夥伴們肯定知道,某個視頻播放平臺在全屏的狀態下左邊會多出一個按鍵。點擊了幾次後,就會發現原來那是識別畫面信息的功能,點一下就能找到劇中的同款商品,便於觀看視頻的用戶直接下單購買。

其實,識別畫面並不算新技術,早期PC時代的某款視頻播放平臺也做過類似的嘗試,但不同的是,這次是直接加入到移動端,用通用的技術,將用戶、內容、內容中的商品連接起來。實際上,近幾年來,無論是直播平臺的興起還是電商帶貨的熱度,從某種程度上我們會發現,用戶早已不滿足於單純的觀看內容。

而內容是什麼?就是“傳遞信息”,幫助人們獲取到他們需要的信息,例如,學習、娛樂、認知、判斷等目的…

隨着人們需求的多樣化,以及平臺不斷地豐富着內容方式加上社交網絡的快速發展,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職能也發生着變化,越來越多的內容開始擺脫“傳遞信息”的角色,成爲人們打發時間、解壓、控制情緒的快消品。

這樣的變化讓內容產業吸引着更多的用戶羣體,更有機會激活較大的市場潛力,而內容產業所面臨的問題更加直觀。

在新趨勢的變化下,“內容”只能以更嚴格的方式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下,例如,增加了創作成本。而創作的內容適合哪些內容載體、適合在哪個平臺播放,有哪些元素可以作爲輿論。這些影響着內容傳播的效果。

新痛點意味着一次新機會,但由於創作成本較高,在無法保證內容穩定輸出之前,許多內容的資源傾向於規模化的工業生產體系,並出現同質化嚴重,以及量產化的問題。因此,我們經常會發現在大部分的內容,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由不同的人來演而已。

想要打造超級產品,不僅需要豐富的內容載體,還需要技術更加全面的融入內容當中,強調着產業端主動爲內容賦能。

例如,我在上述所寫的識別畫面功能,用戶在觀看自己喜愛的視頻同時,還能直接獲得內容爲他帶來的信息,這個人是誰,穿的是什麼衣服,該如何購買同款。完成從觀看到購買的轉化後,讓企業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展示內容等環節當中。

就像如今的直播帶貨,即通過主播來展現商品,而觀衆轉化爲消費者進行購買,像極了許多年前的電視購物模式,只不過其展示的平臺由電視變成了網絡。通過產業賦能,直播帶貨場景被重新定義。

就拿電視購物的模式和直播帶貨的模式,電視購物的唯一傳遞信息,就是主播在不斷地推銷,除了補充商品信息外,更多的方式是在電視機內展現商品,並需要觀衆進行對應的行爲才能讓他們成功購買,例如,在畫面下方展現購買電話,消費者需要撥打電話和進行相應的對話才能成功購買。

從打造超級產品的角度來看,這種方式簡直是大錯特錯,一方面是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信息干擾,影響內容的展示,另一方面給用戶設置了太麻煩的使用路徑,讓參與成爲不夠便捷的高成本行爲,從而導致消費者轉化率並不高,甚至會因爲打不進電話,直呼自己被欺騙了感情,從此該平臺成爲用戶的黑名單首選。

看到這裏,大家要明白,超級產品是什麼,對於內容產業平臺而言,內容就是它們的產品,而以產品爲核心爲用戶帶來便利,滿足用戶未被滿足的需求,爲用戶提供價值不斷地迭代產品,從而造就超級產品的誕生,讓其爲企業帶來快速增長。

02

用戶從被動到主動

過去的內容產業始終保持着輸出狀態,而用戶則是接受的模式,時至今日,內容產業平臺將目光轉向技術創新,讓技術賦予內容更多的價值,用戶不再被固定在”被接受“的模式,而是獲得了能夠參與內容的方式。

讓用戶參與到其中,是內容產業平臺打造超級產品的方法。例如,B站的彈幕,彈幕一方面作爲對內容的積極反饋,另一方面可成爲內容的一部分,讓用戶參與到其中,表達出自我。爲用戶提供體驗的同時又不會對內容帶來本質上的改變。

用戶不僅擁有着更多參與內容的方式,並逐漸獲得了“主動參與”的權利,而“參與”的主動化,也影響着甚至定義內容爲用戶帶來的體驗。

例如,互動視頻,與傳統影視作品不同的是,劇情會如何發展,人物的最終命運,以及場景變化,在互動視頻內這些都由用戶的選擇來決定,換句話說,用戶主宰着劇情的發展,並賦予了內容創新的更多可能性。

在這種內容創新的模式下,不僅重新定義了行業內的生產模式,同時爲內容產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無論是用戶和內容的交互關係,還是內容產業平臺的發展都被推到了新的維度。

03

內容產業包含萬物

顧名思義,一個內容的產生不僅僅是內容的發出去就完事了,也是需要配套的開發,例如,內容的話題、IP、社羣…

在內容不差的情況下,這個趨勢能夠有效增加內容推廣,推動者產業化的進度,即在滿足用戶需求多樣化的同時還能保證分工明確。

想要打造超級產品,不僅僅需要積累大量的樣本以及市場數據,形成一套相對成熟的體系,在確保內容質量的情況下,如何維持產量成爲內容產業的又一大問題。

要知道,對於內容產業平臺而言,內容活躍度和內容的質量是他們用來留住用戶,增加用戶粘性,是企業打造超級產品的關鍵。畢竟內容無法以“個體”的形式在內容生態中生存下來。

04

總結

2020的內容產業早已飽和,只有不斷地適應變化,迭代產品,滿足用戶需求,才能造就超級產品。而打造超級產品會上癮,尤其是在嚐到甜頭後,超級產品所帶來的利益不可估量,唯有打造出超級產品才能讓內容產業平臺生存下來,或許這纔是內容產業平臺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