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技术岗位,简历挂,内推挂,只因为你做错了....

前言

2017的校园招聘在炎炎夏日中拉开了帷幕,许多同学应该正揣着自己的简历,寻找内推和笔试的机会。在此给需要的同学谈一谈寻找内推机会以及简历写作上的注意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不过,就像我一直说的,所有的这些就是外在,一定要记住你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注意事项只是保证你不会因为一些细节错失掉内推的机会。本文主要谈以下两点。

  1. 寻求内推时的注意事项。

  2. 一份合格简历应该具备的要素。

内推注意事项

正如我在之前文章中所提到的,内推能让你更快的到达企业的门口,希望大家都可以抓住内推的机会。在外面发布内推消息的,往往是公司的内部职员。以我在内推同学时为例,我一般会这么发布。以上主要包含这些信息。

  1. 职位比较多,我口述不仅慢而且容易描述不清,你要自己去内推的网站上看。

  2. 邮件的主题要按照我发的格式发给我,这些基本信息是我需要在内推系统填的,你不写在主题里,我要自己一个个去你的简历找,你说累不累。

  3. 简历附件和正文都附上,我一般会对简历做一次初步筛选,只要看得出认真准备,在投递内推邮件的方式上也很有礼貌,一般都会给他一次机会。

  4. 本周五前发给我,因为一般内推通道都有一个窗口期,过了窗口期,我也就没法帮你投了。

内推这件事,本质上就是毕业学长学姐帮自己学弟学妹一把,受益大多是给了学弟学妹,你只需要做到以上几点,一般学长学姐都会给你一次机会。而现实是无情的打脸。许多寻求内推的同学,连阅读内推消息的耐心都没有,在我发了内推消息后,还是会有这些问题。

  1. 学长,有哪些岗位啊?

  2. 发来的邮件格式完全不对,刚开始我还是很有耐心的,点开正文,甚至是点开邮件的附件,帮他们找齐相关的信息,填到内推系统里。

  3. 发内推消息的时候,毫无回应,等过了截止时间了,连续发我私信,请帮忙内推,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了。

内推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很多同学还是会做不好,如果是本校的学长学姐,会耐着性子帮你cover掉这些问题,帮你完成内推,如果换了别人的话,可能因为这些小细节,你就失去了内推的机会,多可惜,可能你的能力很强,简历也很优秀,就是错过了机会。这件事是你请别人帮忙,请大家记住哈。

希望寻找内推的同学都做到以下几点。

  1. 认真阅读发布的内推消息。

  2. 按照对方要求的格式,发送需要的资料,并附上感谢。

  3. 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

最后说一下寻找内推的几个渠道吧,按优先级排序。

  1. 校友资源,这个是最容易也最有可能得到回应。

  2. 名牌高校的BBS论坛,经常会有其他学校的学长学姐发帖。

  3. 拉勾网,内推网,私信一些在职人士。

简历

现在假设你符合对方格式,发出了邮件,那迎来了你第二道关卡。简历一般为了保证内推的成功率以及一定程度上内推者的自我职业要求,都会对收到的内推邮件进行一次初筛,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简历,哪怕你之前的细节做的很好,恐怕也得不到内推机会。下面的文章,主要会写,简历的几个重要因素。

你投递每一个岗位,简历必然是和这个岗位需要的技能相匹配的,没有一份通吃的简历。就像你拿投前端开发的简历去投测试,拿投后端的简历去投前端,难免碰一鼻子灰。具体每一个岗位的要求,可以看我之前写的文章。在职人士一般都比较忙,帮忙看你简历的时间是比较短,看简历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找和这个岗位匹配的元素。

在为每一个职位定制自己的简历的时候,你需要在1页纸的空间,简历不宜过长,突出以下几个信息。

你的基本信息

我见过很多简历,开头介绍了一堆,就差把身高,体重,三围,血型全都报一遍了。NO。 不需要。你需要首先告诉看你简历的人,你的基本联络方式,你的求职岗位。那对方就知道了,如果简历通过或者有什么瑕疵,怎么联系你,以及知道你对自己想做什么很清楚。

实习经历

ok,在对方了解了你的基本信息后,就会开始找你和这个岗位的匹配点。有1-2段比较稳定的实习经历是很大的加分项,代表你确实有意从事这个方向,而且已经学会了一些技能。在描述实习经历的时候,首先大致介绍下做的项目,然后主要说明的是你在项目中做了什么贡献,用了哪些技术,由于是校招阶段,也要突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我就拿我之前的简历做例子吧,现在看来,写的也很不成熟,不过一些基本元素都齐活了。有实习经历,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你对这个职业是有一定热情的,在暑假时候也没有闲着,在面试的时候,也可以就你实习时候的成果进行深入了解。

项目经历

有些同学,可能没有实习经历,有的可能是年级比较低,课程比较重,有的可能是导师不能放去实习,那这个时候就要突出你的项目经历了。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导师的项目还是实习的项目,都尽可能往上写。主要说清楚以下几点

  1. 需求背景

  2. 个人工作产出

  3. 工作产出的效果,用数据表示为佳。

  4. 一些个人思考点。

学校经历

在以上两个大块看完后,就是学校经历了。在这里,我主要是有自己的考量。因为我本身的学校是普通院校,在背景上没有优势,我选择将实习和项目放在前面,让面试官先看我有优势的部分,先为我自己加分,那样学校普通一些面试官多半也不会在意。如果是一些名校的学生,往往会把学校放前面,这是他们的优势。有的名校的学生,也会在项目和实习上没什么优势,但凭借着优秀的背景还是有获得内推机会的可能,普通院校不可效仿。

话外音记住,简历就是你展现你的优势的地方。如果你没有项目经历,没有实习,学校一般,只能说有些危险了。我看过很多简历,大致是这么一个结构。OK,这样一份简历,投递非技术的岗位,也许是ok的,但投递技术岗位的话,只能说你的大学生活很精彩,但我看不到你在这个职位上的可能性。

获奖经历

接下来,主要是你的获奖经历,奖学金的经历也是很好的加分项,可以从一定程度表现你的学习能力。

个人技能

能看到这里的话,一般你的简历已经比较ok了,这里主要是表达下自己会什么。

其他。

如果篇幅还有的话,可以在这里写一些你的个人介绍,你觉得你值得加分的和这个岗位相关的。

还不够

内推和简历都是外在的,但是是必须做好的。

不过始终记住最重要的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你一定要记住,我内推了太多的同学,其实都做的不错了,但都倒在了面试关。

这也是我写那么些文章的原因。

总结

如果是正处在校园招聘窗口期的同学,把握好内推的机会,做到如上的注意事项,写一份表现你和这个岗位匹配的简历,实在没有相关经历,只能说你之前做的真的不好,但尽力表达出你的学习能力,争取一个机会。在暑假有限的时间里,去准备,能补一分是一分。

如果是低年级的同学,想想自己想从事的岗位,把简历想象成弹簧,他能迸发出多大的力量,取决你在这件事push了多少力量,不停往里填空,不要错过最好的学习年华。

谢谢,祝大家大学生活愉快,求职顺利。


IOS用户尊贵通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