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產品:天下烏鴉一般黑?來自用戶的擔憂,保護用戶隱私是底線

始於產品,忠於創新,等待未來的硬科技等行業,2020年迎來了許多的”拐點時刻“,有的厚積薄發,有的則迎來發展元年,而有的卻在備受爭議中狂奔。例如、芯片、5G,成爲業內必談的紅海市場。與此同時,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領域的企業也在跌跌撞撞地探索。

還記得去年發生的大事件,就在舊金山的夏日,許多民衆成羣地聚集在大街上,印着紅色加粗的牌子被高舉過頭頂,在一片“討伐聲”中,谷歌、亞馬遜、Facebook爲首的科技企業被堵得水泄不通。這是他們第一次因爲面對泄露用戶數據隱私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同時,在國內的科技企業也在劫難逃質疑的聲音,就拿曠視科技用AI技術監控教室裏每個學生的臉時,換臉App“ZAO”因爲涉嫌違規而被約談,再到人臉識別第一案,消費者起訴杭州野生動物園世界的“人臉識別”,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屢見不鮮的用戶數據隱私被泄露的事件,讓前沿科技的發展與保護用戶隱私之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且難以調和。

除了道歉外,科技企業好像也別無他法,過去的“保護隱私”信條逐漸被證明失效。在科技快速發展五六年後,突如其來的負面事件讓用戶和科技企業之間產生了信任危機。

危機讓整個科技行業發展按下了緩慢鍵,在忙着如何用技術佔領高地,推動超級產品佔領進行商業化落地,打造超級產品搶佔市場攫取利潤的同時,科技企業與企業管理者想要走得更遠就得考慮到用戶的隱私和尊嚴問題。

2019年的科技企業帶着他們既驕傲又頭疼的前沿科技技術,在日漸高漲的質疑聲中自我反省,曲折向前。

01

超級產品戰略:AI的快速發展和大數據

互聯網造就了海量的數據,雲計算讓企業從海量數據內進行篩選、加工後產生了更大的價值,人工智能、深度聚焦技術讓數據得到多元化的發展。

數據隱私問題總能引起爭議,在數據背後的雲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近幾年來確實幫助企業迎來了發展浪潮。

尤其是近幾年來人工智能在發展方面更是突飛猛進,從傳統的數據拓展到如今的語言、人臉、指紋等生物數據,在快速發展的科技面前,我們變得越來越透明。

在移動互聯網時期,大數據成爲人們經常提及的詞,用戶總能在互聯網上留下自己的“腳印”,例如,消費記錄、瀏覽記錄、消費物品的推薦…每一位上網的用戶都會產生數據類似的數據。

在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後,用戶和人機交互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不僅能夠通過語音直接轉換爲文字,也可以通過語音和文字或上傳圖片的方式進行相關搜索。多元化的交互產生了更加多元化的數據信息。

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和推動超級產品戰略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後,從工廠到街邊門店、從安防到金融,從智能語音到刷臉支付、安檢。人臉識別在技術上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臉識別技術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得益於科技企業致力於打造超級產品,將資源聚焦到一項技術當中以及大數據的更新。

通過一張臉可以看到這個人的所有數據是科技行業內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在超級產品戰略當中,無論是互聯網時代還是人工智能時代,從傳統數據到生物數據,新技術的發展帶來的隱患不可避免,但趨勢不可逆。隨着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們被所採集的數據、種類也越來越多。唯有保護好人們的隱私,才能讓用戶安心使用企業的技術,這也是科技企業能否造就超級產品的關鍵。

02

超級產品戰略:科技企業的暴風式反省

只需要通過一部手機,我就可以掌握到你的全部行蹤。

就在2019年的某天,美國某家報社,輕鬆道出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天的行蹤,而這一切是通過手機記錄數據所還原的。一部手機?甚至連手機都不需要,只需要掃描到你的臉,就可以知道你的一切。逐漸走向成熟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也讓人們對隱私安全的擔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迫於輿論壓力,不少科技企業刪除了1000萬多張用戶圖像,以及清空10萬人臉識別信息的數據庫,暫停對外出售人臉識別技術以及產品。

安全隱私問題所產生的影響如潮水般涌來,反省成爲科技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按下了緩慢鍵。

面對新技術帶來的安全隱患,歐盟推出的數據隱私保護法:《通用數據保護條例》。

即便如此,歐洲的商業經濟還是受到了影響,在全球前20家互聯網巨頭當中,中國10家。美國10家,而歐洲卻沒有,這是因爲歐洲對新技術的過度排斥,導致他們在互聯網時代的落後讓他們無法跟上趨勢的步伐。

“你最終都會走向這條路,你所擔心的都會出現,但你只有這條路可走,一旦你不這麼走,你將失去便利”。新技術在爲用戶代練便利的同時必定會伴隨着安全隱私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着科技企業對新技術的探索就此終止。

對於超級產品戰略而言,爲用戶提供便利是企業的核心目標。舉個例子,在2005年時,人們還不太願意把銀行卡綁定在網絡平臺上,因爲他們覺得網絡不夠安全。時至今日,你的銀行卡如果沒有綁定在網上的話,你會發現所有的事情都變得不太方便,你成爲了大家眼裏的異類,這種壓力你能夠承受嗎?

在打造超級產品的過程中,如何去運用新技術,面對技術濫用帶來的安全隱私,不僅僅需要科技企業做好第一道關卡,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03

超級產品戰略:從野蠻生長到理性發展

絕對的禁止絕對無法打造出超級產品的,歐洲就是最經典的例子,過度排斥新技術,只爲追求隱私安全則會造成更大的不便。

在中國,以人臉識別爲代表的新技術被廣泛應用,用戶數據被收集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對於如何使用、儲存用戶數據成爲了比收集用戶數據更爲棘手的事情,也正是因爲新技術所產生的安全隱私問題,我們會發現打造超級產品的關鍵所在,科技企業如何用生物數據爲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價值。

經過幾年的野蠻生長,超級產品戰略得到了快速落地,不少科技企業巨頭在行業內製定了一些“規矩”。從正當性、技術可靠性、安全性、公平。多樣性以及人們的監督,數據隱私保護、責任可追溯這幾大維度,對新技術的發展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隨着行業的規範,我國也開始探索相關數據立法,而那些不注重用戶隱私一心只想謀利的科技企業,終將被淘汰。

04

總結

近幾年來,無論迎着互聯網風口,還是憑藉着新技術迅速成長起來的科技公司,成也數據,敗也數據。

經過幾年的野蠻生長,新技術開始進入理性發展階段。如何在技術與安全隱私之間進行平衡,實現利益最大化,交出一份好成績的同時考慮到人們作爲用戶的安全和隱私問題。

新技術的發展總是伴隨着質疑,無論是技術本身,還是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安全隱私問題的凸顯並不意味着科技企業無法實現超級產品戰略的落地,對於新技術的規範使用是科技企業以及全民素養的攻堅戰,這對於科技企業而言,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