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T青软实训学员学习总结-2020/5/24-STM32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时间滴答滴答的就过去了。
五月的尾声即将到来,然而我们依然距离开学还是寥寥无期,但我依然怀着一颗充满期待的心,我相信病毒终将退去,曙光必然来临。

在家待的时间长了,我的自律性、积极性和坚持性有了些许下滑的趋势。因为在家中学习,不像是在学校,起床、吃饭、睡觉都很规律,自己找一个自习室或安静的地方,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根本不用考虑,此时你学习的专注度是90%以上。但是在家中,虽然你想是很美好,生活规律,饮食规律,在家吃喝不愁,但是会有很多事情去打断你的学习进程,就像我们学习的MCU开发过程一样,我们先编写好代码,程序自然而然地自顶向下的在while(1){…}循环中逐步运行起来,但是如果总有中断去打断你CPU的正常运行,并且跳出这个中断时间还不确定,那么你的CPU运行必然会出现异常。

而MCU会自己调节,例如STM32有EXTI(External interrupt/event controller)外部中断/事件控制器,NVIC(Nested vectored interrupt controller)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去合理的管理分配中断。如果还是觉得不好管理你的程序运行,还有亮眼的UCOS、FreeRTOS等实时操作系统去管理。
而我只能通过听歌,跑步、跟小猫小狗玩一会,才能缓解调节,使自己的内心重新回归学习的主线大道上,继续砥砺前行。

五月的课程主要是学习STM32为主,STM32无疑是嵌入式专业的必经之路,也是检验我们嵌入式入门的基础课程,更是我们就业、找工作的一个基本指标。

类比之前所学习的51内核的MCU,51 是嵌入式学习中一款入门级的精典 MCU,因其结构简单,易于教学所以在教学时被大量采用,51 诞生于 70 年代,属于传统的 8 位单片机,如今,久经岁月的洗礼,既有其辉煌又有其不足。现在的市场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成本极其敏感,相应地对 MCU 的 性能要求也更苛刻:更多功能,更低功耗,易用界面和多任务。面对这些要求,51 现有的资源就显得得抓襟见肘。

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ARM 公司推出了其全新的基于 ARMv7 架构的 32 位 Cortex- M3 微控制器内核。紧随其后,ST(意法半导体)公司就推出了基于 Cortex-M3 内核的MCU—STM32。STM32 凭借其产品线的多样化、极高的性价比、简单易用的库开发方式,迅速在众多 Cortex-M3 MCU 中脱颖而出,成为最闪亮的一颗新星。STM32 一上市就迅速占领了中低端 MCU 市场,受到了市场和工程师的无比青睐,颇有星火燎原之势。

显然,我们对STM32的学习是尤为重要的,本次为我们授课的讲师是苏老师,苏老师他为人和善,语速缓慢,认真仔细,生怕我们有不懂的地方,他每讲一段时间便会停下来多次问我们有没有不懂的地方,与我们耐心的进行交流。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更在于自己的思考与琢磨,加油~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