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紙上,留下時光

2015年,作者於望京漫咖啡,張鬱娜 攝

【作者簡介】陳潁,畢業於成都石室中學,1987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學習高分子物理,後赴美國留學。在芝加哥Motorola做軟件開發和項目管理十多年後,2011年起定居北京。自幼喜愛美術,閒暇之餘,愛逛畫展,愛翻畫冊,翻譯藝術史,去美院學習,還不時畫上幾筆,創作的石頭和爸爸系列深受讀者喜歡。

這些餐巾紙上的繪畫大部分完成於四、五年前。在餐巾紙上塗鴉,既是就地取材的創作實踐,也是隨時隨地的生活記錄。

如果,沒有四月的那一次詩詞分享,

我可能想不起來,把這些畫從畫夾裏取出來,

重新拍攝,查看筆記,再次記錄。

四月,是一樹樹花開,

是愛,是暖,是希望。

獻給:四月和四月詩人。

『 四月詩人 』

撐着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着愁怨的姑娘

(摘自 戴望舒《雨巷》)

大學校友中有不少寫作高手,剛過去的四月,大家寫了不少優美的抒情詩。湊詩人雅興,將自己的一張舊畫貼上,本以爲是畫配詩,不成想最後成了詩配畫。

這張畫畫在一張餐巾紙上。幾年前,在北京一家叫“出巷入巷”的餐廳用餐,餐廳的名字把我帶到詩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雨巷》意境,於是就着餐廳紙巾,畫下一張《出巷入巷》。

雨巷,油紙傘,江南女子,給我們的校友詩人們帶來想象的空間。詩人們的即興創作,無論新詩舊詞,寥寥數筆,如淡淡丁香,也花氣襲人。也有遠方的校友,結合當下,講疫情隔斷了見面,卻隔不斷思念,情真意切,溫馨美好。

出巷入巷,2015年4月,北京


玲瓏傘下
一半春色一半雨
一條深巷窈窕淑影

柳煙青霧
一襲丁香傍晚
誰家女郎

(肖曦)

【憶江南】題陳潁師妹《出巷入巷》

江南雨,深巷沁新涼。

皓腕佳人紅竹傘,纖肢秀髮綠絲裳。

嫋娜散幽香。

 (劉芸)


巷子這頭是你,巷子那頭也是你

中間隔着春雨,每一絲也都是你

(朱敬恩)

 

幾年前,曾經在餐巾紙上記錄了一段生活。翻出畫夾,六十來張帶畫的餐巾紙如冊頁般整齊地碼放在夾頁中,一張張取出,歸類,拍攝,查看筆記,那段生活又呈現在眼前。在餐巾紙上繪畫,是一種隨心隨性,談不上藝術價值,但是每一張都是一段時光的繪畫筆記,值得再次梳理一下。



『 等候的時候 』

查看這些畫,有些是在等候孩子和朋友的時候打發時間的塗鴉,有些是聚會之後回家的印象筆記,有些是跟朋友安靜呆在一起的寫生,有些純粹是路上美麗風景的描繪。畫夾裏有幾張用萬國擊劍咖啡屋餐巾紙畫的畫,最早的落款時間是2015412日,等候孩子擊劍訓練時的隨手勾畫,是這套餐巾紙系列的開始。

寫生與花草,2015年,2016年,北京萬國擊劍咖啡廳

2015年的某一週,待過的幾個地方,一邊等人等餐,一邊塗鴉:孩子學校餐廳,樓下吉野家快餐店,朋友倩倩的798“捌道面”麪館。

聚散花家地,2015年11月,跟研修班的同學告別,在永樂豆漿吃點東西,帶走幾張餐巾紙,把孩子送到劍館後,感嘆來自天南地北的同學一場,有聚必有散,有感恩,亦有感傷。

『 相聚時光 』

獨處有獨處的世界,

相聚有相聚的空間。

旅行看書畫畫,我喜歡獨處,但吃飯品茶喝咖啡,我願意有伴,也因此跟朋友常常約在飯店茶室咖啡廳見面。就着店家的餐巾紙,有當場勾畫,也有回家獨自塗抹,每一張餐巾都有它的故事,跟我相關,也跟朋友相關,重新去整理這些畫,彷彿又把過去一段生活走了一遍。

霍克尼的 iPAD 世界,2015年,北京

跟朋友在798看過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展覽後,在 東八時區用餐,有感於大師 iPAD 繪畫都玩兒的那麼溜,用桌上幾張餐巾紙,回家畫下畫展印象,也有那把紅紙傘,但人不再是雨巷女子了。

中央美院丹託講座之後,CAFA餐廳,2015年,北京

藝術批評家阿瑟·丹託(Arthur Danto)2013年去世後,引發了又一波研究座談會,藝術終結的觀點在當代藝術批評中佔有一席之位。2015年在中央美院(CAFA)參加一個短期的藝術批評學習班,對此印象深刻。美院食堂的三樓餐廳,是當時與一起進修的同學們常去用餐的地方。


左:細頭彩色水筆,小城知味餐廳,2015年,北京

右:碳素墨水筆,太平洋咖啡,2015年,北京

一起出去吃飯,對方總在看手機,比如“小城知味”這位,好吧,你看手機我勾綵線,大家都不尷尬。碰到有默契的朋友,可以在咖啡廳呆一下午互不打擾,你看書,我畫畫,畫店裏的裝飾,畫心中的圖案,也是一聚,也是一記。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of Cafe Sabarsky,

Neue Galerie New York, 2015

在紐約的時候,弟弟邀請去 Neue Galerie 的 Cafe Sabarsky感受一下維也納風格的甜品和咖啡。美術館收藏20世紀初德國和匈牙利藝術,有大量克里姆特(Klimt) 的傑作,包括那幅導致了世紀官司的《阿黛爾肖像》(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咖啡廳甜品單上可愛地印着:Klimttotte  (一種巧克力榛果蛋糕)和 Adele - Schnite(一種百香果椰子慕斯蛋糕),畫家和他的繆斯再次匯合了。

星巴克窗邊即景,2015年,波士頓

去過不少星巴克,印象深刻的是每家星巴克的內飾都不一樣,大多有結合當地特色的壁畫,餐巾紙也各不相同,取來一張速寫眼見之景,算是一種及時記錄,紙張上的logo印刷可以影響構圖,也成了內容的一部分。

左:土耳其裝飾圖案,2015年,頤堤港CostaCafe,北京

右:國家天文臺密雲站,2016年,頤堤港CostaCafe,北京

同一家咖啡廳,也會不時換餐巾紙設計,比如這家頤堤港的Costa Cafe。

coffee Bene桌上的咖啡壺,等待擊劍比賽開始,2016年,天津

孩子南征北戰擊劍比賽的日子裏,天津那次印象深刻,不合理的賽程安排導致比賽嚴重推遲,幸得一家咖啡廳可以坐坐,休息一下。

清華圖書館窗戶,2016年,清華園,北京

因爲一位在清華圖書館工作的朋友,進圖書館的內庫看它的老藏書和老結構,古色古香的圖書館,常春藤爬滿窗戶。參觀完跟朋友在清華園旁邊的海星地餐廳吃午飯聊天,這個場景一直在腦海裏,取餐廳紙巾,回家勾畫那天的最美場景。

左:老北京炸醬麪,2015年,花家地,北京

右:故宮食堂,2015年,故宮,北京

跟朋友同學相約,也不都在咖啡館,比如這家美院旁邊的老北京炸醬麪,沒有很好的餐巾紙,紙抽也行啊,接地氣,要很輕柔很輕柔地畫。

這些年,每年都去故宮武英殿看古畫,故宮古建部的朋友約在故宮食堂用餐,食堂裏的紙抽,很柔軟,學學Rothko,用色域畫風格展示一下故宮的門。


『 春夏花開 』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樑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摘自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撰文中,夜已深,養在碟子裏的梔子花,香氣不時襲來,遣散了倦意,精神也爲之一振,繼續編輯繼續寫。北京的春夏之間,是鮮花盛開的季節,路旁,牆邊,公園裏,小區花壇裏,亂花漸欲迷人眼,滿眼的色彩。新的繪畫材質一旦上手,逐漸就成了試驗對象,花草樹木,獨角獸,女人的鞋,小飛蟲,都來吧。


望京求實職業學校操場圍欄外,種有大量薔薇,開在北京的五月。

小區的花叢中,各種小蟲來光顧,用上宜家買的熒光筆畫蒼蠅翅膀,很出效果。


四月初去核桃園路的雜誌社,街邊高高的泡桐樹花開的幾乎遮擋了天空,想起家鄉的小學……一直不知道怎麼將這種淺紫色的花兒畫在紙巾上
(沒有很淺的紫色水筆),畫完放在畫冊上,畫冊的圖案透過來,呈現出夢幻的背景。

山楂花,今日美術館的茶人烹茶說花,花瓣一把,撒在我茶盞裏。

小區的野花,還有縈繞在腦海裏的獨角獸壁毯。

路旁小雛菊,花涼鞋,還有那若隱若現的中世紀花園把景畫到畫面裏,把夢放到背景裏。

蜀葵,自我感覺是這些紙巾畫花卉中最合適表現的。


『 回望土耳其 』

清晨,不等叫醒,她簡單刮刮頭髮,輕輕釦上房門,又來到昨晚的窗前。一隻碩大的海鷗,朝房間裏顧盼。一位陌生的先生,拿着一片面包過來。“ 準備好了嗎?” 他說。“好了,扔吧!” 先生給海鷗扔食,她摁下快門。海鷗的後面,城市已經甦醒,晨霧罩上了灰藍,直到太陽出來雲開霧散……

回到房間,孩子已經醒來:"媽媽你去拍照了?” “是的,我拍了海鷗吃早餐。”

(摘自 陳潁 《來到土耳其》)

2015年春假,來到土耳其,行李箱裏有花裙,還有奧爾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收穫了知識、快樂和友誼。留念那裏的清真寺,海峽,渡船,市集,瓷器,鬱金香……

筆者2015年土耳其旅行速寫


 “餐廳裏,麪包圈散發着香氣,她拿了一個過來,一邊吃一邊掰給窗前的鳥兒,一不留神,麪包被鳥兒叼去一半。有了餘食,海鷗嗷嗷發聲,喚來好些同伴,在窗前時而跳躍時而飛翔,刮蹭着屋頂的鐵皮,煽動着薄霧的空氣。“(陳潁《來到土耳其》)




”不冷的春天夜晚,清真寺的祈禱剛剛結束,餐廳和咖啡屋燈火通明,烤肉店、冰激凌店、土豆攤、蛤礪攤、水煙還有畫攤,沒有喧譁也沒有霧霾,年輕人在水邊聊天。他們,是否也在數着記錄着通過這座著名海峽的輪船? 夜幕中, 一個龐然大物(一艘萬噸油輪)正悄悄駛過……“(《來到土耳其》)

Tapas Plus(順義西班牙餐廳)的餐巾紙,紙邊的壓花很漂亮,像阿拉伯窗櫺格子。

鬱金香是土耳其裝飾圖案裏的主題(Motif)。

在土耳其的清真寺和伊斯坦布爾的託普卡帕宮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絢麗伊茲尼克( Iznik )瓷磚。伊茲尼克地區自16世紀起,就爲奧斯曼帝國不計其數的清真寺、宮殿和餐桌提供了大量手繪陶瓷,以鬱金香、石竹以及石榴爲主要裝飾圖案,別具特色。

瓷磚圖案尤其以各種變形的鬱金香最多。鬱金香發源於帕米爾高原的天山腳下,是生命力非常強的花朵,從高原一路向西傳到波斯和土耳其,到達蘇丹的後宮,博斯普魯斯海峽邊帕夏的別墅,蔓延開來。

伊茲尼克地區出產的陶瓷製品和陶器,用各種半寶石,如紅珊瑚、孔雀石綠、藍綠松石與青金石藍等明亮的色彩燒出特有的圖案。


『 鳶尾 點彩 童話 』

春天裏的花,

夏日裏的花,

秋風裏的花,

開不過心中的花。

(《老樹畫畫》)

進入六月,鳶尾花遍地盛開,好似山中藍蝴蝶,在綠葉叢中翩翩起舞,煞是好看,兒童節也讓六月年輕起來。弟弟曾送我一本講述瑪麗·布萊爾(Mary Blair)的書 The Art and Flair of Maey Blair。Mary Blair50年代迪斯尼動畫片的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她創作的經典形象AlicePeter Pan,灰姑娘……早已深入人心。當我將Mary的Alice畫在鳶尾花叢中時,孩子一下就認出來了。

嘗試點彩,研究了一下西涅克(Paul Signac)的點彩畫法,在這種帶凸起的紙巾上,用”點”來表現線條和麪,甚至陰影。畫點彩雖然耗時,但是卻適合紙巾,短筆觸不容易勾破紙,同時由於紙巾吸水,產生暈染開的筆觸點,帶來顏色之間的自然過度。表現漸變色也不用覆蓋(水筆相互覆蓋只會留下暗色),只需掌握點之間的疏密交錯就可以達到目的。

這張畫在五一節前夕,爲勤奮的人而畫。“快樂媽咪”辦公室的工程師們爲新產品通宵奮戰,在樓下西點店買幾盒糕餅送去。Tous les Jours 的紙巾偏小,不太吸水,紙巾邊緣的壓痕是規則的格子,讓人想起馬賽克,就來個白鶴花園送子圖

『 迷之藍色 』

今年,不知爲什麼,

忽然喜歡上藍色。

在央美研究生畢業展,看見Maria Milova設計的珠寶,想起在威尼斯買的玻璃工吊墜,嘗試了一下畫在餐巾上,顏色透過幾層薄紙,透光拍攝,有點彩色玻璃感覺。使用的紙巾是頭一天跟兩位熱愛藝術的姑娘去的央美旁邊的未來餐廳( Voila ),餐廳紙巾大小合適,吸水中等,畫着很舒服

爲匈牙利朋友的孩子準備禮物,想起曾經在布達佩斯看見過這種有着獨特花紋的Herend瓷器,非常精緻。用碳素墨水筆勾線,藍色水筆上色,效果還不錯。


畫完這隻小兔子,感覺就已經可愛的不要不要了,不需要添加任何景了。選一個小木框,剪一方藍色紙做卡紙,速成一件小禮品。

『 塗鴉之樂 』

Think out loud,

Think out graphic.

與朋友分享餐巾紙畫,大家喜歡,同時又要求不要用紙巾畫畫了,因爲不好保存。確實是不好保存,也不好畫,但我還是興趣盎然,喜歡那種筆尖與軟紙接觸的感覺,喜歡顏色透下幾層紙巾的效果。

對動手畫畫的人來說,有不少體會來自過程:落筆的感覺,靈感的來襲,睡覺前的構思,清晨起來的新點子。薄紙巾上作畫既挑戰又有趣,筆尖的硬軟,水筆的出水速度,紙巾的厚薄和紋理,繪畫方式的選擇,有些可以看見可以描述,有些得親自實踐才能感受到了。

喜歡筆落到軟軟的紙上的感覺


將畫好的紙巾攤開,對稱的圖案又成一幅畫。

水筆顏色透過幾層紙巾,反面效果也有趣。


透過紅紙傘看天壇,影影綽綽,水筆輕輕在紙上剮蹭顏色,烘托出有凸起的紙巾紋理。

『 寫在後面 』

 

這是一篇準備在四月完成的文章,因爲親人生病不得不中斷,就像生活中計劃無數次被打斷一樣,生活又無數次給人以希望,靜下心來,就着酒店餐廳的紙巾,再畫一張,做爲這一篇文章的結尾。

 

EICU去往CT室途中,2020年5月,成都

將碳素墨水筆放回筆袋,瞥見袋裏總放着的一瓶速效救心丸,想起這還是十幾年前父親讓我隨時放上一瓶,他發病的時候我可以救他,也可以救別人。

珍惜生命,活着,就有機會去愛和被愛

(本文的所有圖片和文字,版權歸作者所有,

轉發和引用請聯繫公衆號和作者)


【石頭和爸爸】長沙老家

【石頭和爸爸】離家遠行前的一個半月

【石頭和爸爸】計算機

關愛的藝術 - 致敬疫情前線奮戰的醫護人員!

銀杏物語

23年前,在科大做本科畢業論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