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一些常見的命令

1.Linux文件

Linux系統中一切皆文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VI/VIM編輯器

  • VI是Unix操作系統和類Unix操作系統中最通用的文本編輯器
  • VIM編輯器是從VI發展出來的一個性能更強大的文本編輯器。可以主動的以字體顏色辨別語法的正確性,方便程序設計。VIM與VI編輯器完全兼容。

常見的模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一般模式下的語法

語法 功能描述
yy 複製光標當前一行
y數字y 複製一段(從第幾行到第幾行)
p 箭頭移動到目的行粘貼
u 撤銷上一步
dd 刪除光標當前行
d數字d 刪除光標(含)後多少行
x 刪除一個字母,相當於del,向後刪
X 刪除一個字母,相當於Backspace,向前刪
yw 複製一個詞
dw 刪除一個詞
shift+^ 移動到行頭
shift+$ 移動到行尾
gg或者1+G 移動到頁頭
G 移動到頁尾
數字+G (先輸入數字,在按G) 移動到目標行

編輯模式下的語法

按鍵 功能
i 當前光標前
a 當前光標後
o 當前光標行的下一行
I 光標所在行最前
A 光標所在行最後
O 當前光標行的上一行

退出編輯模式:按『Esc』鍵

指令模式下的語法

命令 功能
:w 保存
:q 退出
:! 強制執行
/ 要查找的詞 n 查找下一個,N 往上查找
? 要查找的詞 n是查找上一個,N是往下查找
:set nu 顯示行號
:set nonu 關閉行號
ZZ(shift+zz) 沒有修改文件直接退出,如果修改了文件保存後退出

3.常用基本命令

1.man 獲得幫助信息

  1. 基本語法
    man [命令或配置文件] (功能描述:獲得幫助信息)
    2.顯示說明
信息 功能
NAME 命令的名稱和單行描述
SYNOPSIS 怎樣使用命令
DESCRIPTION 命令功能的深入討論
EXAMPLES 怎樣使用命令的例子
SEE ALSO 相關主題(通常是手冊頁)

2.常用快捷鍵

常用快捷鍵 功能
ctrl + c 停止進程
ctrl+l 清屏;徹底清屏是:reset
ctrl + q 退出
善於用tab鍵 提示(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敲錯)
上下鍵 查找執行過的命令
ctrl +alt linux和Windows之間切換

3.pwd 顯示當前工作目錄的絕對路徑
1.基本語法
pwd (功能描述:顯示當前工作目錄的絕對路徑)
4.cd 切換目錄
1.基本語法
cd [參數]
2.參數說明

參數 功能
cd 絕對路徑 切換路徑
cd相對路徑 切換路徑
cd ~或者cd 回到自己的家目錄
cd - 回到上一次所在目錄
cd … 回到當前目錄的上一級目錄
cd -P 跳轉到實際物理路徑,而非快捷方式路徑

5.mkdir 創建一個新的目錄
1.基本語法
mkdir [選項] 要創建的目錄

6.cp 複製文件或目錄
1.基本語法
cp [選項] source dest (功能描述:複製source文件到dest)

7.rm 移除文件或目錄
1.基本語法
rm [選項] deleteFile (功能描述:遞歸刪除目錄中所有內容)
2.選項說明

選項 功能
-r 遞歸刪除目錄中所有內容
-f 強制執行刪除操作,而不提示用於進行確認。
-v 顯示指令的詳細執行過程

8.cat 查看文件內容
查看文件內容,從第一行開始顯示。
1.基本語法
cat [選項] 要查看的文件
2.選項說明

選項 功能描述
-n 顯示所有行的行號,包括空行。

9.more 文件內容分屏查看器
more指令是一個基於VI編輯器的文本過濾器,它以全屏幕的方式按頁顯示文本文件的內容。more指令中內置了若干快捷鍵,詳見操作說明。
1.基本語法
more 要查看的文件
2.操作說明

操作 功能說明
空白鍵 (space) 代表向下翻一頁;
Enter 代表向下翻『一行』;
q 代表立刻離開 more ,不再顯示該文件內容。
Ctrl+F 向下滾動一屏
Ctrl+B 返回上一屏
= 輸出當前行的行號
:f 輸出文件名和當前行的行號

10軟鏈接也成爲符號鏈接,類似於windows裏的快捷方式,有自己的數據塊,主要存放了鏈接其他文件的路徑。
1.基本語法
ln -s [原文件或目錄] [軟鏈接名] (功能描述:給原文件創建一個軟鏈接)
2.經驗技巧
刪除軟鏈接: rm -rf 軟鏈接名,而不是rm -rf 軟鏈接名/
查詢:通過ll就可以查看,列表屬性第1位是l,尾部會有位置指向。
11.時間日期類
1.基本語法
date [OPTION]… [+FORMAT]
2.選項說明

選項 功能
-d<時間字符串> 顯示指定的“時間字符串”表示的時間,而非當前時間
-s<日期時間> 設置系統日期時間

12.date 顯示當前時間
1.基本語法
(1)date (功能描述:顯示當前時間)
(2)date +%Y (功能描述:顯示當前年份)
(3)date +%m (功能描述:顯示當前月份)
(4)date +%d (功能描述:顯示當前是哪一天)
(5)date “+%Y-%m-%d %H:%M:%S” (功能描述:顯示年月日時分秒)

13. date 顯示非當前時間
1.基本語法
(1)date -d ‘1 days ago’ (功能描述:顯示前一天時間)
(2)date -d ‘-1 days ago’ (功能描述:顯示明天時間)

14.用戶管理命令
useradd 添加新用戶
1.基本語法
useradd 用戶名 (功能描述:添加新用戶)
useradd -g 組名 用戶名 (功能描述:添加新用戶到某個組)
2.案例實操
(1)添加一個用戶
[root@hadoop101 ~]# useradd tangseng
[root@hadoop101 ~]#ll /home/
passwd 設置用戶密碼
1.基本語法
passwd 用戶名 (功能描述:設置用戶密碼)
2.案例實操
(1)設置用戶的密碼
[root@hadoop101 ~]# passwd tangseng
id 查看用戶是否存在
1.基本語法
id 用戶名
2.案例實操
(1)查看用戶是否存在
[root@hadoop101 ~]#id tangseng
cat /etc/passwd 查看創建了哪些用戶
1)基本語法
[root@hadoop101 ~]# cat /etc/passwd
15.su 切換用戶
su: swith user 切換用戶
1.基本語法
su 用戶名稱 (功能描述:切換用戶,只能獲得用戶的執行權限,不能獲得環境變量)
su - 用戶名稱 (功能描述:切換到用戶並獲得該用戶的環境變量及執行權限)
2.案例實操
(1)切換用戶
[root@hadoop101 ~]#su tangseng
[root@hadoop101 ~]#echo $PATH
/usr/lib64/qt-3.3/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root@hadoop101 ~]#exit
[root@hadoop101 ~]#su - tangseng
[root@hadoop101 ~]#echo $PATH
/usr/lib64/qt-3.3/bin:/usr/local/bin:/bin:/usr/bin:/usr/local/sbin:/usr/sbin:/sbin:/home/tangseng/bin
16.userdel 刪除用戶
1.基本語法
(1)userdel 用戶名 (功能描述:刪除用戶但保存用戶主目錄)
(2)userdel -r 用戶名 (功能描述:用戶和用戶主目錄,都刪除)
2.選項說明
表1-23
選項 功能
-r 刪除用戶的同時,刪除與用戶相關的所有文件。
3.案例實操
(1)刪除用戶但保存用戶主目錄
[root@hadoop101 ~]#userdel tangseng
[root@hadoop101 ~]#ll /home/
(2)刪除用戶和用戶主目錄,都刪除
[root@hadoop101 ~]#useradd zhubajie
[root@hadoop101 ~]#ll /home/
[root@hadoop101 ~]#userdel -r zhubajie
[root@hadoop101 ~]#ll /home/
17.who 查看登錄用戶信息
1.基本語法
(1)whoami (功能描述:顯示自身用戶名稱)
(2)who am i (功能描述:顯示登錄用戶的用戶名)
2.案例實操
(1)顯示自身用戶名稱
[root@hadoop101 opt]# whoami
(2)顯示登錄用戶的用戶名
[root@hadoop101 opt]# who am i
18 sudo 設置普通用戶具有root權限
1.添加atguigu用戶,並對其設置密碼。
[root@hadoop101 ~]#useradd atguigu
[root@hadoop101 ~]#passwd atguigu
2.修改配置文件
[root@hadoop101 ~]#vi /etc/sudoers
修改 /etc/sudoers 文件,找到下面一行(91行),在root下面添加一行,如下所示:
##Allow roo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root ALL=(ALL) ALL
atguigu ALL=(ALL) ALL
或者配置成採用sudo命令時,不需要輸入密碼
##Allow roo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root ALL=(ALL) ALL
atguigu ALL=(ALL) NOPASSWD:ALL
修改完畢,現在可以用atguigu帳號登錄,然後用命令 sudo ,即可獲得root權限進行操作。
19 用戶組管理命令
每個用戶都有一個用戶組,系統可以對一個用戶組中的所有用戶進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統對用戶組的規定有所不同,
如Linux下的用戶屬於與它同名的用戶組,這個用戶組在創建用戶時同時創建。
用戶組的管理涉及用戶組的添加、刪除和修改。組的增加、刪除和修改實際上就是對/etc/group文件的更新。
groupadd 新增組
1.基本語法
groupadd 組名
2.案例實操
(1)添加一個xitianqujing組
[root@hadoop101 opt]#groupadd xitianqujing
groupdel 刪除組
1.基本語法
groupdel 組名
2.案例實操
(1)刪除xitianqujing組
[root@hadoop101 opt]# groupdel xitianqujing
groupmod 修改組
1.基本語法
groupmod -n 新組名 老組名
2.選項說明
表1-25
選項 功能描述
-n<新組名> 指定工作組的新組名
3.案例實操
(1)修改atguigu組名稱爲atguigu1
[root@hadoop101 ~]#groupadd xitianqujing
[root@hadoop101 ~]# groupmod -n xitian xitianqujing
cat /etc/group 查看創建了哪些組
1.基本操作
[root@hadoop101 atguigu]# cat /etc/grou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