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NR 學習筆記: RAR隨機接入過程

*本文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指的都是36;如果是38,則會明確指出。

隨機接入的目的

在小區搜索過程之後,UE已經與小區取得了下行同步,因此UE能夠接收下行數據。但UE只有與小區取得上行同步,才能進行上行傳輸。UE通過隨機接入過程(Random Access Procedure)與小區建立連接並取得上行同步。

隨機接入的主要目的:(1)獲得上行同步;(2)爲UE分配一個唯一的標識C-RNTI

隨機接入的原因(觸發條件)

隨機接入過程通常由以下6類事件之一觸發:(見36.300的10.1.5節)

  1. 初始接入時建立無線連接:UE會從RRC_IDLE態到RRC_CONNECTED態;
  2. RRC連接重建過程(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以便UE在無線鏈路失敗(Radio Link Failure)後重建無線連接。
  3. 切換(handover):此時UE需要與新的小區建立上行同步。
  4. RRC_CONNECTED態下,下行數據到達(此時需要回復ACK/NACK)時,上行處於“不同步”狀態;
  5. RRC_CONNECTED態下,上行數據到達(例:需要上報測量報告或發送用戶數據)時,上行處於“不同步”狀態或沒有可用的PUCCH資源用於SR傳輸(此時允許已經處於上行同步狀態的UE使用RACH來替代SR的作用);
  6. RRC_CONNECTED態下,爲了定位UE,需要timing advance。

但是38.300另外添加了三件事情:

  1. 從RRC_INACTIVE狀態的變化
  2. 需要其他心痛信息SI
  3. beam失敗恢復

隨機接入的方式

隨機接入過程有2種不同的方式:

  1. 基於競爭(Contention based):應用於之前介紹的前5種事件;
  2. 基於非競爭(Non-Contention based或Contention-Free based):只應用於之前介紹的36系列的 (3)、(4) 、(6)三種事件。

隨機接入的步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步驟一 UE發送preamble

隨機接入過程的步驟一就是UE發送random access preamble。Preamble的主要作用是告訴eNodeB有一個隨機接入請求,並使得eNodeB能估計其與UE之間的傳輸時延,以便eNodeB校準uplink timing並將校準信息通過timing advance command告知UE。

(Preamable 是個複雜的過程,以後有機會再整理)一些重要性結論如下:

  • preamble由2部分組成:循環前綴(CP)和preamble序列(如36.211的Figure 5.7.1-1所示)。
  • Preamble在PRACH上傳輸。eNodeB會通過廣播系統信息SIB2來通知所有的UE,允許在哪些時頻資源上傳輸preamble。(由prach-ConfigIndex和prach-FreqOffset字段決定,詳見36.211的5.7節)
  • 每個小區有64個可用的preamble序列,UE會選擇其中一個(或由eNodeB指定)在PRACH上傳輸。這些序列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基於競爭的隨機接入,另一部分用於基於非競爭的隨機接入。用於基於競爭的隨機接入的preamble序列又可分爲兩組:group A和group B(group B可能不存在)
  • (關於preamble的選擇:詳見36.321的5.1.2節)Group A/B中的preamble序列本身並沒有太大區別,只有它們的劃分纔是有意義的,用於告訴eNodeB後續的資源需求。
  • 如果UE進行的是基於非競爭的隨機接入,例如handover,使用的preamble是由eNodeB直接指定的(見36.331的RACH-ConfigDedicated,以及36.212的5.3.3.1.3節中關於PDCCH order的介紹)。爲了避免衝突,此時使用的preamble是除group A和group B外的預留preamble。
  • PRACH用於傳輸random access preamble。
  • PRACH在頻域上佔6個連續的RB。
  • 簡單地說:eNodeB通過廣播SIB2發送RACH-ConfigCommon,告訴UE preamble的分組、Msg3大小的閾值、功率配置等信息。UE發起隨機接入時,根據可能的Msg3大小以及pathloss等,選擇合適的preamble。

步驟二 eNodeB發送Random Access Response

UE發送了preamble之後,將在RAR時間窗(RA Response window)內監聽PDCCH,以接收對應RA-RNTI的RAR(此時不考慮可能出現的measurement gap)。如果在此RAR時間窗內沒有接收到eNodeB回覆的RAR,則認爲此次隨機接入過程失敗。

RAR時間窗起始於發送preamble的子幀(如果preamble在時域上跨多個子幀,則以最後一個子幀計算) + 3個子幀,並持續ra-ResponseWindowSize個子幀。

步驟三 UE發送Msg3

基於非競爭的隨機接入, preamble是某個UE專用的,所以不存在衝突;又因爲該UE已經擁有在接入小區內的唯一標誌C-RNTI,所以也不需要eNodeB給它分配C-RNTI。因此,只有基於競爭的隨機接入才需要步驟三和步驟四。

注:(1)使用基於非競爭的隨機接入的UE必定原本處於RRC_CONNECTED態;(2)handover時,UE在目標小區使用的C-RNTI是通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的MobilityControlInfo的newUE-Identity來配置的。

之所以將第3條消息稱爲Msg3而不是某一條具體消息的原因在於,根據UE狀態的不同和應用場景的不同,這條消息也可能不同,因此統稱爲Msg3,即第3條消息。

RAR與對應的Msg3之間的timing關係可參見12.2.4.4節的介紹。

Msg3在UL-SCH上傳輸,使用HARQ,且RAR中帶的UL grant指定的用於Msg3的TB大小至少爲80比特。(見36.300的10.1.5.1節)

Msg3中需要包含一個重要信息:每個UE唯一的標誌。該標誌將用於步驟四的衝突解決。

步驟四:eNodeB發送contention resolution

在步驟三中已經介紹過,UE會在Msg3有攜帶自己唯一的標誌: C-RNTI或來自核心網的UE標誌(S-TMSI或一個隨機數)。eNodeB在衝突解決機制中,會在Msg4(我們把步驟四的消息稱爲Msg4)中攜帶該唯一的標誌以指定勝出的UE。而其它沒有在衝突解決中勝出的UE將重新發起隨機接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