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各大開發商頻“觸網” …

隨着房地產開發的升級和市場大勢下行,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開始通過開發社區APP來實現服務延伸,力圖以增值服務來換市場和發展。如今,業主專屬社區APP開發已經蔚爲大觀,對房地產開發也正逐漸形成着緩慢而深刻的影響。

現象:衆多開發商紛紛觸網,搶佔業主專屬社區APP灘頭

近段時間來,各大開發商紛紛籌備開通物業服務O2O線上線下聯動模式。今年2月,龍湖在重慶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外正式發佈“物業服務智能化系統平臺”,宣告龍湖將圍繞該平臺,借鑑雲計算,將物業服務和產品集中起來,通過網站、APP等形式傳遞給業主,爲業主提供各種便捷的生活服務,並籌備強力打造“龍湖社區通”業主專屬社區APP。

4月,藍光又首次在京進行戰略發佈會,推出其“4C生活家”系統,力追提前觸網的萬科、龍湖等房地產開發商。籌謀通過藍光“生活家”業主專屬社區APP的新物業服務形式實現物業服務O2O線上線下聯動,完美提升業主生活品質。

6月,作爲“社區互聯網服務系統”典範的彩生活從花樣年分拆出來,成功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股價漲幅超過兩成,社區服務互聯網模式的成功和巨大潛力開始越好凸顯。其早在2013年就已經上線的“彩之雲”業主專屬社區APP以社區爲中心輻射一公里微商圈,集包含衣、食、住、行、娛、購、遊在內的各領域商戶服務資源,實時推送並更新活動信息,讓業主實現更好的居住體驗,已經成爲後來者學習和效仿的榜樣。

而萬科“住這兒”、“好街坊”APP也已經上線,綠城籌備的“綠城社區APP”則選擇與阿里巴巴推出的“來往”應用進行合作,計劃率先在綠城杭州的30個項目中推行。各種現象和事實表明,一個新的房地產時代已經來臨,開發商開始從貼合客戶實際需求的角度去擁抱互聯網,由建築開發商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

原因:培養客戶忠誠度,尋找新利益增長點

“房子只能賣一次,社區服務可以做70年。”這一說法可以解釋房地產商涉足社區服務App的重要原因——對房地產商或者物業來說,拓展社區內的生活服務業務,除了可以給業主提供更完備的服務,更是一個擴大自身經營範圍,獲得做物業服務以外利潤的途徑。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增值服務也有利於促進銷售。同時,這種方式也將加強房地產品牌和用戶關係的黏度,在實現購房者大數據收集和客戶二次開發中功效不菲。

戴德樑行高級助理董事謝普丞在接受騰訊房產記者採訪時表示,社區APP經營其實就是一個“社區商業金融服務”概念,是房地產低成本獲取高利潤的時代過去後,開發商亟需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的產物。同時通過建立一個移動端平臺滿足業主周邊消費、水電費繳納、快遞查詢與收取、物業常規通知、團購、票務等衣食住行上的便利也的確提高了物業服務品質,可以實現業主和開發商間良性互動。

高力國際華西區董事總經理蔡孟頤則認爲業主專屬社區APP開發的主要目的更多的應該是提供一種平臺服務從而建立業主對品牌的忠誠度,而不應以提高收益主要目的。特別是對有追求的大開發商來說,應該把其看成提升服務品質的手段,實現從樓宇服務到平臺服務的升級。

APP運用專家、英盛科技副總經理彭釗也認爲開發這類社區服務APP從目的來講主要還是爲了服務老客戶,同時爲下一輪交易蓄客,實現客戶二次開發。另外,使用APP平臺服務能夠從整體上提高物業標準,有力推動整個行業進步。

效果:帶頭大哥已成功上市,後來諸輩或任重道遠

就社區互聯網服務模式的實際運營效果來說,因爲大多開發商尚處在試水階段,開發的APP服務系統也未大量上線,所以目前對其未來前景和盈利模式尚未明確意見。但走在這方面前列的彩生活無疑是極其成功的。據其月前的招股資料披露,彩生活已與465個住宅社區簽約提供物業服務,併爲373個住宅社區提供顧問服務,2011年至2013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26.1%,而這三年增值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爲82.3%、94.1%及98.4%。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收穫了大滿貫。

戴德樑行高級助理董事謝普丞向記者介紹到,據他了解,社區互聯網服務模式目前除了花樣年很萬科運作得比較好,其它APP服務基本都是剛剛起步,用戶基數和用戶活躍度都不甚理想。要發展起來,還需要一個成長和成熟的過程。

高力國際華西區董事總經理蔡孟頤則表示,社區APP用戶活躍度高不高主要還是得看系統操作是否便利、APP內容是否親民、物業方有沒有去進行正式推廣。目前中海面向寫字樓業主和商業業主提供的“海商會”APP就因爲提供爲業主定製的政務、稅務、法律諮詢、日常生活等接地氣的服務,加上專門召開發佈會進行強力推廣,很快就獲得了數量可觀的用戶基數。儘管需要成長過程,但強力推廣對社區APP發展還是很重要。

APP運用專家、英盛科技副總經理彭釗則通過自己的實際工作經歷告訴記者,實際上,現有社區APP用戶活躍度都不高,任何東西都會有一個接受過程。另外,在短時間內物業公司或者開發商也很難通過社區服務APP獲得良好收益,要達到收支平衡也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因爲一是這種服務的盈利模式尚不明朗,二是這種APP開發還是需要一定成本的,很大開發商都要在初期進行大幅補貼來維持這個服務系統的正常運轉。

未來:顛覆產品規劃模式,推動實現精準營銷

對於這種社區APP的大量運用對未來房地產開發的影響,幾位業內人士都給予了積極評價,肯定其在未來房地產中的重要意義。

戴德樑行高級助理董事謝普丞認爲,社區APP應用可以通過蒐集用戶習慣瞭解業主屬性,從而實現對業主需求的掌控。而項目定位來源於客戶需求,能夠提前瞭解到客戶需求就可以實現有針對性的開發,這對產品開發和產品銷售來說無疑都是有利的。

高力國際華西區董事總經理蔡孟頤也表示,社區APP的廣泛和長期運用可能會顛覆當下的房地產產品規劃模式和房地產營銷模式。在未來的商業模式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客羣定向,而客羣定向來源於通過長效的良好互動去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社區APP的廣泛運用則成功實現這種互動的橋樑搭建。有需求後就能形成有導向的產品策劃,甚至產品定製,到最後,營銷只會是很順暢、很自然的一環。

APP運用專家、英盛科技副總經理彭釗最後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社區APP在未來房地產開發的意義在於傳統開發商通過移動互聯網工具打通與客戶和潛在客戶之間的溝通橋樑,並利用移動互聯網工具開發SCRM系統,通過這些工具收集並利用這些數據,最終實現在未來的精準開發和精準營銷。這是大數據處理的真正意義,也是房地產開發商運營的未來。至於是否會顛覆房地產開發?我覺得“顛覆”一詞不應該隨便用,不管怎麼變化,房子還是一磚一瓦建起來的。原有基礎上的創新,只是讓開發商的開發形式更加完善、更加有效,而不是動不動就顛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