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蘋果三件套纔有臉面麼

新大學生入學在即,在北京中關村某電子賣場,一名女孩看上了“蘋果三件套”,面對超過2萬的花費,母親剛表示喫不消,這名女孩就扔下一句:“不給我買,就讓我在大學丟臉去吧。”說完揚長而去,氣得母親掩面而哭。 


這事兒引起了很多人關注,有人指責這名女生“腦殘”,不知感恩;還有人認爲,爲人父母者應該首先反思,是自己平時的縱容,導致孩子要這要拿,一不如意就翻臉不認人。但我更關注的是她要“蘋果三件套”的理由,是沒有這就可能“丟臉”。


在討論這起事件時,大家翻出了有的學生爲買“蘋果”不惜賣腎的舊事,與“賣腎”的瘋狂行爲相比,這名女生要“溫和”許多。但不管“瘋狂”還是“溫和”,之所以他們對“蘋果”如此癡迷,除了是“果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面子”思想——覺得有了這,就體面過人,而沒有這,就覺得很丟面子,在同學面前擡不起頭。


把面子和物質享受聯繫在一起,表明我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於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在美國、加拿大的中學,對學生的財富觀、人生觀的教育,基點是“上帝幫助自助的人”,“通過自己努力奮鬥,獲得財富,纔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很少有學生炫耀自己的美貌,因爲那是先天遺傳,與後天的努力無關;很少有學生比拼父母、家產,因爲這也不屬於自己,那是父母奮鬥的結果。甚至如果有學生有意無意顯擺自己家庭有錢,還將被嘲笑。


    在加拿大,很少看到有年輕人開豪車,開豪車的都是40、50歲以上的人,因爲不管父母有多富裕,車得自己花錢買。還有的年輕人,哪怕家庭有豪華別墅,也自己在外租房過。他們覺得這纔是很酷的事。根本不像我國,有的年輕大學駕豪車到學校,十分拉風,生擔心同學沒有注意到。由於有這樣的財富觀、價值觀,因此,一些富翁的子女,也在8、9歲時就去打零工掙零花錢;有不少學生一滿18歲,就宣佈獨立,不再拿父母的錢,包括上大學,也是自己去打工掙學費。


財富觀、價值觀的錯位,會導致人生的錯位。直接的表現,就是對自己不負責。我國有不少學生,沒有任何責任感,就連讀書,也認爲不是爲自己讀,而是爲父母讀,因此,他們對爲自己付出的父母沒有任何感激之情,高考考出不錯的分數,進了不錯的大學,就認爲足夠對得起父母了。因此,伸手向父母要獎賞也就十分正常。這些學生進了大學之後,由於沒有責任心,很容易出現學習的惰性,陷入迷茫。近年來,包括清華在內的高校,就明確發佈禁令,禁止一年級學生帶電腦進宿舍,頒佈這樣的禁令,在信息時代顯得很荒謬,可卻是無奈之舉,因爲很多大學新生,進校之後,完全放縱自己,如果沒有禁令,不少學生會很快沉迷網絡,荒廢學業,並很快被退學。表面上看,這是因爲這些學生沒有自控力,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缺乏責任心。


對孩子進行責任教育,就必須調整傳統的與物質享受相聯繫的財富觀、價值觀。改變傳統的親子關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是父母把孩子作爲“私人財產”,也不是孩子把父母作爲“提款機”,而是成年公民與未成年公民的關係,父母只是對未成年公民具有監護責任,引導他們成長爲獨立、自立的社會公民。我國當前的“官二代”、“富二代”問題,以及普通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都與沒有這樣的財富觀、價值觀有關,官富家庭以簡單地物質給予,代替親情交流;普通家庭也把親子關係變爲功利的分數關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