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對沖那點事

剛剛翻博客,發現已經有一年多沒有更新了,好像應該要寫點東西了。做量化研究已經近兩年了,經歷了很多。從去年上半年爆牛行情,年中股災,下半年震盪,今年年初熔斷,上半年期貨發力。幾年不見的行情就這樣在我剛入行時全趕上了。讓我體會到了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好吧,說說量化吧。我的入行挺有趣的,帶我的是剛回國發展的華爾街老手,有近二十年的全球量化對沖經驗。牛逼的經歷就不說了,強悍到每天睡幾小時仍然精力充沛。剛着手是將他海外的阿爾法策略落地中國市場,這個策略在海外能實現穩定收益年化20%左右,聽說是幾大主流的對沖基金公司主流策略,當然具體細節肯定不一樣。我們落地策略自2010的收益能到平均年化30%左右,2015上半年大牛行情就不用說了,併成功在股災中獲得了不錯的收益。但是九月限股指,今年一月份熔斷,國內奇葩的規定讓人無語哈。

今年主攻期貨,期貨是T+0,不做高頻實在不好意思。高頻要兩塊,一個是策略,一個是系統。這次做策略有很大的自由度,很有成就感,雖然很艱辛,但總體下來,效果也挺滿意,夏普率在5左右,也就是10%的風險,能獲得50%的超額收益。另外就是系統,要直接連交易所,包括CTP接口,策略接口,行情數據,下單算法等,很繁雜,很頭痛,來來回回不斷折騰,好在結果看上去不錯。值得一提的是,我上了最前線開始交易了,其實很多想法是在交易中感悟出來的,而且交易直接面對盈虧,感覺更刺激,哈哈。好吧,我的模擬盤業績是半個月12%,看起來還不錯哈。

還是說說量化投資和人工智能的關係吧。爲啥要量化?一是要讓機器代替人,克服人性上的一些弱點;二是機器通過數據能更敏銳地捕捉到市場中細節和機會。人工智能其實也是機器代替人,能從海量的數據中找到足絲馬跡,預測分類。兩者結合是順理成章,但是難點也不少。最大之一,怎樣用經濟學原理去解釋黑箱子?說白了,算法是人設計的,但是實際情況比人想到的更復雜,怎樣去撥開迷霧見彩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最後,我想說博客可以幫助自己理清思路,也可以幫助他人獲取所需。這麼好的事,我想還是要堅持寫博客,哈哈。量化投資板塊,以後會開始更新,主要是主流的策略介紹和相關經驗分享。未完待續。。。實在不會調格式,考慮搬遷博客in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