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到三十歲之後需要轉行或者轉管理嗎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回答一下“青春飯”的問題。在“青春飯”小節中提到,“程序員到三十歲之後需要轉行或者轉管理嗎?”


  上文提到,工業化生產的四個領域,1,創意,2,生產線,3,高級技工,4,技術管理。Web前端技術也是如此,可以在這四個領域找到各自的歸宿。


  第一,“創意“


  即和產品需求越走越近,擁有良好的產品感,對產品需求、設計交互把握準確,能夠用適當的技術方案推動產品用戶體驗,屬於“架構師”的範疇,因爲職能更加靠前,偏“出主意”型的。這種人更貼近用戶,需要活躍的思維、廣闊眼界、厚實的項目經驗。更多的影響產品體驗方面的決策。


  第二,“生產線“


  即前端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前端開發流程,開發工具,包括開發環境、打包上線自動化、和各種監控平臺和數據收集等,屬於“技術支持”的範疇,相比於很多企業粗獷難用的平臺工具,前端技術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還需更加夯實,因爲這是高效生產的基本保證。


  第三,“高級技工“


  即高級前端開發工程師,專職做項目,將產品做精做透,用代碼將產品用戶體驗推向極致,偏“實戰”型的,是項目的中堅力量,直接產出成果,影響產品效益。屬於項目裏的“資深”。


  第四,“技術管理“


  即做技術經理,這纔是多數人所理解的“管理”,其實就是帶團隊、靠團隊拿成果。這類人具有敏感的技術情結,在技術風潮中把握方向,能夠指導培訓新人,爲各個業務輸出前端人才,偏“教練”型的,促進新技術對業務的影響。並有意識的開闢新的技術領域。


  可見,轉管理可不是想當然,也不是所謂做項目變資深了就能轉管理,轉了也不一定能做好。根據“彼得原理”,即人總是傾向於晉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崗位,這時就又陷入“帕金森”定律所隱喻的惡性循環之中,直到你帶的團隊整個垮掉。


  所以,轉管理應當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不是所謂程序員混不下去就轉管理這麼簡單。但不管怎樣,有一件事情是需要尤其要想清楚,即,轉了管理,技術就丟了嗎?我們在第七日“伯樂與千里馬”中再深入聊聊這個事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