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1.医学影像知识介绍

【影响因子最高的计算机科学期刊(前50种)】

1.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链接

影响因子:3.922

 

2.Medical Image Analysis 链接

影响因子:3.212

3.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影响因子:2.612

4.

图像格式分类

1.DICOM格式

处理工具:pydicom

安装方式:pip install pydicom

 

医学影像分类-按成像机制分类

1.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X射线CT、γ射线CT

原理: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输入计算机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

优点:检查方便、安全、无创伤、图像清晰分辩率高、解剖关系明确、病态显影清楚。

缺点:辐射剂量较普通X线机大,故怀孕妇女不能做CT检查。

适用:分平扫、造影增强扫描和造影扫描,对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胸部、心及大血管、腹部及盆部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适用于肺部、骨性疾病、急诊外伤、早期脑出血、钙化、胆道泌尿系结石、血管性疾病的检查诊断

2.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原理:将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到能够参与人体组织血流或代谢过程的化合物上,将标有带正电子化合物的放射性核素注射到受检者体内。让受检者在PET的有效视野范围内进行 PET显像。

优点:当疾病早期处于分子水平变化阶段,病变区的形态结构尚未呈现异常,MRICT检查还不能明确诊断时,PET-CT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缺点:检查费用的昂贵以及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适用:反映分子代谢的显像,对于肿瘤、冠心病、大脑疾病、癫痫等疾病的早起诊断和治疗极具临床价值,可以早期发现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病灶,对一些良性病变进行监测。

3.MR(磁共振成像)

原理: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优点:安全无辐射,对人体内软组织成分的显示明显优于CT,对于脑、脊髓、盆腔脏器、心脏大血管病变及心肌梗塞的诊断尤为准确。

缺点:对肺部、胃肠道的病变显示不理想,且检查时间较长,噪音较大;体内留有金属物品(带有心脏起搏器及钢板)者,危重病人、妊娠3个月之内的不宜接受MRI

适用:对软组织滑膜、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和透明软骨的分辨率高,多用于脑、脊髓疾病,类风湿的神经并发症、各类心肌病、心肌梗死等的临床检查。

4.超声(A型、B型、D型、M型、V型等)

原理:主要是脉冲反射技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

优点:超声波无辐射,显示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部分腹腔实质脏器、心脏功能、体表大血管、胎儿产前筛查等有着绝对的优势。

缺点:缺点对于含气组织、骨骼显示不佳。

适用:超声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脏器等诊断准确率较高。

5.切片(病理切片成像)

原理: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然后利用数字病理成像系统扫描病理切片成像。

优点:可检测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状况,为治疗提供精准的依据。

缺点:耗时,病理切片制作流程繁琐。

适用:病理活检适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不仅可以确定其组织分类,还可确定其良性或恶性,为治疗提供依据。

医学影像分类-按身体部位分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