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臺mac

轉載自我的個人博客:http://blog.ywheel.cn/post/2017/03/04/my_first_macbookpro/

我的上一篇文章,還是去年7月份的了,中間隔了大半年。大半年來的忙碌工作,讓這個博客就像一個爛尾樓,半死不活,僅靠着幾篇文章苟活着。當然,懶也是逃不掉的一個原因。回想這半年多來的工作,在工作內容和職責上出現了一些轉變,使得我自己寫代碼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還記得最近一次寫代碼還是自己給自己分配的一個單元測試的代碼樣例,但也同樣超出了時間預期,自己成爲了整個團隊中拖後腿的人。

工作內容和職責的變化,也導致我需要”頻繁”地出差,2016年共飛了25次,對於一個技術人員來說這個飛行次數顯然是一個過大的值。即便在廣州也需要頻繁地到現場面對客戶,寫PPT,講PPT。

於是我時而爲不能寫代碼而焦慮。從去年年中開始裝修房子時,我盡力爭取保留下了最小的臥室作爲我的書房,就開始構想我要買一張什麼樣的桌子,換一臺電腦,在家也佈置一個適宜寫代碼的環境。慢慢的, 我買回了桌椅、DELL的顯示器、Cherry MX 3.0紅軸、Cherry的超大鼠標墊。最後,終於等來了我的第一臺Macbook pro.

書房圖

嚴格的說, 這不是我使用的第一臺MBP。兩年前我還在北京的時候,前東家對SDE這個職位是默認同意採購macbook pro作爲工作使用電腦的,或者是員工私人的macbook拿到IT那裏去安裝定製的系統,當然有一個限制:不能是macbook air,理由居然是air的性能跟不上工作的需要。好吧,反正我使用着公司的mbp,用了半年多後離開了,mbp也留給了同組的同事,現在可能也把它帶去了美國。

在來到廣州後,公司居然對研發人員只配備了一臺E系列的聯想筆記本,看着也不想稱呼他爲thinkpad。在無法忍受每天只能對着筆記本的小屏幕開發程序後,我立刻買了一個顯示器和鍵鼠套裝,是程序員就該對自己的開發環境負責。

雖說我的主要開發語言是java,開發環境在windows、Linux、Mac OS下其實都沒有太大所謂,但編譯打包、代碼提交等還是遇到了挺多頭大的問題。比如:

  1. git命令行不友好。作爲深度git用戶,雖然有git的客戶端如github destkop/sourcetree等,我還是覺得git的命令敲起來爽(嘿嘿也許是cherry的手感問題?). 然後windows下的git bash經常無故崩潰,尤其有段時間一使用git pull,電腦直接藍屏,只能按電源鍵強制關機重啓來解決。
  2. 匪夷所思的權限。在使用git切換分支的時候,報無寫權限導致切換分支失敗;或者是使用git stash pop將之前緩存的修改拿出來的時候,無寫權限導致stash pop失敗,搞了半天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放棄。這就好比敲了這麼多字沒保存電腦死機一樣的痛苦,於是只好靜下心來回憶緩存的代碼實現的功能和方式,順便重構和優化一把。
  3. 沒有終端,沒有終端,沒有終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4. 不夠酷

在等了又等之後,蘋果終於發佈了2016款的macbook,看完後略傷心,腦補了一下攜帶各種轉換頭的場景後,我還是選擇買了老款的macbook pro,蘋果的Logo還會發光,有USB, MiniDP, HDMI的多種接口,嗯,還有便宜。。。

Hugo和git的使用感受,果斷好了太多,於是又有了寫博客的動力。只是mac上的Office要收費,現在的我作爲一個PPTer。。。不過,I don’t care! 我是一個程序員!

希望能扭轉當前的狀態,少一點ppt和xls, 多擼代碼多寫wiki。不然就太對不起我的第一臺Mac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