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程序員工作黃金年齡是25-35歲,程序員真的是喫青春飯的嗎?

以我目前的年齡我應該算一名老程序員了,可我還見過比我更老的程序員,有年屆四十依然奮戰在編碼第一線上,有五十多歲依然能伏案寫代碼的,恩,所以以我個人之拙見嘛——程序員就是喫青春飯的!哈哈,聽我詳細道來其中之緣由。

現在民間主流的觀點吧,都認爲程序員就是喫青春飯的,很多程序員三十多歲了都在尋覓機會轉型,但是關於程序員的一些公開文章卻基本都是在證明程序員不是喫青春飯的來反駁民間主流觀點。那些寫程序員不是喫青春飯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這兩點理由:第一見着的老程序員寫代碼都超級牛叉,小年輕都自愧不如,人家收入還很高;第二國外人家程序員寫到退休的有的是啊。基本上就這兩點吧,這兩點第一點說的是歲數大的技術大牛,第二是外國人,各位對號入座覺着自己能成爲歲數大寫代碼很牛叉的那個還是能成爲外國人呢?

編程這個工作並沒有多少年的歷史。程序語言也是不斷的在發展,很多新的語言新的技術誕生,也淘汰了很多語言和技術。有一個公認的的結論就是,程序員一個是需要長期不斷學習新知識的工種,老程序員的弱點就是在學習新知識這塊,精力的確不如年輕人。具體表現在歲數大了以後,健康狀況下降、記憶力下降、專注力下降、上有老下有小家裏事比較多,等等吧,比如我們能看到40歲以上的程序員寫C語言的,寫web的,但是很難看着40歲的以上人寫安卓的,如果寫的程序不變,一直是寫現在的東西,肯定是越寫越熟練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歲數大比較受不了的就是變化,自己手裏會的技術被淘汰了要被迫學新技術,那老程序員還是會喫點虧。所以大學剛畢業的前三四年,就是在你剛出校門身體最棒腦瓜最好使沒結婚沒孩子事最少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學習技術,打好基礎,爲今後的升遷轉職做準備。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年輕時候技術學的多,寫代碼很厲害,這種人歲數大一些都會自動轉職成爲項目管理者或者是架構師,這種帶有某某經理或者某某師這種高級頭銜的工作,不用擔心年齡大了被淘汰,屬於我前面說的歲數大了的技術大牛。

再有一些公司,有一些程序員是可以自己主動轉職的,比如轉實施或者轉測試啊等等,代碼寫的沒那麼牛就可以想辦法改成公司中的其他工種,這也是轉型,有很多人就寫了一兩年代碼就改行了,發展其實也未必比程序員差。

如果不轉型的話,歲數大一些以後,就得琢磨養老問題啦,最好是找一個公司比較穩定,不經常換技術的公司,今天學安卓明天學ios的這種公司就不要待了,開了一輩子車的老司機也不習慣今天學開裝載機明天學開挖掘機。去一個技術穩定一點的,一種技術或者一個平臺起碼能用個七八年吧,掌握點值錢而且穩定的技術,比如數據庫那些東西,多少年不過時,再找一個穩定的項目,可以做很久。

做我們這行到了三十多歲就都有一些危機意識了,沒有的人就太沒長心了。在公司混許多年,要是在某一方面技術能力搞的比較強,當個大拿,別人學起來費勁,也就不用怕小年輕搶飯碗了。要跳到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這種企業老傢伙也能有地方待有活幹。多在工作中生活中認識人,認識同行和相關行業公司的,多交朋友,總會有好處的,通過朋友介紹跳槽的難度要比你在招聘網站上跳槽的難度小的多,簡歷和麪試基本就是過場,而且推薦你朋友還可能有一筆小小的獎勵。其實所謂人脈並不是說當你落魄的時候誰能幫你,而是當你需要合作的時候你能從手機通訊錄裏找到人聯繫。多擴展交際,多和各行各業的人聊天,開闊眼界,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程序員這個工種很少能有在鐵飯碗單位工作的,我們都是臨時工,所以真的不能xjb混,起碼得說過得去,不能特別強也不能太啥也不是,一定要自己給自己做個規劃,沒事思考思考未來,早做準備多做準備,當寫不動代碼的時候發現自己除了寫代碼什麼也不會,會的那點代碼還沒毛用了就悲劇了。(遠道來的程序員)

關注公衆號:iOSSir,每天更新更多的開發乾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