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納米材料科研製圖——OriginLab 0205】Origin繪製BET氮氣吸附/脫附曲線及孔徑分佈圖

       此篇,我們來分享如何對BET數據進行處理和製圖。

 

一、等溫吸脫附曲線繪製

       1)找到等溫吸脫附文件。

       一半來說,對一個樣品測一次BET,會產生很多數據,具體因儀器而異。我這裏的數據主要有兩個文件夾,一個脫附,一個吸附,吸附文件夾中多了一個等溫吸脫附的文件夾。而這裏面的文件夾,就是我們準備畫等溫吸脫附曲線的數據。

       我們可以將所有的數據都導入Origin裏面,展示一下,脫附爲一組,吸附爲一組,而等溫吸脫附數據專門用作繪製等溫吸脫附曲線。

       關於BET的理論知識,我瞭解得很少,置於爲什麼會有吸附和脫附數據,是因爲,BET的原理是往樣品中充入氮氣等一些小分子氣體,以吸附在樣品表面,並填充樣品的孔道,以此來根據一些算法計算樣品的比表面積、孔體積和孔徑。因而,就有吸附和脫附的兩個過程,在這兩個過程中,都可以根據充入氣體的量和變化,來計算樣品的比表面積等數據。

       2)切分等溫吸脫附數據。

       我們先來看下現有的等溫吸脫附曲線,橫座標是一個相對壓強,且圖中有兩個曲線,一個是吸附過程,一個是脫附過程。從過程上來講,吸附過程是一個吸附體積逐漸增多,因而相對壓強也逐漸增大的過程,自然,脫附過程將與之相反。因而,脫附過程其實是一個氣體吸附體積減小,而壓強降低的過程,因而,我們可以將圖中的脫附曲線從右往左看,更符合脫附的過程。

       此時,再觀察等溫吸脫附曲線的數據,發現有個特點,即第一列數據是逐漸增大,到最大值之後又開始逐漸減小,而這正是相對壓強的數據變化,也正對應着吸附和脫附的過程。

       因此,此時需要將數據截斷,將吸附和脫附的數據分開處理,準備繪製兩條曲線。數據切分之後,要設置好兩組X和Y,同時給Long Name、Units和Comments命名。

       3)繪製Line+Symbol圖。

       這次,我們繪製和之前不一樣的折線圖,即帶有符號的折線圖。操作過程如下圖所示,框選所有列,然後選擇Line+Symbol。

       如下圖所示,已經繪製好了樣品的吸脫附曲線。

       吸脫附曲線的作用是,根據其變化形式,可以判斷其曲線類型,進而判斷樣品的類型或者孔徑的類型。關於這些理論知識,我也不太瞭解,需要大家自己查閱一些關於BET的講解。

 

二、孔徑分佈圖的繪製

       1)選擇數據。

 

正在更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