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已拿到移動互聯網船票

春節上班後第一次出來活動,是與一位美國回來的同學在中關村見面喝茶聊天,無聊地談到了一些與百度有關的事情。Simon從小就是我們眼中的消息靈通人士,去了美國也不例外,他在異邦從事投資諮詢相關工作,每年有4個月時間呆在北京。我從來都是稱呼他爲Simon,可這小子對我從不客氣,向來都是稱我爲盧盧,我英文名爲Lucient。

  在涉及百度的問題上,我們出現一些分歧,他認爲百度因爲遭遇強烈的競爭,再加上移動端的開拓不利,前景堪憂。而我則認爲百度在PC端遇到的挑戰遠不如想象中大,在移動端的開拓也進展順利,目前股價已被低估。我們據此提出了各自的理由,試圖說服對方。以下是我根據回憶,整理出的一些關鍵對話。

  Simon:由於中國搜索市場競爭激烈的緣故,百度在未來兩年收入增速有可能跌到個位數,利潤率也會下滑到很低的地步,因爲百度的獲取流量成本在不斷上升,還面臨極強的競爭壓力。如果這樣的話,是可以長期看空百度的。此外,百度在移動端的開拓也沒有讓人看到曙光,這對於投資者信心影響很大,目前的估值已不能用價值投資來生硬套用了。

  盧盧:對於你說的PC端的問題,我已經做過研究,百度在PC端的份額至今仍保持絕對優勢,只要份額不下滑至70%以下,這一塊是沒問題的。谷歌在美國的份額也是不足70%,卻拿走了絕大多數搜索廣告收入。至於利潤率的問題,下滑是一定的,因爲百度要對移動端做持續投入,任何公司都有一個利潤率下滑同時營收上去的過程,谷歌也一樣。百度在2013年收入翻番至70億美元,利潤率即便下滑至30%,其利潤規模也還是要優於以往任何時期的。只是從高利潤低營收過渡至低利潤高營收,市場還有個接受過程。百度在今年做大營收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已合併去哪兒的報表,這就10個億。

  Simon:你說的這些都沒錯,只是類比的時間錯了。谷歌在2004年也出現過這類情況,之後也再度崛起了,你就想當然認爲百度會重走老路。可當時的市場情況是,移動端還沒影子,PC端搜索市場還在繼續演進,現在的情況是,投資者對PC端的前景都已看淡,所有人都盯着移動端,百度在這一塊的表現呢?市場並沒有看到,怎麼可能有信心?

  盧盧:說到移動端了,你們爲什麼會認爲百度在移動領域無所作爲呢?百度有自己的移動搜索,目前日搜索請求已上億次,達PC端的12%以上,超過360、搜狗、搜搜等所有單一PC端搜索引擎的量,要知道這可是移動搜索。PC上習慣了用百度的網民,不可能到了手機上卻用其它搜索去找東西的,對吧。

  Simon:那當然,百度在PC端是壟斷的,這對於其發展移動業務有好處,肯定會做到第一,只是人們關心的是能不能像在PC上一樣實現壟斷,這纔是關鍵。谷歌股票最近快上800美元了,很快就上1000,投資者爲什麼青睞谷歌呢,因爲在移動端谷歌也同樣壟斷了,美國消費者在移動端的支出,有一半都流向了搜索廣告,而搜索廣告收入的95%都被谷歌拿走了。

  盧盧: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移動端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app分發,搜索廣告做不起來,我對這一點很悲觀,也許真要走和美國不同的道路了。李彥宏對移動端的商業模式也總是心存疑慮,至少半年前是這樣的,可在投資者的壓力下又不得不強力發展,發展上去了投資者還不認可,真是一羣大爺啊,比慈禧都難伺候。

  Simon:百度伺候過慈禧啊?如果市場真的如李彥宏之前所預測的那樣,市場也會自我修正的,只是需要時間,一段時間之後,潮水落去就知道誰在裸泳了。你不能怪投資者各色,移動端的發展目前只能看谷歌,因爲沒有別人走出另一條道路。百度只能兩手準備,首先要跟隨主流發展趨勢,不管這是對是錯。其次要堅持做自己認爲正確的事情,默默地做。百度在移動端app分發這一塊,你掌握是什麼情況?

  盧盧:在中國,app分發是目前唯一有利可圖的移動業務,百度日分發量現在似乎是3000萬左右,應該是僅次於91居第二的,從發展速度來看年底之前居第一問題不大。我最近一個月通過百度旗下app下載的應用很多,半年前倒還沒什麼感覺,最近感覺不一樣了。

  Simon:首先是百度在這個領域沒佔到第一,這明顯是落後了,其次這個被你們看重的應用分發到底靠譜不靠譜?這對我們來說還有個認識過程,華爾街的研究顯然對此沒什麼覆蓋。一個商業模式能否獲得青睞要看三方面,首先是增長前景好不好,能不能保持持續高增長,其次是變現能力怎麼樣,另一個是競爭態勢如何。

  盧盧:增長前景肯定是不錯的,現在Android系統手機和平板份額大,與iOS不同,Android的應用分散,分發和推薦還是主流的應用下載方式。另外變現能力肯定強啊,下載一個付費多少,那都是實實在在的錢。競爭態勢,這一塊爭奪還是比較激烈的,有幾家大點的,無數家小的,目前都處在悶聲發大財的階段。雖然百度在這一塊暫居第二,但市場如果未來過渡到webapp階段,百度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他們在這一塊佈局早。

  Simon:如果真如你所說,百度在移動搜素這塊是第一了,壟斷呢?壟斷怎麼辦?這是投資者最關心的事情。在app分發方向,百度怎麼也得半年才能發展到移動搜索目前的地位吧。這就是投資者看淡百度的原因,不是因爲百度做得不夠好,而是沒達到投資者預期。最近騰訊的微信風頭很強,我覺得這對百度也是個很強的挑戰,包括新浪微博,也有隱憂。

  Simon:微信的崛起是誰也沒辦法的事情,去追微博也追不上了,不過百度有自己的地圖,發展還不錯。百度地圖似乎是其移動戰略的雙引擎之一,另一個是百度移動搜索。據我所知,地圖比搜索發展得要好一些,目前日活躍用戶已經過億。過年後我調查了一下單位裏使用智能機的同事,10臺手機裏無一例外都裝着百度地圖,開車的一般都用。反正我覺得這產品不錯,上次我去蘇州掃墓,坐公交車回城時就用百度地圖找到了那家有名的生煎饅頭店,進去吃了一頓。那家店在一個市場裏,下了公交車我端着手機走着去的,定位精準。

  Simon:百度地圖有時候我也用,看樣子是不錯,開車去興城的時候用那個語音導航。但比高德地圖份額高嗎?我看過幾份報告,都說是高德地圖的份額比百度地圖高。

  盧盧:Simon,我跟你講話不玩虛的,百度地圖日活躍用戶已過億,去年四季度就已悄悄超過高德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目前微信日活躍用戶是6000萬,新浪微博的日活躍用戶是4000萬,無論是訪問時長,停留時間,使用率,百度地圖都是遙遙領先的。

  Simon:中國似乎是個比美國更爲複雜的市場,需要搞清楚的因果關係太多了。在百度移動端方面,還有什麼你瞭解到的情況。

  盧盧:據我所知,百度的移動端拓展腳步並不慢,領先的項目很多,只是很多不爲人所知而已。例如個人雲這塊,這是毫無爭議的第一了,用戶3000萬,年底之前上億。百度世界大會那天我註冊了兩個100G的雲盤,把電腦裏所有亂七八糟的文件都弄上去了,好幾年來拍出來捨不得扔的照片足足有幾萬張。另外,LBS定位服務調用,日請求數超10億次。當然,移動瀏覽器這塊百度還是脆了點,但也有10%的份額了。

  Simon:百度最近不是要收購一個移動瀏覽器嗎?叫UCweb的,怎麼又沒動靜了,這件事情談成了嗎?

  盧盧:我曾經就此事寫了一篇文章說過,他們現在還在談,收是該收,障礙在價錢上,山西人的砍價能力還是蠻強的。UC其實跟百度的移動戰略有些不兼容,UC是從低端用戶起家的,很多功能機上都用這款瀏覽器,如果把功能機的用戶都算上,UC是國內瀏覽器第一,份額超過70%。可百度移動端走的是高端路線,講究質量,特別在意app分發能力和高頻使用。換句話說,百度瞄準的是Android系統3G智能手機,而非大小通喫。但是,我一直堅定認爲百度該做成這筆交易,因爲UC哪怕給百度帶來30%份額的app分發能力提升,也是值的。我覺得這筆交易最終會成,只是中間可能還會有些波折。

  Simon:要是照你這麼說,百度可真就成了花兒一樣了,PC端受競爭影響不大,移動端又發展那麼好,爲什麼股價還跌這樣呢?現在可能不到90美元了吧。瑞信和花旗還是死死咬住百度不放,高盛也加入進來,還有不少其他做空機構,那他們都錯了嗎?

  盧盧:Simon,我曾聽一個朋友說過,投行對一家公司進行研究時,掌握的情況都是顯性的,即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他們也去買一些數據,卻大多不準確。買數據的目的就是爲了證實自己先入爲主的論斷有多麼正確。那朋友說,做分析千萬不能被投行的光環鎮住,做分析的人應該去影響投行,而不是被投行影響,是這樣嗎?

  Simon:理論上不是這樣,實際上和這個差不多,投行要給哪家公司降級,那等同於投行要做空這家公司了,或者是投行的某個客戶要做空這家公司了。基本面能決定股價長期趨勢,而影響短期趨勢的永遠是資本的暗中博弈。我纔不會告訴你,投行做空百度是因爲他們想以低一點的價格買入百度呢。

  盧盧:好吧好吧,資本主義果然邪惡。既然你這麼不夠意思,那我也不會告訴你一個事實:百度其實已經拿到移動互聯網船票了,股價重返130美元指日可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