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老师的保护

【惜秋华·老师的保护】

士儿

恶语西风,响车笛、树上声声凄哽。

闭目罢听,晨光闪忽不定。

无金可买趋庭①,落红砌园云卧冷。

愁醒。唤春来、共谁邀游清境?


偶遇暖风景。叹程门立雪②,正碧云天净。

琼琚报③、成气象,宝刀传赠④。

昔桃李已成阴,把酒酌、更栽花径。

相映。对红白、月移旧影。


美剧《湾畔倾情》(Chesapeake Shores)中的凯文(Kevin)在家乡如愿当了一名消防队的护理员。在一次紧急救助的任务中,他发现这位病人居然是自己高中的体育教练。虽然老教练已经安然无恙,但是在得知他的夫人已经离世,只有教练一人生活时,凯文感到非常的难受。

因为在他小时候,爸妈的关系不好,妈妈在生下最小的妹妹后,就得了产后抑郁症,连床都下不来,后来为了治病就离开了这个家再也没有回去。然后便是漫长的争夺监护权的战争,直到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后,妈妈才回归家庭。

就在父母不合,家庭分崩离析之际,尚未成年的小凯文可想而知,过着和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在家中除了爸妈的“恶语西风”,就剩下“响车笛、树上声声凄哽”的悲催生活了。

他的妹妹更惨,即便长大成人了,碰到挫折或是问题就会幻想甚至逃避。而这种即便生活已经处于“晨光闪忽不定”般不确定的成人生活中,却依然“闭目罢听”的本能反应对于被抛弃的孩子来说,更为常见。

而这不是一两个人或是父母只是说说“你不能只是闭上双眼,希望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就能解决的。

生活在不幸家庭尤其是双亲缺席的孩子当然会有一段非常痛苦的时光。然而,只顾着在工作中麻醉自己的爸爸即便赚取再多的金钱却无法陪伴小凯文和他兄弟姐妹。

在我国古代,就连日理万机的孔子都留有儿子孔鲤趋庭的佳话。

说的是,有一天,孔子一个人在庭院里站着。孔鲤从父亲身边恭恭敬敬地迈着小碎步走过。孔子看见儿子过来,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学过‘诗’了没有?”孔鲤问答:“没有。”孔子听了,耐心地开导他:“不学‘诗’,就不善于用好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你可要好好地学习‘诗’呀!”于是,孔鲤就遵照父亲的教诲,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诗经》里的诗歌。

又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庭院里。孔鲤又从父亲身边默默走过来。孔子又叫住了他,问他:“你学过‘礼’了没有?”孔鲤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没有,父亲。”孔子便又亲切地开导他:“不学‘礼’,就会失去立足社会的依据。你也要好好地学习‘礼’呀!”于是,孔鲤遵从父亲的教导,又开始去认真地学习《礼记》里讲的道理了。

古代还有一则佳话叫千金买赋。

说的是西汉时期,那个小时候曾有过“金屋藏娇”故事的汉武帝如愿立表姐阿娇为皇后。可是,世事难料,陈皇后十年依然没有生育儿子,甚至嫉妒卫子夫妃子生儿子,故而被打入“长门宫”,失去了宠爱。一次偶然机会陈皇后看到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就送去一千金请他为自己写一篇《长门赋》,汉武帝看后就重新宠爱她。

可是对于父亲埋头工作,母亲抛家而去的孩子来说,童年的生活并不如意。如果当时的小凯文知道这两个故事,他一定愿意千金一掷买回自己爸妈的陪伴时间。然而,“无金可买趋庭”的他只能感受到家里“落红砌园云卧冷”的悲凉。

难怪他会早早地起来去上学,只为了离开这个让人窒息的家。每天都“愁醒”的小凯文,一定天天盼望着奇迹的出现,希望“唤春来、共谁邀游清境”?

突然有一天, 小凯文发现学校体育馆的门开着,然后教练出来了邀请他:“进来吧,如果你愿意可以来锻炼。”长大成人的小凯知道那是教练专门为他开的门,这样他就有地方可以去,而不至于流落街头被其他小混混所缠住而走上不归之路。这是善良的教练在悄悄地保护这个不幸的孩子。

非常荣幸的是,我小时候也有一个和凯文的教练相似的老师。那时的我和家里耳聋的阿婆相依为命时,我上的就是村里的小学,因为爸妈不在身边,能有多淘气就淘气,一个女孩子甚至还能和班上的男生干架。

这样一个刺头,哪个老师会喜欢呢?不过,就有那么一个小学的乡村女教师就像那位教练一样,让我体验到“偶遇暖风景”的快乐。

有一次,看着放学后依然在外面疯玩甚至和伙伴们给老师起外号却全然不知归家的我,我的班主任老师也是语文老师不动声色地把我叫到办公室。非常惊讶的是,她表扬了我的作文有进步,还说只要我喜欢就可以借我看一些书,并叮嘱我要好好爱护书,看完后随时来换。

从此,那个迟迟不愿意归家,天黑了还让耳聋阿婆大喊小名催促回家的我,一放学准点归家,自觉做完作业只为了快点看完老师给的书,以便第二天能和老师分享所看的内容。

从此,那个愤世嫉俗,动不动做点惊天动地的“不良举动”以吸引大人们注意的那个女孩子再也没有回来了。现在想想,如果不是这位启蒙老师能看出那位调皮女孩子身上所隐藏的潜质,也许这世上再也没有那个喜欢上阅读,从此和文字结缘的学生。

在不经意间主动靠近学生,并能给学生无条件提供爱的老师到哪里还能找到呢?有人可能会说家长为何不让孩子去找老师呢?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都自顾不暇,哪里理得上孩子?

孩子们尤其是被抛弃、被忽视过的孩子最为担心的就是自己是否做得不够好,而导致爸妈疏离自己,更不太可能主动去寻找老师的帮忙。万一老师不喜欢自己呢?那相当于第二次的抛弃。像“程门立雪”这样的故事不太可能在这些孩子身上出现。

既不伤及孩子的自尊心又能给孩子提供精神庇护所的老师恰恰能为孩子们撑起一个“正碧云天净”的天空。

在这种老师的保护下,长大后的孩子也一定会在“成气象”后将“宝刀传赠”,不仅仅为了“琼琚报”答老师的恩情。

难怪,凯文在长大后会选择参军从医之路,而我则会情不自禁地向周围有需要的孩子伸出手,有一种本能的保护欲,尤其在上学放学过马路时会忍不住护住周围的孩子并不断提醒安全知识……。

只希望这世上多一些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被保护”的老师,少一些毒害孩子心灵的“为人师表”!也希望更多受过保护的学生长大后能够自觉加入到让老师温暖并保护下一代的行列中。当和老师红颜白首相对,“把酒酌”时,能自豪地说一声:“昔桃李已成阴”,该轮到我们“更栽花径”了!

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一起“月移旧影”,看淡自己过去的精神伤痕,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笺 注

趋庭:源自《论语·季氏》:“﹝ 孔子 ﹞尝独立,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 退而学礼。”鲤,孔子 之子 伯鱼。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

②程门立雪:讲的是宋朝的杨时有一次有问题想要请教老师程颐。可是他在窗户外边看见他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站在门外边,静静地等着他的老师醒过来。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没有走,在雪中站立着,过了一会已经有了一尺厚了,这时候他的老师醒了过来,他才走进了屋内,后来这件事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

琼琚报:源自《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毛 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

成气象,宝刀传赠:宝刀即吕虔刀,见《晋书·王览传》。三国魏刺史吕虔有一宝刀,铸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始可佩带。虔以赠王祥;祥后位列三公。祥临终,复以刀授弟王览;览后仕至大中大夫。后以“吕虔刀”为宝刀之美称。另杜甫《送陵州路使君赴任》:“如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此处借指学生将“保护他人”的思想代代相传。 


备 注


1、此诗词押中华新韵,毕竟新时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词汇。按吴文英《惜秋华·思缈西风》格式填词,并已通过“诗词吾爱网”的在线检测。


2、图源自网络,视频截图来自美剧《湾畔倾情》。

3、以上的解读是在写诗时的所思所想。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并喜欢上中华古典诗词;二是为了哪一天自己再失忆时能够看懂自己所写的诗词。因而,若只愿沉浸于古典诗词世界的读者可忽略不看。

4、不过,事后再回味可能又有新的启示,而且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可以从多个出发点进行解读,或许这正是写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5、自听了余秋雨先生关于《秋雨书院:中国文化必修课》的讲座后,不再纠结诗词后面的白话文是该起名为“创作背景”还是“诗词自评”。中华古典诗词是思想的礼花,后面的白话文则是思想的礼花引发的欢宴。也就是说中华诗词+现代散文就是士儿的个人标签。

6、以诗为史,记录生活的痕迹,见证蜕变的年代。艾略特在一九三0年为约翰逊博士的《伦敦》和《人生希望多空幻》两首诗的合订本作序时写道:“不管人们愿意与否,他们的感受性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但是只有天才人物才能改变表现的方式。很多二流的诗人之所以是二流的,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那种敏感和意识来发现他们与前一代人感觉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词汇。”——告诫自己既要有传承也要有创新,更要有代表我们时代的语言。

7、诗人华兹华斯有言:“我相信我的诗歌之使命便是安慰受苦者;使开心的人的更加快乐,好让白天的阳光更明媚;教导年幼者及各年龄层有仁爱之心的人学会真正地观察、思考和感受,让他们在行动和心灵上更有德性。这就是它们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作古多年后,它们仍会忠实地完成这个使命。”——以此共勉。

8、生活还有中华诗词这个心理医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对现代心理学知识的消化而进行积极自助的同时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这也不违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

9、南怀瑾在《庄子南华》中就提到:“我经常说,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都在文学里面,尤其诗词里哲学思想非常多”。其实,也有更多的经典书籍成为了诗词的典故,应该说诗词最大限度地囊括了中华文化。因为喜欢上诗词,以前枯燥无味的传统经典变得生动可爱起来,或许这便促使我不由自主地去涉猎除了历代诗词外的典源——《庄子》、《世说新语》、《史记》、《论语》、《论语》、《山海经》等。同样地,既然古代诗人能将本土的百家思想入诗词,也能将外来的佛教入诗词,为何我们不能在写作古典诗词时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全球化特色呢?希望自己的诗词能够尽量地挖掘出能代表古今中外的多个维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