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還沒學會走,就想着跑

昨天寫了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在《大師課》中分享的5條職場經驗,沒有看過的朋友可以點擊“職場打拼50年,從助理到時尚頂尖人物,71歲的女魔頭有話要說”查看,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Anna給想成爲時尚攝影師的人提出了建議:“你先要構建自己的小宇宙,必須在作品中展現出自己的風格,多去觀察、創作,多去看,多去展覽、多看電影。不要還沒學會走,就想着跑。”

其實這條建議不僅僅適合時尚攝影師,還適合所有從事創作、創造的人,比如寫手、編輯、作家、設計師、產品經理等等。我們都需要關心身邊發生的事情,看到這個世界發生了哪些變化,才能更好地去創作,去創造新的東西。

但大多數時候,人們迫於生計或者其他壓力,總是急於求成,或者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

比如這兩天刷遍朋友圈的“地攤”熱,就很有意思。真的會有更多人去擺地攤嗎?會的。但是擺地攤這種事一收就死、一放就亂,只是部分人在疫情衝擊下無所適從的權宜之計,並不長久。更多的人是抱着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心態在調侃,腦袋真沒那麼熱。

擺地攤只是一部分人生活的縮影。我們總是要在年輕的時候嘗試不同的東西,去發現自己不喜歡什麼,而不是自己喜歡什麼。這樣我們才能夠找到自己更擅長的事情,不斷地讓自己增值。

目標驅動,結果導向,這都沒有錯,只是我們更應該注重過程。

紀伯倫說: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在渴望成功,而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長,只是開始修養自己的性情。那麼你人生的一切,才真正的開始。

不要還沒學會走,就想着跑。

玻璃大王曹德旺,年輕時倒騰過菸絲和白木耳,修過車,賣過苗木。最後在玻璃廠當採購員,才決定做玻璃。從一名採購員到建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他花了11年的時間。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當過報童、參過軍,1951年參軍回來後向岳父借錢創辦“十元店”,在零售業經營了11年。直到1962年,才創辦第一家沃爾瑪。那年,他已經44歲。

這樣的事例多得數不勝數。這些都在告訴我們,要達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投入,更需要耐心。

比如寫作這件事,曾有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應該全職投入。事實上,除非你有特別深厚的文字功底,或者寫的文章能夠直擊某一特定人羣的心靈。否則即便有幾篇爆文,也不可能大規模漲粉。

就算是專業的寫手,也需要每天不停地創作,稿費也很微薄。辛苦勞累多年,纔可能會獲得一點小小的成績,但一無所獲的可能性更大。

但說這些並不是讓所有愛好寫作、未來想靠寫作爲生的人放棄。而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想要在這方面獲得成績,就得承擔相應的風險,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努力,要有極強的耐心纔行。

成爲一個自我啓動者。無論在何種境遇下,只要堅定了目標,就不要輕言放棄。無論在何種壓力下,都能自我啓動,自我驅使,而不需要他人的推動和助力。

如果我們足夠幸運,能夠像Anna一樣工作到71歲還不退休,即便不是行業最頂尖人物,想必也是圈內翹楚了。

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

我們是否受得起那份美好,取決於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耐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