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con学习之模板匹配

基于HALCON的模板匹配方法总结
 
   德国MVTec公司开发的HALCON机器视觉开发软件,提供了许多的功能,在这里我主要学习和研究了其中的形状匹配的算法和流程。HDevelop开发环境中提供的匹配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Component-Based、Gray-Value-Based、Shape-Based,分 别是基于组件(或成分、元素)的匹配,基于灰度值的匹配和基于形状的匹配。这三种匹配的方法各具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图像特征,但都有创建模板和寻找模 板的相同过程。这三种方法里面,我主要就第三种-基于形状的匹配,做了许多的实验,因此也做了基于形状匹配的物体识别,基于形状匹配的视频对象分割和基于 形状匹配的视频对象跟踪这些研究,从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简化了用其他工具,比如VC++来开发的过程。在VC下往往针对不同的图像格式,就会弄的很头疼,更不用说编写图像特征提取、模板建立和搜寻模板的代码呢,我想其中间过程会很复杂,效果也不一定会显著。下面我就具体地谈谈基于HALCON的形状匹配算法的研究和心得总结。
   1.Shape-Based matching的基本流程
HALCON提 供的基于形状匹配的算法主要是针对感兴趣的小区域来建立模板,对整个图像建立模板也可以,但这样除非是对象在整个图像中所占比例很大,比如像视频会议中人 体上半身这样的图像,我在后面的视频对象跟踪实验中就是针对整个图像的,这往往也是要牺牲匹配速度的,这个后面再讲。基本流程是这样的,如下所示:
   ⑴ 首先确定出ROI的矩形区域,这里只需要确定矩形的左上点和右下点的座标即可,gen_rectangle1()这个函数就会帮助你生成一个矩形,利用area_center()找到这个矩形的中心;
   ⑵ 然后需要从图像中获取这个矩形区域的图像,reduce_domain()会得到这个ROI;这之后就可以对这个矩形建立模板,而在建立模板之前,可以先对这个区域进行一些处理,方便以后的建模,比如阈值分割,数学形态学的一些处理等等;
   ⑶ 接下来就可以利用create_shape_model()来创建模板了,这个函数有许多参数,其中金字塔的级数由Numlevels指定,值越大则找到物体的时间越少,AngleStart和AngleExtent决定可能的旋转范围,AngleStep指定角度范围搜索的步长;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在任何情况下,模板应适合主内存,搜索时间会缩短。对特别大的模板,用Optimization来减少模板点的数量是很有用的;MinConstrast将模板从图像的噪声中分离出来,如果灰度值的波动范围是10,则MinConstrast应当设为10;Metric参数决定模板识别的条件,如果设为’use_polarity’,则图像中的物体和模板必须有相同的对比度;创建好模板后,这时还需要监视模板,用inspect_shape_model()来完成,它检查参数的适用性,还能帮助找到合适的参数;另外,还需要获得这个模板的轮廓,用于后面的匹配,get_shape_model_contours()则会很容易的帮我们找到模板的轮廓;
   ⑷ 创建好模板后,就可以打开另一幅图像,来进行模板匹配了。这个过程也就是在新图像中寻找与模板匹配的图像部分,这部分的工作就由函数find_shape_model()来承担了,它也拥有许多的参数,这些参数都影响着寻找模板的速度和精度。这个的功能就是在一幅图中找出最佳匹配的模板,返回一个模板实例的长、宽和旋转角度。其中参数SubPixel决定是否精确到亚像素级,设为’interpolation’,则会精确到,这个模式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若需要更精确,则可设为’least_square’,’lease_square_high’,但这样会增加额外的时间,因此,这需要在时间和精度上作个折中,需要和实际联系起来。比较重要的两个参数是MinSocre和Greediness,前一个用来分析模板的旋转对称和它们之间的相似度,值越大,则越相似,后一个是搜索贪婪度,这个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搜索速度,若为0,则为启发式搜索,很耗时,若为1,则为不安全搜索,但最快。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能够匹配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大其值。
   ⑸ 找到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转化,使之能够显示,这两个函数vector_angle_to_rigid()和affine_trans_contour_xld()在这里就起这个作用。前一个是从一个点和角度计算一个刚体仿射变换,这个函数从匹配函数的结果中对构造一个刚体仿射变换很有用,把参考图像变为当前图像。
其详细的流程图和中间参数,如下图所示:(无法上传)
   2.基于形状匹配的参数关系与优化
     在HALCON的说明资料里讲到了这些参数的作用以及关系,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也作了介绍,这里主要是重复说明一下这些参数的作用,再强调一下它们影响匹配速度的程度;
在为了提高速度而设置参数之前,有必要找出那些在所有测试图像中匹配成功的设置,这时需考虑以下情况:
   ①必须保证物体在图像边缘处截断,也就是保证轮廓的清晰,这些可以通过形态学的一些方法来处理;
   ②如果Greediness值设的太高,就找不到其中一些可见物体,这时最后将其设为0来执行完全搜索;
   ③物体是否有封闭区域,如果要求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被识别,则应减小MinScore值;
   ④判断在金字塔最高级上的匹配是否失败,可以通过find_shape_model()减小NumLevels值来测试;
   ⑤物体是否具有较低的对比度,如果要求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被识别,则应减小MinContrast值;
   ⑥判断是否全局地或者局部地转化对比度极性,如果需要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被识别,则应给参数Metric设置一个合适的值;
   ⑦物体是否与物体的其他实例重叠,如果需要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识别物体,则应增加MaxOverlap值;
   ⑧判断是否在相同物体上找到多个匹配值,如果物体几乎是对称的,则需要控制旋转范围;
如何加快搜索匹配,需要在这些参数中进行合理的搭配,有以下方法可以参考:
   ①只要匹配成功,则尽可能增加参数MinScore的值;
   ②增加Greediness值直到匹配失败,同时在需要时减小MinScore值;
   ③如果有可能,在创建模板时使用一个大的NumLevels,即将图像多分几个金字塔级;
   ④限定允许的旋转范围和大小范围,在调用find_shape_model()时调整相应的参数;
   ⑤尽量限定搜索ROI的区域;
除上面介绍的以外,在保证能够匹配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大Greediness的值,因为在后面的实验中,用模板匹配进行视频对象跟踪的过程中,这个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匹配的速度。

当然这些方法都需要跟实际联系起来,不同图像在匹配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匹配效果,在具体到某些应用,不同的硬件设施也会对这个匹配算法提出新的要求,所以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在接下来我会结合自己做的具体的实验来如何利用HALCON来进行实验,主要是在视频对象分割和视频对象的跟踪方面。


[cpp] view plain copy
  1. //创建模板参数,带“*”影响模板匹配速度,多则速度影响较大  
  2. typedef struct _pCreatModel  
  3. {  
  4.     int iNumLevel;      //****金字塔级数(该值越大匹配耗时越短)  
  5.     //模板角度,一般根据对称性来进行设置,若模板图像不对称需设幅度为360度,若为正方形,可设幅度为90度,长方形为180度  
  6.     float fPhiStart;    //起始角度(弧度,范围-3.14到3.14)  
  7.     float fPhiExtent;   //角度幅度(弧度,范围0到6.28)  
  8.     //**优化算法参数,第一个参数,依次更优化,点数多时可使用.'none'1, 'point_reduction_low'1/2, 'point_reduction_medium'1/3, 'point_reduction_high'1/4)  
  9.     //*优化算法参数,第二个参数,'pregeneration', 'no_pregeneration' ,预分配内存对速度影响不大,反而耗费内存,不推荐使用  
  10.     QString strOptim;   //**优化算法(降低边缘点数可提速,依次更优化.)  
  11.     //极性,'use_polarity',使用该参数即可,一般模板与目标极性相同  
  12.     int iEdge;          //对比度,用于提取模板,有三种参数模式[min,max,size],目前只用一个参数  
  13.     int iMinEdge;       //最小对比度,排除无效边缘干扰  
  14.     _pCreatModel()  
  15.     {  
  16.         iNumLevel = 5;  
  17.         fPhiStart = -3.14;  
  18.         fPhiExtent = 6.29;  
  19.         strOptim = "point_reduction_low";  
  20.         iEdge = 20;  
  21.         iMinEdge = 10;  
  22.     }  
  23. }s_pCreatModel;  
  24. //查找模板,带“*”影响模板匹配速度,多则速度影响较大  
  25. typedef struct _pFindModel  
  26. {  
  27.     float fPhiStart;    //**起始角度(弧度,范围-3.14到3.14)  
  28.     float fPhiExtent;   //**角度幅度(弧度,范围0到6.28)  
  29.     float fScore;       //***匹配度,该值越小匹配越耗时,范围[0,1],推荐值(0.4-0.7)  
  30.     int nNumMatchs; //匹配个数,0为所有匹配,指定个数,则选择匹配度最高的  
  31.     float fMaxOverlap;  //允许的最大重叠面积,范围[0,1],无格挡可设为0  
  32.     //**亚像素精度影响检测速度和匹配结果(*角度*),若精度要求不高,可使用'interpolation',综合精度和速度可使用'least_squares'  
  33.     QString strSubPixel;//**亚像素精度。  
  34.     float fGreediness;  //****用于定位加速,该值越大速度越快,但可能导致无法找到匹配目标,推荐(0.7-0.9)  
  35.     _pFindModel()  
  36.     {  
  37.         fPhiStart = -3.14;  
  38.         fPhiExtent = 6.29;  
  39.         fScore = 0.5;  
  40.         nNumMatchs = 0;  
  41.         fMaxOverlap = 0;  
  42.         strSubPixel = "least_squares";  
  43.         fGreediness = 0.8;  
  44.     }  
  45. }s_pFindMode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