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記(169)《刀鋒》——究其一生得應答

《月亮和六便士》與《刀鋒》,作爲毛姆的兩篇代表作,在內容上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爲敘事者的作者都是參與事件的一個當事人,雖然不是作爲主角,但對於故事都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有點像《紅樓夢》中開頭的僧道兩人,貫穿了整個故事,即便不是主角。另外,當然是最爲重要的特點,兩位主人公,都是爲了心中的某個燈塔而孜孜不倦窮其一生去追求,六便士中的主角是爲了畫畫,爲了完成心中的那副畫而跑到小島上,拋棄一切上層社會的各種物質條件,義無反顧。到了本書中,主人公拉里也是捨去金錢,離開青梅竹馬的未婚妻,拒絕高薪的現代生活,轉而尋找更爲神祕的“終極意義”。如果說兩本書有什麼明顯的區別的話,那就是本書中探討的主旨似乎更爲神祕,而不容易被讀者所理解。

我想在我的心裏徹底得出結論——究竟有沒有上帝。我要弄明白爲什麼會有罪惡。我要弄明白究竟是我有一個不死的靈魂呢,還是我一死,我的一切就完蛋。

書中的拉里對於外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的謙謙君子,爲人幽默,平實溫柔。有一個很好的未婚妻,有一羣樂意爲他牽媒搭線的成功人士,按照好萊塢的劇本,這就是要走上成功道路的一切必備條件。不過,在參加完戰爭後,拉里的內心有了變化,在戰場上,他的一位戰友爲了他,而犧牲在他的眼前,雖然在書中沒有詳細講述到底這件事情對他有多少的影響,但無疑,他的人生從此開始不變。他對世俗的成功沒有了興趣,而是要求尋求內心的安寧。

在小說中,還有兩位主人公,是毛姆刻畫最爲成功的,如果說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看空一切不可學,那豬八戒的生活氣就是常常被人津津樂道的。艾略特和伊薩貝拉,一位是一生都圍繞着各種高級社交而不停歇,甚至在臨死前都要緊緊抓着受邀請柬不放的人;一位是拉里的未婚妻,具有極強的控制慾,不忍放手拉里又要上層社會的鑲金貼鑽。這兩位主角的刻畫和男主角形成的對比是本書最大的看點,相比六便士,就少了這類角色的點綴。

回到本書的主旨,其實最後也沒有說出到底拉里不停尋找的是什麼,他去東方,去印度,學習不同的語言,學習不同的習俗,接觸了那麼多,最後卻選擇回到美國做一位出租車司機。這樣的結果並不是一般讀者可以接受的,我們總是希望書的最後有幾卷幾卷的真經,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可惜,書中沒有告訴我們那個究極之謎,而是讓我們跟拉里的出租車一起走大街穿小巷,裏面的真理,也許在其中,也許在遙遠的東方或者西方,也許近在眼下,全讓讀者自己尋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