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的女孩:瓊瑤阿姨該買單了

初中有個同學叫琳琳,年輕漂亮。90年代大學還沒擴招,她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初中一畢業就踏上社會,開始工作。

但那時工廠少,工作機會更稀缺。初中畢業的她跟着同村人開始做羊毛衫的手工活,多勞多得,旺季從早上6:00到晚8:00,淡季可休息三四個月。

離琳琳家隔着二塊田地的不遠處,有一個磚瓦廠,他們買泥,挑上船,運回廠裏,經過窯洞的高溫燒製,變成一塊塊九五磚,供給整個鄉鎮村民造房使用。

磚瓦廠裏的工人拉泥,搬磚,都是出賣體力的年輕人。多年輕呢,最小才十三四歲。

此類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外來務工,年紀小,家裏貧窮,文化程度極低,因爲僅僅只需要體力。學歷低到什麼程度,小學是否畢業都得打個問號,能勉勉強強寫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還是歪歪扭扭,缺少筆畫的那種。

琳琳休息的日子裏會去田地裏摘菜,採番茄黃瓜,給家裏做飯。

磚瓦廠的小夥沒事會蹲在地邊,看蔬菜成長。

於是搭訕之間,琳琳和一個拉泥的小夥認識,並且好上了。十七八歲的年紀,情竇初開,兩人經常花前月下偷偷約會,感情越來越深厚,但紙包不住火,不久被玲玲父母知道了,遭到強烈反對。

也難怪。小夥要錢沒錢,要文化沒文化,家中山區赤貧,還有不少弟弟妹妹等着他賺錢養活。

琳琳家雖然家境一般,但至少本地有房,父母收入還可以,在沿海地區日子過得不算富裕,但也不算差。

結婚不求富貴,但堅決不能扶貧。看不到前景的婚姻,沒有哪個父母,願意自己的子女跳入深不見底的深淵。

然而父母越是阻撓,琳琳越是反叛,在一個月黑風高夜,琳琳和那小夥私奔了。

琳琳的做法太過大膽和偏激,但又卻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因爲我們80年代出生的人,從小到大看的最多的電視劇是瓊瑤阿姨的,看的最多的小說,依然是瓊瑤阿姨的。

以現在觀念來看,瓊瑤電視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三觀不正。

比如插足別人家庭,還叫囂:“我不是來破壞你們,而是來加入你們的”新月格格。

比如姐夫喜歡小姨子,被老婆阻止,卻因此斷腿而葬送職業生涯,卻被輕描淡寫說成是:“不過斷了一條腿,人家失去的可是愛情”的楚廉。

而善良單純如我們堅定的認爲,電視傳播的都是正能量,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瓊瑤的觀念就是愛情至上,世間萬物皆爲愛情而生,不惜代價,卻成了我們信奉的觀念。情竇初開的少女,心中滿滿的都是愛情,不摻一絲一毫的雜物。

階級和金錢在愛情面前不值一提,是侮辱人格,毀滅愛情的產物。用身外之物衡量愛情,玷污了愛情的本質,褻瀆了愛情的美好。

我們對古人提到的門當戶嗤之以鼻,對貧賤夫妻百事哀的觀念不屑一顧,爲了所謂美好的愛情,可以放下一切身外之物,以爲這纔是高尚純粹的愛情。

對,你沒看錯,這就是當時我們三觀形成的標準和來源。現在看來多麼荒唐,但真真切切。

那時網絡在國內剛剛興起,只有繼續上學的我們纔會鑽進網吧,去尋求廣袤的天地,卻成爲大人們眼中的異類,和不良少年。

那時家中雖不至於清貧,但經歷三年自然災害、物質極度匱乏年代的父母,節儉的習慣尚未轉變,更不捨花幾十塊錢去新華書店買書。幾十塊,也許是一家人一個月的伙食。所以能樹立三觀的,除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只有電視和僅流傳的幾本小說了。

青少年在沒有形成固定三觀前,會以電視網絡書籍上傳播的東西作爲導向,他們尚未具有辨別能力,會照單全收。

前些年一些網絡青春偶像劇衝擊的觀衆視野,收視率和票房達到都出奇的高,但內容卻是戀愛,分手,墮胎。彷彿整個青春不墮胎,就荒廢了,成年人會思考,但孩子不懂,以爲是推崇和鼓勵。

還有一些影片演繹出社會醜陋的現象,但結尾卻沒有加以正確引導,得出的結論含糊其辭,或模糊不清。

成年人尚且可以從劇情中深入思考,但孩子卻未必有辨別的能力,結果孩子把壞的都模仿成了,而真正該思考的教訓卻摒棄了。

我問過孩子,一個13歲的初中生:“你下過老福特和AO3嗎?

他回答沒有,但同學都在看。

我又問他,大家都在做的事,就一定對嗎?

他沒有回答,但是提出疑問:“如果不能看,爲什麼敞開在我們面前?”

他又認爲大部分人的方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他不知道,他所謂的大部隊,在人羣中其實只是小衆)。

但是,這羣“小衆”一旦長大成爲社會的主流和中堅力量,就變成了“大衆”。

所以,不管網絡電視,亦或書籍,都希望相關部門把握尺度,嚴格審覈,哪些可播,哪些該禁,哪些該改,哪些分級觀看。

國家有權利有義務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弘揚積極向上的真善美,宣傳正義奉獻的英雄事蹟。

孩子是國家的棟樑,不能毀於起跑線,扼殺於搖籃中,但社會風氣,信任,遭遇危機,光靠父母是拉不回來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