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這件小事兒

“爲什麼他的嘴裏常含口水,因爲他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是前兩季《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沈宏非對導演陳曉卿的精闢概述。讀罷,笑過,翻開在書架擱置許久的《至味在人間》。這本書是陳曉卿美食專欄文章集,記錄了食物與人、與家、與鄉愁的故事。

之前讀蔡瀾的《旅行食記》,看了一部分就停止,因爲裏面寫的都是很多異域的、自己完全不知道的食物,所以讀過之後大部分都沒有印象。而《至味在人間》卻不一樣,單單看名字就帶着煙火氣,書中提到的食物都是接地氣的,食材都是普通人唾手可得的。再加之語言妙趣橫生、金句不斷,在逗樂中輕鬆get作者對美食的追尋、對食材的敬畏、對生活的感悟。

人的味覺習慣往往在幼年時形成,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以至於以後無論走到哪裏都想着家裏的味道。在外地遇到家鄉菜,單是看看也覺得親切。偶爾開鍋做飯,總搜索着記憶中家裏的飯用的什麼食材、有着怎樣的烹飪順序,以此一遍又一遍去無限接近,無限復原“媽媽的味道”。當多年後再一次嚐到熟悉的味道,味覺的神經迅速被打通,好一個心曠神怡。

喫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喫好”是對革命本錢身體的尊重。“喫好”並不是說要大魚大肉,要山珍海味,要龍蝦鮑魚。於我而言,“喫好”即喫得舒坦,那顆胃得到很好的安慰。何謂舒坦?就是身心舒服。不用正襟危坐,不用舉杯應酬。遇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可以單純地、自由自在地品味,感受它觸碰舌尖、穿過喉心、滑到胃裏的整個過程。

記得大學時候,和室友一起喫飯,每次喫完她們總在觀察我,最後對我的評價是“我們喫飯是爲了填飽肚子,而你喫飯是在品味”。是的,我喫的不是飯,是生活~~除此之外,我喫東西一直以來還有個習慣,幾種食物都嘗一口,綜合比較排個序,過程是幾種配合着喫,而結果是永遠把自認爲最好喫的留在最後一口。這樣餘味饒舌,對食物始終保持自己最深的愛。

寫到這兒,不禁想起一件趣事。有一次和室友買了面還另外加了個雞蛋,好大一碗麪我覺得自己肯定全部喫不完,所以快喫飽時把雞蛋先喫完。在我最後品味着雞蛋時,室友抱怨“我好飽呀,可是雞蛋還沒喫”,我問“爲啥雞蛋還沒喫,你往常不是先喫蛋嗎”,室友幽怨地看着我“這次不是想學一下你,體會一下餘味饒舌嘛”哈哈~~

日本老人津端修一在88歲高齡完成了帆船巡遊,他很注重養生,在《明天也是小春日和》一書裏說舌頭是胃的守護者,非常注意喫進去的食物。所以驟冷驟熱、辛辣寒涼、飢一頓飽一頓等等,對胃而言都是傷害。從小到大,在奶奶媽媽的影響下,“一定要喫早飯,吃了乾飯要喝湯,喫着涼了也會再加熱,剩飯熱的時候一定煮沸”這些習慣一直伴隨着我,離開家之後,即使再忙再累我也一直善待着自己的胃。

有了孩子之後,一是由於孕期很長時間的忌口,一是因爲時間非常緊張,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許多習慣被漸漸拋棄,各種刺激性食物也集體轟炸式進入自己的胃。而今讀着《至味在人間》裏的這些故事:大早上去尋找一碗濃濃鄉愁的SA湯,十年時間每每夜班之後去喫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麪,出差時百轉千回去尋找當地口味菜......不禁有些赧然,這段時間自己過得太糙了。

放下書,心中漸漸重燃了對食物的愛,我決定從此刻起要繼續“喫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