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設”問題

年初有翟天臨博士學霸、吳秀波暖男大叔人設崩塌,近有綜藝《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朱亞文人設混亂。如今明星都很重視人設,那麼何爲“人設”?

其實“人設”嚴格來說算美術界名詞,即人物設計。

通常需要繪製一個人物的頭部及正、背、側等多個不同角度的三面效果,有時還會包括線條封閉和人物髮型,身着不同款式的服裝造型,與其他角色的身高對比以及佩戴的小飾物等細節。

仔細咂摸,挺有意思。人設,人設,設計的人物,包括他的外形、服飾,以及言行舉止。提前設定了軌道,按規則來就行了。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對一個藝人的各種報道通通會集中到一點,比如柳巖性感,比如張藝興呆萌,比如吳京硬漢,比如沈騰諧星。

在預先設定的條條框框下,許多藝人不敢隨便發微博,不敢輕易傳照片,不能真實地做自己。因而手滑點贊、小號忘切換經常發生。看着他們光鮮亮麗舞姿動人,但腳下卻有諾大的鐵鏈。既然人設是束縛,可以沒有嗎?肯定是不行的。“人設”狹義上來說,就是一個標籤,就是一個藝人的定位。對於藝人,沒有這個標籤,大衆不會注意到你,更不會輕易記住你。

既然必需,該如何定位人設?四個字——真實有度。翟天臨、吳秀波人設崩塌的原因在於,展示給大衆的是虛假的。當實際情況被曝光,大衆發現自己被騙了好多年。有度呢,就是在真實的基礎上適度宣傳。過度拔高很可能某一天稍有差池就會被摔得很慘,對藝人來說強光環也是壓力,在大方向下容許有些小偏離可以適當做一做自己。

對於普通你我來說,喜歡某個藝人,希望可以“始於人設,陷於作品,忠於人品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