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发现自己周期性的有那么几天,嘴特馋。但纠结地是,自己喜欢吃的都是“垃圾食品”名单上最常见的那些,什么炸鸡、薯片、辣条,顾及自己易上火、肠胃差的体质,只能克制自己的食欲。当然也有放纵自己的时候,不过隔天喉咙发炎、拉肚子的情况多了之后,就再也不敢任性了。但想克制与生俱来的食欲,实在太难,那些自己想吃的食物就在脑袋里挥之不去,不仅如此,还有那些只存留在时光里的美味,更是常常撩拨地我心不在焉。 

最常在我脑中出现的有三样:初中学校门口的油饼、高中学校门口的杂粮煎饼、大学门口里的铁板烧。

初中是在离我家20公里的镇里上的,所以周日到周四必须寄宿,遂每周必有生活费,那时我的生活费是每周15元。这生活费是没有多余的,但自己怎么着都会想法子在周五下午剩下5毛,为的就是能在等回家的班车时,去买校门口的5毛一个的油饼。老太太就坐在凳子上,跟前为一个膝盖那么高的火炉子,炉子上有一口油锅,那油饼比手掌大些,油饼中间是三匙包菜再加一块腌过的瘦肉,我最喜那块瘦肉,那瘦肉就是西瓜里最中间的一口,最好吃。我们常常都是买刚刚从油锅里拿出来的,迫不及待地趁着热乎劲吃起来,饼皮焦脆,里面的包菜清脆,吃的不亦乐乎,最期待咬到最中间的那块瘦肉。有时,兜里除了车票钱,没有多余了,就管同学借钱,因为肚子那馋虫实在折腾得厉害啊!

这爱吃的习惯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到了高中,迷恋上了校门口的杂粮煎饼,杂粮煎饼一份2.5元,高中吃一顿一荤一素的饭,也不过1块8,平常里实在是舍不得吃,实在忍不住了,就不吃饭直接拿杂粮煎饼当饭吃。杂粮煎饼精华就是脆,脆饼香脆、萝卜丁甜脆、青菜生脆,全都裹在薄脆的饼皮里,再配上那甜面酱,口感滋味都俱全。后来也在一些地方吃过杂粮煎饼,始终觉得味道不一样,而且也没有以前的分量足,那时可是能顶饭的。如今只能反复在脑中回味那味道。

之后,上了大学,大学门口的夜市是大学生们夜晚活跃的场所之一,供应着大学生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大部分商品,尤其在凉爽的夏夜。我和舍友常常晚上9点一到,就肚子饿,不谋而合地一起出门觅食,我们最喜的一家是一个干瘦且高的大叔的铁板烧摊子,所有荤素提前被竹签串上了,按串点,我最喜欢的就是豆皮卷春菜,既便宜又好吃,百吃不腻。春菜清甜爽脆,豆皮在热铁板上被煎得焦脆,再被撒上适当的调味,咬在嘴里实在享受,自此我开始喜欢上了吃春菜。大学没毕业,就发现铁板烧的大叔好久没摆摊了,想必是回安徽老家了,大叔一直都是一个人在经营,家人都在老家,辛苦大半辈子,是时候回家享受阖家欢乐了。

就像一些人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来了又去,有些味道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有些人会被淡忘掉,但那些味道总是很清晰地扎根在记忆中,时不时蹿出来在脑袋里久散不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像酒一样在记忆中发酵,那味道愈加的浓厚和难以忘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