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孩子,称赞对了是一朵花,称赞不好是一根刺

1

昨天参加《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读书会,这一段内容是关于称赞孩子的,其中提到:大多数人相信夸奖就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有安全感。实际上,夸奖可能导致紧张和行为失当。比如我们说一个孩子是个好孩子,他可能用会有压力,会用不端的行为来显示“真我”。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男孩投了一个五分球,旁边的妈妈称赞道:“你真棒!”但是这个孩子拒绝再投球。因为妈妈的夸赞给他带来了压力,他感觉很紧张,为了不辜负这一个“棒”字,他选择了放弃,那就不会出现很可能接下来投球不进的“不棒”。

所以称赞孩子,只能称赞他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格和人格。

这方面,我就碰过壁。

有一次,我看到儿子作业写得很好,想激励他一下,于是说:“儿子,你学习很认真嘛!”

但是我没有收到来自儿子的欣喜,他很冷淡地反驳了我一句:“我学习一点也不认真。”

后来我反思,可能孩子感觉妈妈给他扣了一顶大帽子,他怕自己承担不起,所以选择了挣脱,生怕以后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愧对这顶“帽子”。

书中说,像“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这种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都是要避免的,那样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唤起孩子的防御心理,对培养孩子自立、自我知道、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响的品质没有帮助。

那我们怎样称赞孩子,才能成功地绕过上面的坑呢?经过和大家的共读、讨论以及我后来的反思,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而且我认为这几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对成人的夸赞。


 2


(1) 只谈感受法

读书会上,元说她尝试过好多种方法来夸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不是一笑了之,就是当面拆穿她,说她想用几句甜言蜜语套路他,好让他做更多的事。

比如元看见儿子洗了碗,会说:“儿子,你真勤快,把碗洗了。”或者:“儿子,谢谢你,帮妈妈洗碗。”这些方法都被证实无效。

直到元用了只谈感受法。现在元看见儿子洗了碗,她会说:“亲爱的,看见你洗了碗,我很开心。”然后很麻利地走开。

儿子反而感觉妈妈的称赞不那么假了,自己的价值感增加,做事的时候更愿意配合妈妈。

我注意观察了,其实元夸赞的改变是把主语“你”更多地改成“我”。

也就是,你的所作所为让我的心情很愉悦,孩子的感觉也会很好。


(2) 客观地形容任务的难度

朱莉打扫了院子,并把工具摆放整齐。

妈妈:院子原来太脏了,我不相信一天就可以把它收拾干净。

朱莉:我做到了。

妈妈:院子里原来都是树叶和垃圾,还有其他东西。

朱莉:我把它们都打扫干净了。

妈妈:你一定费了很大的劲!

朱莉:是的,我确实费了很大的劲。

妈妈:现在院子很干净,看着都开心。

朱莉:它现在很漂亮。

妈妈:你愉快的笑容告诉我你很自豪,谢谢你,亲爱的。

朱莉:(灿烂地笑着)不客气。

朱莉的妈妈一直在描述院子原来的样子,而避过了这样的夸赞:你真是个勤快的孩子。你真棒!等等评价性的语言。女儿在妈妈形容了原来院子的脏乱之后,道出了现在院子的干净以及自己努力地工作,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因此很自豪的感受。

这个方法我替大家试过了,确实很好用哎!

今天下午儿子把屋子收拾干净。

我开心地说:儿子,原来桌子上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儿子:我都收拾走了。

我看见这几天风大,桌子上已经有很厚的浮土了。

儿子:我费了很大的劲,才擦干净的。

我:太开心了。

儿子:我就是很能干。

感觉他自己称赞自己能干,比我们说出来,更有效呢!也相信这些东西会慢慢内化到他的心里。


(3) 父母描述孩子努力的过程

这里有一个很棒的栗子。

莱斯特的妈妈去看儿子打橄榄球,她希望告诉儿子她对他技术和成绩的赞赏,她详细地描述了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今天下午看你打橄榄球真是开心,特别是最后十分钟,你看到了一个得分的机会,你从防守的位置一直跑到场地的另一端,打进了致胜一球,你一定觉得自豪极了!”

莱斯特妈妈对儿子进球的经过做了明确、详尽的描述,但是孩子能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受益,远比那些对品格的评价要有效得多。

受这个例子的启发,我也试了一把,当女儿把她的裙子整齐地摆放在衣柜时,我很感动,也很开心:“孩子,我看见你把一条条裙子仔细地展好,按照长短的次序排列,还用了统一的衣架把它们挂好,你一定觉得很自豪!”

女儿开心地笑着:“我当然感到自豪了!”

我们在形容完这些之后,加上一句“你一定觉得自豪极了。”是希望能培养出孩子内心的自豪感。


(4) 具体地描述孩子努力后的成果

这个就很简单了。

例如:谢谢你洗了车,它看上去又像新的一样了。

我喜欢你的祝福康复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

你做的书架看上去很漂亮。

这些描述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的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在内心重复现实的、积极的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他们队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的看法。


 3


读了这本书,颠覆了我原来认为的夸孩子其实很简单的想法,也更能体会到为什么原来我夸过孩子之后,孩子有时候报以冷淡,或者仍然不会配合工作,甚至反驳我。

看来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

为了告别“假、大、空”的虚情假意式的夸赞,我开始每天晚上写感恩三句话,写出当天感恩的三件事。目的就是让自己去更多地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柔软,以求内化这一份份的感动,从而在夸赞孩子的时候更加地自然。

夸对孩子能给他们成长的路上加油助威;夸错了,不但不起作用,甚至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看来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真是学问老大了,啥也别说了,跟上步伐,抓紧学习,一直学习就欧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