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誰的》

  情景一

      昨天小傢伙突然問我:媽媽,是聽自己?還是聽別人的?

    我發現這位被爺爺奶奶一直塑造的“乖乖男”,開始思考了自我,慢慢領悟自己的自主選擇。

    我想了一下,問:你覺得呢?

    他回答:我覺得應該聽自己的。

    我點點頭,“媽媽讚賞自己的自信,不過有時候自己也錯了,怎麼辦?媽媽建議聽對的。”

  其實,我自己也質疑我的答案,因爲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誰是對的,

    聽完《父母的覺醒》,我更加相信,我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是屬於世界的,不屬於我。世界由他探索。



    情景二

    疫情期間,他的學習是由借我的ipad出口成章。一次中午,他隨意把平板放在被子上。順着被子的坡度,平板滑到了地板,鏗鏘一聲,平板“摔疼”了,幸好沒事。這不是第一次“摔”。

    所以,我有點怒吼他:我說過,我們家每個人的東西用完都必須馬上歸位。你怎麼把它又摔了?

        雖然每樣東西我們家人都有約定好的位置,比如平板的家是牀頭櫃的抽屜。寶寶正在培養習慣中,還記不住,我知道自己心疼平板,又對他“暴力溝通”。

    他先是怔住,然後埋頭在被子裏窩了一會兒,自己跑到他的房間了。

    因爲他目前還跟我們同睡。過了幾分鐘,我問他:你中午不過來睡覺嗎?

    “等你冷靜了,我再過去”。我被他的話怔住了,他居然比我還冷靜。

      大人要修煉的本領,其實比小孩還要多。

      寶貝平時會跟着我一起學習樊登讀書。遇到也比較粗暴說理的小姨,他會推薦:姨媽,我覺得你應該學習一下《非暴力溝通》,,《學會喫飯》(後者是因爲姨媽每次都會指摘他在飯桌的一些待進禮儀。)

      情景三:愛上運動,不成問題。

    寶貝性格偏靜,內斂。這段疫情,在家我開始有意鍛鍊身體,會堅持跑步快走,教他打羽毛球。

  難得週日親子時光,他爸爸終於有一天休假,他一直請求着:親子互動:打羽毛球。而且還不過癮。

  因爲小傢伙每天成長變化情況太多了,我感覺我自己要學習的還是太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