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關於變量賦值 與 函數參數傳遞(二)——函數參數傳遞是傳對象

python中函數參數的傳遞

python中萬物皆是對象,數字是對象,列表是對象,函數也是對象,任何東西都是對象。而變量是對象的一個引用(又稱爲名字或者標籤),對象的操作都是通過引用來完成的。

Python 函數中,參數的傳遞本質上是一種賦值操作,而賦值操作是一種名字到對象的綁定過程,那究竟是是傳值還是傳引用呢?說傳值或者傳引用都不準確。非要安一個確切的叫法的話,叫傳對象(call by object)

!!!! python中是不能更改

例如,[]是一個空列表對象,變量 a 是該對象的一個引用。

a = []   

a.append(1)

在 Python 中,「變量」更準確叫法是「名字」,賦值操作 = 就是把一個名字綁定到一個對象上。就像給對象添加一個標籤。

a = 1

整數 1 賦值給變量 a 就相當於是在整數1上綁定了一個 a 標籤。

a = 2

整數 2 賦值給變量 a,相當於把原來整數 1 身上的 a 標籤撕掉,貼到整數 2 身上。

b = a

把變量 a 賦值給另外一個變量 b,相當於在對象 2 上貼了 a,b 兩個標籤,通過這兩個變量都可以對對象 2 進行操作。變量本身沒有類型信息,類型信息存儲在對象中,這和C/C++中的變量有非常大的出入(C中的變量是一段內存區域)

舉例

1. 不可變對象的傳遞

def foo(arg):
 
    arg = 2
 
    print(arg)
 
  
 
a = 1
 
foo(a)  # 輸出:2
 
print(a) # 輸出:1

 

在代碼段1中,變量 a 綁定了 1,調用函數 foo(a) 時,相當於給參數 arg 賦值 arg=1,這時兩個變量都綁定了 1。在函數裏面 arg 重新賦值爲 2 之後,相當於把 1 上的 arg 標籤撕掉,貼到 2 身上,而 1 上的另外一個標籤 a 一直存在。因此 print(a) 還是 1。

2.可變對象的傳遞

def bar(args):
 
    args.append(1)

 
b = []
 
print(b)# 輸出:[]
 
print(id(b)) # 輸出:4324106952
 
bar(b)
 
print(b) # 輸出:[1]
 
print(id(b))  # 輸出:4324106952

執行 append 方法前 b 和 arg 都指向(綁定)同一個對象,執行 append 方法時,並沒有重新賦值操作,也就沒有新的綁定過程,append 方法只是對列表對象插入一個元素,對象還是那個對象,只是對象裏面的內容變了。因爲 b 和 arg 都是綁定在同一個對象上,執行 b.append 或者 arg.append 方法本質上都是對同一個對象進行操作,因此 b 的內容在調用函數後發生了變化(但id沒有變,還是原來那個對象)

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用可變(mutable)對象作爲參數的默認值

def bad_append(new_item, a_list=[]):
 
    a_list.append(new_item)
 
    return a_list

這段代碼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用可變(mutable)對象作爲參數的默認值。函數定義好之後,默認參數 a_list 就會指向(綁定)到一個空列表對象,每次調用函數時,都是對同一個對象進行 append 操作。因此這樣寫就會有潛在的bug,同樣的調用方式返回了不一樣的結果。

>>> print bad_append('one')
 
['one']
 
>>> print bad_append('one')
 
['one', 'one']

而正確的方式是,把參數默認值指定爲None.

def good_append(new_item, a_list=None):
 
    if a_list is None:
 
        a_list = []
 
    a_list.append(new_item)
 
    return a_list

轉自:http://python.net/~goodger/projects/pycon/2007/idiomatic/handout.html#other-languages-have-variable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