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语者

       

        以前,我喜欢演讲,觉得那是一种口才的展示。前天下雨时,看见一棵在风中摇摆的树,树借风势愈摇愈猛,风借树力越吹越狂,雨水泡湿了土壤,树倒了,风却无处不在。看着这棵卧在路上的树,我隐隐有些担心,担心自己会像这棵树,被自己制造的氛围所牵累。

        渐渐地,我常常把自己从人群中分流出来,尽量作为环境的旁听者出现。有十分精力的时候,两分听世间,八分听自在。每日给人群中道些“你好谢谢”的升级版词语,每日收听些“你好”之类的话语。人与人的“三观”是不同的,说者说的再好,对于听者而言仿佛都是一种表演;听者的修养再高,所听都像是一句玩笑。于是,我觉得,无关心声者毋听也!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本该是心与心的交流,一个会意的眼神就能相互明白,后来大概心灵被蒙蔽了,不得不运用语言,当语言分出了褒贬和层次之后,知音零落,人们又陷入交际的困境,便只有靠礼貌或礼物来维持并不完善的关系了。俗话说,“人情练达即文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抱团取暖,各自高飞”,听的话少,更利于自我的提升。

        说话传声,听话听音。中国人的语言含蓄着无数的可能,一部《水浒传》给读者描绘了自由的江湖生活,最终以悲剧结尾,其实还是在告诫大家安安宁宁过日子,争强好胜不会有好下场。一个伟大的作家,大约就是在生活之外为人们编造着真实的谎言,那么,一个优秀的读者就应该去听小说的弦外之音,以借鉴为生活,不必义气用事!

        人要做一番自己的事业就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如风的语言、炫丽的色彩、沁脾的香气,都会打扰到这份宁静,唯有独守自我才不会制造流言,避开人群才不会听到蜚语,远离喧嚣才可以收获安静。每一天,把影响到自己的话语尽数忘记,把可能打扰他人的话语全部放弃,就会拥有一个清静的自我;每一天,把要传递的信息用文字修饰打扮,就会给周围传播正能量;每一天,把收听的语言压缩成“你好”,就会收到美好的祝福!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与一老僧论道,上曰,“老和尚,你说这滚滚长江上有多少条船?”和尚答道,“两条,一条为名,一条为利。”皇帝既是如此,世间升斗小民,谁又能逃出名利的藩篱!凡遇见之人,不要去管他的地位、颜值、财富,不要被他的外相所迷惑,要慈悲地认识到世人的奔波都是为了生活,都应该去怜悯!世人的种种所言皆为名来利往,何必去听!

        君子当风而立,所言破迷除惑,直指人心,无益之言不要说!话语少了,耳目关了,一旦人的概念退出了心房,智慧就会在心田生枝发叶,内心自然盛开一朵净莲,欢喜地接收天地赐予的一切美意!

        天降吉祥,万般如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