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最美鄉村 尋無夢徽州

【出發:】

說走就走

雨季沒有出行,大暑過後,LaoHu說要回婺源,順道尋夢徽州。今年沒有其他規劃,也心念過婺源多回,於是,安頓好手中工作,便隨之出發了。

四個人,一臺車出發,正好,900公里的路程,兩司機輪流駕駛。

【歇腳:

撫州——一個有夢有戲的地方

不想太過奔波,中途選擇了在撫州進行歇腳。

行至撫州,是在出發的7個小時之後,這裏有LaoHu多年沒見的同學,所以小聚在所難免。在一家頗具特色的餐館,我們也沾上了這同學小聚的光。

撫州,被譽爲才子之鄉,一個有夢有戲的地方,孕育出王安石、湯顯祖、曾鞏等名人。

盛夏夜裏,只適合在文昌裏行走。文昌裏是湯顯祖的故里,經過打造,形成了文商旅相融合的明清歷史文化街區。許是名氣、許是淡季,不似麗江、西街般,街區遊人不多,這種清靜倒是更適合散步。由於晚飯較晚,留待散步的時間不多,只能匆匆一覽。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湯顯祖的《牡丹亭》迷離了多少的世人,又留待了多少嘆息?情難起,無從深,無夢亦無戲。

次日,計劃了三翁花園遊覽,但在暴曬的烈日下,只能趕緊逃離,繼續前往目的地——婺源。

【抵達:

婺源——中國最美的鄉村

抵達婺源縣城已是中午1點過,原本計劃的餐廳因過了飯點已不營業,只好就近找了一家小飯館。原以爲婺源的口味跟我們的會有區別,其實不然。

之前在撫州逛古橋,LaoHu說婺源有不少廊橋。好奇何爲廊橋,LaoHu就專程用車子帶着兜了一圈。原來廊橋即是有長長走廊的橋。這樣的橋,行人走上上面,無論是下雨還是烈日下,頭頂上方都有遮擋,只是爲什麼我們這邊都不建這樣的橋?

LaoHu的老家距離縣城20多公里,一個叫做清華的地方,與知名學府同名。

老家在村裏,離鎮不遠,馬頭牆的一棟白色房子。遠望,與周遭並無突兀,細看,才覺有不少歐洲風:陽臺、走廊、窗櫺,而房子裏面,卻又頗具傳統的中式風格。

“你不要看我們家的建築,這是我哥設計的,不代表婺源的傳統建築。”

差點以爲徽式建築便是如此了。

房子對面是一棟老宅,那個纔是婺源的傳統建築。房子老舊,無法居住,格局倒跟這邊某些老宅相似,窗子不大,二樓的更小,門窗上方都有雕花或畫花,典型的馬頭牆,此時有工人正在粉刷外牆。Hu媽媽說,政府給他們補了錢,讓他們進行外牆粉刷亮化。

在婺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的時候,Hu家也做起了民宿,所以我們下榻在此似是理所當然。安放好行李,稍作歇整,便是晚餐時間。

當家鄉變成了遠方,“回老家”,也許是一最隆重最溫暖的詞。

飯桌上有清明粿、糯米子糕,估計是Hu媽媽爲許久未見的兒子孫女特意精心的準備,Hu姐姐們也特地從深圳或縣城趕了回來,頗有些過年般的熱鬧。

餘暉斜陽,白牆黛瓦融入深藍,漸起的暖黃的燈光也開始融入着這深邃的藍,映着長長的青石板,延至村旁的小河,似守護着一種久遠的寧靜。

LaoHu說,村旁的小河陪伴着他們的成長,戲水游泳就是孩童們最喜愛的玩樂。小河下游有兩截橋墩,那曾是一座廊橋。斜斷的橋面在記錄着歷史,也許也承載了人們一些遠去的記憶。

婺源的日出要比我們這邊的來得早些,習慣了晨跑,約2公里後,就是另外一個村子,早起的村民已經開始了晾曬。

【那些景:

彩虹橋

廊橋是婺源常見的橋,村子不遠,就是當地有名的彩虹橋。途中,要路過清華老街。

老街的年代感依然強烈,青舊的石板路、斑駁泛白的木樓磚牆,門牌旁,是各家掛着的家訓,胡家、查家……,每一家,都不同。LaoLu說,老街以前很長,現在已經被分隔了幾段。對於我們這些老街記憶僅存在童年回憶裏的人,這已經夠長了。

彩虹橋,有800多年曆史,是一座典型的廊橋,因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得名,據說在古橋竣工的當天,天空中出現了一道亮麗彩虹。

橋上廊亭相間,橋下碧水澄清。橋墩半船型,間隔並不一致,利於行洪。

橋邊是一水碓作坊,水車在空悠慢轉,一旁有家“查記酒坊”,櫃檯被布簾擋起,不見掌櫃,不知道是不是在等着明年的油菜花開。

竹排小船停歇在岸邊,炎熱也稀疏了橋上的行人。

“花開不見葉,葉在不見花。”在彩虹橋邊,有一種顏色紅得驚人的花,第一次見,“花開不見葉,葉在不見花。”花的名字叫“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爲因果,緣註定生死,開在此生無法觸及的彼岸。”花還有一個名字:“曼珠沙華”,那是在一首粵語歌中記住的名字。

思溪延村

抵達婺源第二天,Hu姐姐要返回深圳,LaoHu送去高鐵站,就順路把我們安置在了這個就近的村子自行遊玩。

婺源的村子都是自成景區,自行管理,也可聯票通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白牆黛瓦在一片片盛開的油菜花中,每個村子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因此是被譽爲中國最美麗鄉村,思溪延是其中一個。

邁過通濟橋,便進入村子,村子是隨處可見的百年明清建築。

旅遊的發展,一些村民都成爲了導遊,他們帶領着像我們這樣的外地遊客,轉巷過屋,講述着這些老房子、老巷子的過去。老房子是開放的,有賣酸梅湯、有賣桂花酒,也有賣皇菊的,經營的都是當地村民。巷子有明瞭的指引,即使是沒有導遊,也能很容易找到方向。

據說這裏是徽州儒商第一村、戴望舒“雨巷”丁香姑娘原型地。

那一塊塊條石青磚是經歷過多少烈日、遭遇過多少風雨,才留下了這些歲月的斑駁。

沒有油菜花開,只有灼熱的陽光,所以這裏遊人也是稀疏。實在不適合在外頭逗留過久,原本想找個地方喝喝咖啡看看書,等着車子來接。估計是這裏的村民都習慣了原始的納涼,我們是沒能找到有空調的地方。

理坑

理坑是一個古村落,與思溪延村截然的,這裏剛好來了幾輛旅遊大巴,遊人顯然就多了一些。

理坑,原名“理源”,理學淵源之地。走進村子,小橋流水,輝映着白牆黛瓦,徽派建築的馬頭牆讓人一眼就能認出。

除了馬頭牆,磚雕、石雕、木雕婺源三雕也在這裏隨處可見。

村中有一截巷子,明顯寬於別處,名:六尺巷,“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估計這裏也曾有過這樣的故事。

有的房子在庭院中挖了深塘,與我們常見的池相比,這個就是一個縮小版的魚塘。LaoHu說,小時候的外婆家就是這樣的院子。

塘中養了許多魚,有一種鯉魚——荷包鯉,我們這邊曾引進養殖,第一次聽聞“婺源”就來自於此魚。

魚全身紅色,大大的肚子像個荷包,很是喜慶。

由於粵人總認爲鯉魚屬發物,因此喫的人不多,市場上也少見有賣。

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這個引進的魚種是否適應了嶺南的水土,有沒在這邊安了家。

“吾心安處是故鄉”,估計這個魚不懂。

篁嶺

去婺源的主要目的地是安徽宏村,由於出遊的時間有限,曾做過導遊的Hu姐姐就建議我們在宏村住一晚,再順道遊覽篁嶺,所以在第三天,我們就到了篁嶺。

遊篁嶺,傳統的方式是纜車上下,我們開了車,就直接到了山上。

最初認識篁嶺是從許多攝影師的鏡頭中:光暈環繞下,那白牆黛瓦的徽派建築,飽經滄桑的古民居屋頂上,紅的辣椒、黃的玉米……,晾曬在圓圓的簸箕裏,五彩繽紛,成爲一獨一無二的鄉村符號,讓人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原以爲篁嶺是一個很大的村落,走近了才知道,其實篁嶺就是半山腰間一個小小的村子。

據說,村子原來也是一個空心村,被有心人發掘後進行了原貌打造,並保留着傳統的景象。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心人建起了嶄新現代的安置房,篁嶺的原住民就全部搬遷到了新的地方。

如今,這裏已經成爲了一個景區,吸引了許多遊客和攝影師的眼光。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地域特色。在湖南、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曬秋”稱呼。其實晾曬這種農俗現象,並非秋季“專屬”,一年四季都有展示。

景區還有一道玻璃橋,名曰“壘心橋”,橋上俯覽,梯田風光盡收眼底,因爲不是最適當時節,所以美景不見。在橋上倒遇見了一網紅大叔,對着手機,陶醉地高唱着,肚皮上的彌勒佛一定是看透了許多的人間繁華

因爲心念歙硯,所以在過宏村的途中,專程到一個名爲“硯山村”的村子轉了一圈。據說歙硯大多產自這裏,硯來自於一種礦石,堆在家家戶戶門口那些石塊就是。若不是有人解說,還真不曉。初打磨後,跟我們的青花石倒有點相像。

無夢到徽州——宏村

抵達宏村是在日落前,一到景區門口,就有不少在招攬住宿的村民。

趁着在售票處驗證的時候,諮詢了工作人員,說是景區裏面都是村民自家的客棧,於是就隨着一直跟着我們的那位妹子,來到了她家。還好,位置和環境都可以。

景區內,只能早晚允許村民的車輛出入,從那些石板路面,就可以知道這個村子歷史不短。

客棧就在南湖旁邊,趁着有斜陽餘暉,放下行李,就趕緊融入到遊客大軍中。

宏村被稱爲“中國畫裏鄉村“,舉世無雙的古水系——水圳、月沼、南湖,讓這個村子的白牆黛瓦任何時候都能倒映在水中,這樣的畫面,也吸引了衆多的寫生愛好者,因此,宏村是沒有旅遊淡季的。

資料介紹,宏村是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個鎮呈“牛”型結構佈局。南湖作爲“牛肚”,別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設計,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

南湖的北畔,是一座書院,名爲南湖書院,據說原是明末興建的六座私塾,課室、操場……就像一個小學堂,正門進去遊覽一圈,可以從旁邊小門轉出巷子。不知道當年那些搖頭晃腦的小腦袋,有沒沿着這樣的路線,逃離過先生威嚴的戒尺。

從南湖穿過小巷就到了月沼。“牛胃”,就是月沼,夜幕低垂,湖邊店鋪人家門前高掛的紅燈籠,配上灰白建築,斑駁瀾靜。

月沼周邊是縱橫交錯的老街巷子,老舊的房子古樸,村民悠閒自得。

時光,似乎忘記了這裏。人已易,物不移,星轉鬥移,那一幅幅門板、一塊塊青磚,在緩逝的歲月裏只印下了斑駁。

村中也有美食小街,茶飲、咖啡、毛豆腐、臭鱖魚……都似這村子不可或缺的元素,靜靜融合,不覺喧鬧。

只是不知道爲什麼我老記着那個臭鱖魚該是杭州的出產。

村子旁邊有兩棵古樹,據說有五百年曆史,一株銀杏,一株楓楊,敦厚龐大,仿若慈祥的老人,在守護着村裏的人們。

“無徽不成鎮”,古徽州的惡劣自然條件,年少男子外出打拼,也成就了許多徽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點跟廣東的潮汕地區倒有點相像。

李坑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爲主的古村落。車子只能停在停車場,然後坐景區的觀光車進入村子。

與理坑一樣,一進村子就見小溪,但這裏不同的是,在兩旁大樹的庇廕下,小溪清澈潺潺。

宅院都沿溪而建,構築成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

到李坑是從宏村回婺源的半途,把午餐計劃了在這裏。進了臨河的一家茶樓,營生的是兩位老人,特意點了一條婺源荷包鯉。

茶樓有婺源的各色茶葉:綠茶、紅茶、菊花……。泡了一杯皇菊,臨窗而坐,望着樓下小橋流水,黑瓦白牆,倒有幾分愜意。

就是天氣太熱了。

【後記:

全程的行走只有6天,因假期限制,回程時間無法同步,所以選擇了高鐵返回,婺源出發,長沙中轉,路程時間縮短了近半。

婺源印象:

1、口味會接近湘菜系,不過也有其獨特之處,“無葷不蒸、無素不糊”,飯可以蒸、菜也可以蒸。

2、婺源是徽派建築,白牆黛瓦,馬頭牆是一眼就能看到的特徵。不同於嶺南,婺源一帶明清時期建築是隨處可見的,估計是那肥沃富庶的江南孕育了這裏的煙雨和人文,厚重,豐富。歷史車輪前行,這裏的人兒好像都不緊不慢,緩緩地守着這些房子、這些牆、這些磚、這些瓦,任由星移物換。也幸好這些建築都沒有隨波逐流被高樓大廈替代,才讓遠遊的人兒那深沉的鄉愁有着一處的安放。這鄉愁,似那朦朧的煙雨,有些縹緲,有些迷離,一直縈繞不去......

3、不同於以往的行程,此行有另一種體驗:感受別人的“回老家”。也有過遠離家鄉的經歷,雖短暫卻深刻。那時候,總會被一根叫“家鄉”的絲線牽住,每每家書、佳節、團圓這些元素,這根線就會緊緊把人勒住,讓身處異鄉的身影特顯孤單無助。

“他鄉成爲故鄉,家鄉成了遠方”,“回老家”往往如過年般隆重,餐桌上的菜餚也許是從冬就備到了春,白髮眉眼上的歡喜也也許等待了近一年。所幸,交通的迅猛發展,已經讓回老家的路都不再遙遠。

老村子裏有童年的時光,老房子裏有期盼的目光,空了,就常回去看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