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烤魚--100道菜之10

杭州入冬了。

這是我活了26年以來,經歷的最冷的冬天。

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做菜了,距離我寫完100道菜還有很長的距離。上一次週末在家做菜還是初秋,好幾個月沒有好好的做飯,一方面是加班沒時間做菜,另一方面也是憊懶。

昨晚上凌晨12點半捨不得睡覺,刷微博的美食視頻,刷到了烤魚,我很震驚,烤魚居然烤魚在家做?我所理解的烤魚都是大盤、重油、重味,一看就是要猛火爆烤,居然能夠在家用烤箱做。

好奇如我,開始了一次家庭烤魚的嘗試。

買魚是個技術活,這件事情是我站在超市的魚區很長時間不知從何下手悟出的生活真諦。都是鯽魚,有千島湖鯽魚、本地鯽魚、外地鯽魚,要說名字不一樣也就罷了,這只是他們的戶籍不一樣。最難的是都是鯽魚,長得千差萬別,你問賣魚的大哥,都是鯽魚,有啥子區別,魚販大哥的手沒停,眼睛沒動,就悠悠的告訴你一句話“有本地鯽魚和外地鯽魚”。大哥真是老江湖,這回答,等於沒回答,輕輕鬆鬆讓人沒有想聊下去的慾望,給他省了很多麻煩事。

分不清魚沒什麼,反正都是魚,要說口感有區別,只要不要買很多條在同一天進行對比,對我也是沒影響的,反正沒對比,咋知道區別。那就整個網簍子可勁撈魚。要我說,買魚最難的部分就是撈魚,滿缸的魚,撈到葛優躺型的蔫魚可不行,魚都懶得動了,那肉可就不緊實,影響菜品;撈到那種剛的恨不得蹦到下水道自盡也不願意入簍的也不行,太剛,噴的一臉髒水不說,還容易影響情緒,導致我喫這道菜沒胃口,你看人家魚兒那邊用盡的在求生存,我哪能那麼殘忍的將其入鍋,良心上容易不安。所以呀,撈魚要眼尖,瞅準準的,看那種悠悠的在遊動,不怎麼撲騰,撈起來以後意思意思掙扎幾下也就放棄的,就趕緊的交給魚販子。今天,那就是喫你了。

做中餐其實特別的簡單,講究的是料多和耐心。彆着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心急更吃不了入味的魚。魚殺好了,就下各種有味道的粉,比如辣椒粉、孜然粉、胡椒粉,猛的一通spa,抹上,摸上,醃上幾小時。這一步可千萬別省,早幾歲的我,脾氣急的恨不得殺出魚以後直接就是烤,這可不行,這樣的魚沒有味,魚肉裏頭沒有滋味,得耐心,抹上了粉以後得等,這樣伺候出來的魚烤完以後纔有滋味。

說到這個殺字,特別有意思,我有一次和朋友說我今天殺了一條活魚,對方是一個女生,很震驚,問我你怎麼能殺魚呢?你怎麼能用殺這個字呢?好粗魯啊。說的一臉懵逼,想了大半天也沒明白,不就是做了一件事情把魚的從活物變成了死屍了麼?怎麼就不是殺魚了?怎麼就用殺字就是粗魯了。這件事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

醃製好的魚進了烤箱,230度烤制30分,魚和醃料的香味從烤箱縫往外溢出,魚皮在高溫下不斷的冒出一個一個小小的泡泡,醃汁滋滋的在跳動,世界彷彿停止了,只有烤箱裏面的魚在變化。我從這份平靜中起身,開始準備烤魚的配菜。配菜要想好喫,竅門就一個,那就下調味料!蔥薑蒜下鍋,豆瓣醬蠔油辣椒醬別省,下鍋!配菜,下鍋!混合混合攪拌攪拌,就行了,別太講究,只要調味料下的足夠猛,味準不會差,配菜的靈魂不在配菜,在調味料!等烤魚出箱,把煮好的配菜倒入魚上,再烤制5分鐘,烤魚纔是真的完成,有很多以爲把配菜和烤魚合併在一起,就做好了烤魚,那肯定是沒有大融合的思想,兩東西合併在一起不代表融合,食物要想融合,必須要讓他們一起烹飪,所以最後烤制5分鐘就是讓配菜和魚融合的過程,經過這5分鐘,魚和配菜的味道會更加協調。

我最近對做飯這件事情有了一個新的感悟,喫到好喫的食物固然幸福,但是製作食物這整件事情中最美妙的事情不是喫到食物的那一刻,是在做的過程中,看着食物一點一點的變化;是端出食物那瞬間,空氣中原本稀薄的香氣一下子因爲蓋子掀開而被濃烈的食物味道擠滿的那刻。這些瞬間神奇美好,甚至能帶來一些些的自信,我怎麼這麼厲害呀?我一定是工作太不順利了,纔會需要在做飯這件事情上找到自信。嘖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