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流的勇氣

老婆是女兒班上的家委會成員,時不時會跟我說一些小孩學校的事情,大部分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中間穿插一些奇葩家長的奇聞異事。

比如有一個家長每天都在朋友圈裏罵老師,覺得老師對她孩子不好,不夠認真負責,她家的小朋友跟其他孩子發生衝突,總認爲是其他家的問題:孩子沒教養、父母蠻橫、老師偏心……

以我的瞭解,她嫌棄的這位老師是非常溫柔以及認真負責的,教學水平強,做班主任老師也做到了對班級認真負責,在同年級的排名裏基本本班一直名列前茅。

我因爲喜歡跑步的原因,有一個學期還去給他們帶過早操晨跑,這位家長家的小朋友是個男生,班級裏個子最高的之一,攻擊性相對應該也是比較強的之一,小朋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大部分也是他家先動手居多,但是調解的時候,不滿意和委屈爆表的又總是他們家。

父母愛孩子,在所有事情中都盡力維護自己家孩子,做法我雖然不同意但是我也能理解,但是對結果不滿意,就經常在朋友圈破口大罵,這個做法我不能理解,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明顯沒有任何好處還充斥着令人迷惑的氣氛。

比如罵老師,就算屏蔽了老師,其他家長不會給老師看嗎?老師一次兩次可以自我寬慰,但是每一次都被人在公共平臺責罵,是一個正常人應該也不會長期保持客觀的立場和情緒吧,社會心理學中早就說過這種效應,別人對你的態度往往就是你對他的態度的預設。你預設別人對你不友善,從而採取了敵對姿態,然後這個姿態激怒了對方,自己得到結論:你看,他果然對我不友善。

成年人之間相處你可以說自己不在意這些,但是反覆去激怒自己孩子的班主任,不管是基於何種想法,這種做法我都不能理解,情商得低到什麼程度纔會做出這種騷操作呢。

這跟你在哪裏、什麼環境、什麼體制一點關係都沒有,只要是一個正常成年人,這種做法都無法讓人明白。

我年紀越大越明白一些基本的樸素道理,比如地球不會圍着任何人轉動,哪怕是偉人和聖人,也承受過無數的委屈,希望所有人都善待自己,期望所有事情的發生結果都利好自己,少年可以說是幼稚,成人就是低情商和沒有現實感。

現實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真實的生活裏有大量的事情發生是由巧合和無意構成的,並不是誰真的惡意和編排,有時候一些不好的事情的發生甚至是沒有始作俑者的。甚至是,一件事情好不好都只取決於你的看待角度而已。我們必須把這個作爲前提來生活,才能活的心平氣和。如果不能,就會認爲全世界都在針對自己,都在惡意敵對你。

問題是,您配嗎?

作爲家長,希望能爲孩子解決所有的問題,本身也是幼稚的,因爲問題是解決不完的,只要人活着就會不斷的產生新的問題,你又能解決多少問題呢?再說你爲他解決了小問題,勢必就會讓他無法解決大問題,因爲他根本沒有學會解決問題,以後等他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他會發現他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再說,一個人活着是一輩子活在無菌室裏看似歲月靜好實際一碰就碎好,還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但是精彩和擁有豐富的人生體驗好呢?你替他解決問題,也剝奪了他解決問題的快樂。“永遠開心”其實就是“永遠不開心”,再說可能嗎?

我年輕時也覺得世界就是圍着我轉的,我走了哪管他洪水滔天,錯的不是我,是世界。長大了擡起頭看看真的有可能嗎?

最近蜂巢快遞櫃收費的事情我看鬧的沸沸揚揚的,我其實不太理解爲什麼這個事情值得這樣大書特書,不管扯着什麼樣的大詞,其實背後就是不想出錢。我看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動輒就是權利的人,也是沒有任何現實感的表現。當然公共話題太複雜,我也只是說說自己的想法,實際情況可能不是幾句能說清楚。

但是你看一下家委會里面討論實際問題的時候,跟小區業主羣討論問題一樣,抱怨和提出問題永遠是永遠的,靠譜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基本是沒有的,並且實際上大部分的方案都是暫時的、不完美的、先解決當下問題的。跟很多人幻想的完美解決方案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這纔是真實的世界。

我說過無數次,人活着就是拼個概率,不要拽大詞,不要以自我爲中心。回到孩子的問題上我也是這樣看的,不要幻想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是特殊的,從上帝的視角看,誰都不特殊,開國創始人的兒子都會死在戰場,何況普通的小人物呢。

還是要澄清一下,我對前文舉例的家長沒有意見,根本不算認識,只是恰逢其會就拿來舉例了,但是我相信如果不小心被看到,我肯定也成爲不懷好意的對她施以迫害的幫兇惡霸,勢必要發個朋友圈嚴詞譴責纔行。

普通人活着,要有鈍感力,所謂鈍感力就是不要覺得自己是特殊的,不要覺得自己有被針對的價值,老覺得自己被針對,還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我覺得普通人就是要明白,我們的悲歡再大也只是別人飯桌上的幾句八卦談資,大部分人的大部分事情連成爲別人談資的資格都沒有。我們字斟句酌發的朋友圈,在絕大部分其他人看來,也只是一掃而過的無意義的文字而已,

認識到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活的隨波逐流一點。普通人越早明白這些道理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