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的勇气

老婆是女儿班上的家委会成员,时不时会跟我说一些小孩学校的事情,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中间穿插一些奇葩家长的奇闻异事。

比如有一个家长每天都在朋友圈里骂老师,觉得老师对她孩子不好,不够认真负责,她家的小朋友跟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总认为是其他家的问题:孩子没教养、父母蛮横、老师偏心……

以我的了解,她嫌弃的这位老师是非常温柔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水平强,做班主任老师也做到了对班级认真负责,在同年级的排名里基本本班一直名列前茅。

我因为喜欢跑步的原因,有一个学期还去给他们带过早操晨跑,这位家长家的小朋友是个男生,班级里个子最高的之一,攻击性相对应该也是比较强的之一,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部分也是他家先动手居多,但是调解的时候,不满意和委屈爆表的又总是他们家。

父母爱孩子,在所有事情中都尽力维护自己家孩子,做法我虽然不同意但是我也能理解,但是对结果不满意,就经常在朋友圈破口大骂,这个做法我不能理解,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明显没有任何好处还充斥着令人迷惑的气氛。

比如骂老师,就算屏蔽了老师,其他家长不会给老师看吗?老师一次两次可以自我宽慰,但是每一次都被人在公共平台责骂,是一个正常人应该也不会长期保持客观的立场和情绪吧,社会心理学中早就说过这种效应,别人对你的态度往往就是你对他的态度的预设。你预设别人对你不友善,从而采取了敌对姿态,然后这个姿态激怒了对方,自己得到结论:你看,他果然对我不友善。

成年人之间相处你可以说自己不在意这些,但是反复去激怒自己孩子的班主任,不管是基于何种想法,这种做法我都不能理解,情商得低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这种骚操作呢。

这跟你在哪里、什么环境、什么体制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是一个正常成年人,这种做法都无法让人明白。

我年纪越大越明白一些基本的朴素道理,比如地球不会围着任何人转动,哪怕是伟人和圣人,也承受过无数的委屈,希望所有人都善待自己,期望所有事情的发生结果都利好自己,少年可以说是幼稚,成人就是低情商和没有现实感。

现实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真实的生活里有大量的事情发生是由巧合和无意构成的,并不是谁真的恶意和编排,有时候一些不好的事情的发生甚至是没有始作俑者的。甚至是,一件事情好不好都只取决于你的看待角度而已。我们必须把这个作为前提来生活,才能活的心平气和。如果不能,就会认为全世界都在针对自己,都在恶意敌对你。

问题是,您配吗?

作为家长,希望能为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本身也是幼稚的,因为问题是解决不完的,只要人活着就会不断的产生新的问题,你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再说你为他解决了小问题,势必就会让他无法解决大问题,因为他根本没有学会解决问题,以后等他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会发现他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再说,一个人活着是一辈子活在无菌室里看似岁月静好实际一碰就碎好,还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但是精彩和拥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好呢?你替他解决问题,也剥夺了他解决问题的快乐。“永远开心”其实就是“永远不开心”,再说可能吗?

我年轻时也觉得世界就是围着我转的,我走了哪管他洪水滔天,错的不是我,是世界。长大了擡起头看看真的有可能吗?

最近蜂巢快递柜收费的事情我看闹的沸沸扬扬的,我其实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个事情值得这样大书特书,不管扯着什么样的大词,其实背后就是不想出钱。我看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动辄就是权利的人,也是没有任何现实感的表现。当然公共话题太复杂,我也只是说说自己的想法,实际情况可能不是几句能说清楚。

但是你看一下家委会里面讨论实际问题的时候,跟小区业主群讨论问题一样,抱怨和提出问题永远是永远的,靠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是没有的,并且实际上大部分的方案都是暂时的、不完美的、先解决当下问题的。跟很多人幻想的完美解决方案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我说过无数次,人活着就是拼个概率,不要拽大词,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回到孩子的问题上我也是这样看的,不要幻想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是特殊的,从上帝的视角看,谁都不特殊,开国创始人的儿子都会死在战场,何况普通的小人物呢。

还是要澄清一下,我对前文举例的家长没有意见,根本不算认识,只是恰逢其会就拿来举例了,但是我相信如果不小心被看到,我肯定也成为不怀好意的对她施以迫害的帮凶恶霸,势必要发个朋友圈严词谴责才行。

普通人活着,要有钝感力,所谓钝感力就是不要觉得自己是特殊的,不要觉得自己有被针对的价值,老觉得自己被针对,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我觉得普通人就是要明白,我们的悲欢再大也只是别人饭桌上的几句八卦谈资,大部分人的大部分事情连成为别人谈资的资格都没有。我们字斟句酌发的朋友圈,在绝大部分其他人看来,也只是一扫而过的无意义的文字而已,

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活的随波逐流一点。普通人越早明白这些道理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