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產品體驗提升十倍的金鑰匙 1、一次糾結的體驗 2、一次良好的體驗 3、產品場景決定成敗 4、產品場景的基石 5、產品場景三要素

提升產品體驗的金鑰匙

1、一次糾結的體驗

最近,某財經媒體下的自媒體平臺,邀請我開通帳號。

於是,經歷了一次,頗爲坎坷的賬號開通之路。

回合一:

使用手機號註冊。

嘗試數次,換了兩個手機號,卻始終等不來驗證碼,失敗……

於是,對接編輯建議,換微信掃碼的方式註冊。

回合二:

選擇微信登陸,掃碼。

叮!成功。

可是感覺哪裏不太對。

頁面刷新後自動跳轉到了——自媒體的內容首頁,個人信息顯示我的身份爲「讀者」。

且頁面上沒有任何通向自媒體後臺的入口……

回合三:

這可難不倒我。

保持登陸狀態,輸入自媒體後臺登錄網址。

叮!成功。

緊接着頁面刷新,「請您綁定個人手機號」……

依舊,無法接收到驗證碼,失敗。

回合四:

無奈,對接編輯找到開發,直接幫我綁定了手機號。

自此。

每每登陸,我都得先掃二維碼,跳轉到讀者界面,再輸入管理後臺網址……

2、一次良好的體驗

接着再來說說,最近一次良好的產品體驗。

上週,去附近新開的酒店,體驗了配套的泳池健身房。裏面的健身器材,採購的是一家老牌美國品牌。在用划船機的時候,面前屏幕提示,可以微信掃碼登錄。

登陸過程極爲流暢,微信掃碼,授權,屏幕出現登陸成功信息!20分鐘後,我停下運動準備離開,屏幕自動變爲「退出登陸」狀態。後面又在橢圓機上練了一會,登陸和退出同樣絲般順滑。

離開酒店沒多久,收到酒店公衆號推送,顯示剛纔的運動數據。

回憶整個產品體驗流程,有沒有發現少了很多常見環節。

比如,沒有要求綁定手機號,沒有要求填寫更多信息,沒有要求確認退出流程,沒有要求關注公衆號等等諸如此類的過程。

這樣的體驗,讓我不得不想給一個大大的贊!

3、產品場景決定成敗

市面上的產品千千萬,有些用起來讓人愉悅,有些用起來卻是折磨,這是爲什麼呢?

雖然不敢說全部問題的原因都一致。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爲沒有搞清楚自己產品的場景。

就拿上面的兩個案例來說:

自媒體管理後臺

不論我選擇用手機還是微信登陸,我的入口都是自媒體後臺。但登陸成功之後進入的,卻是讀者身份的界面。

我的身份被搞錯了。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代碼流程的複用,也可能是其他問題。

但歸根結底,是他們沒搞清楚我這個用戶的場景。

他們不知道我是誰,我爲什麼要登陸,我登陸之後想做什麼

健身器械****系統

從登錄到自動退出到數據推送,這種流暢的體驗,也恰恰來源於,這款產品對於產品場景的深入理解。

這個品牌器械的特點是價格昂貴、佔地面積大。

主要銷售客戶就是高端酒店、高端健身房。普通C端用戶並不是他們的直接用戶。

他們只需要幫助自己的客戶,去服務好客戶的用戶(使用器械的人),而並不需要和這些健身者進行更深入的互動。

同時,產品的主要使用場景就是共享,大家會來回切換器械,且用完即走。

因此,簡化登錄、自動退出、自動推送數據,纔是最符合此類場景的方案

對產品場景的理解,決定了產品方案的優劣。

4、產品場景的基石

既然產品場景如此重要,那如何定位和理解產品的場景呢?

產品場景,其本質還是以產品戰略爲起點

這裏複述一下產品戰略的核心要素:

用戶是誰?用戶需要解決什麼問題?我們提供什麼樣的解決方案?通過提供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獲得什麼價值?

這裏不展開描述,感興趣的可以看我這篇文章如何系統性思考產品需求-產品問答第一篇

如果產品戰略都不明確,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儘快明確產品戰略。

這是產品成長的基石。否則,產品大概率會像無頭蒼蠅一般,到處碰運氣,最後迅速敗落。

有了明確的產品戰略,纔有繼續挖掘產品場景的基礎。

5、產品場景三要素

產品場景是圍繞產品戰略中的人(用戶)進行的。

明確產品場景,就是要明確用戶的身份、目標及目標關聯性

這就是產品場景的三要素

要素1: 用戶的身份

用戶的身份,也可以稱爲用戶角色

這裏的角色,不同於產品需求分析時的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是將用戶按照社會化標籤以及通過數據分析獲得的標籤,建立具有代表性且互斥的畫像。

每一個具體的用戶,都可以在用戶畫像中找到,且只能找到一個匹配或近似的對應。

用戶身份(或角色),則是將用戶在整個產品中的各種操作,按照目的類型進行分類,分類後的行爲打包爲一個角色。

某個具體的用戶,可能同時具備多個用戶角色。

用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

一款旅遊攻略分享的產品。

按照性別、年齡、收入、旅遊目的、旅遊偏好等標籤,劃分爲一個個獨立的畫像。

比如:

小魚,24歲,大學生,周邊遊,喜歡徒步、窮遊,樂於在旅途中拍照和即時分享。

類似的畫像可以列出很多,互相之間都是獨立的。每一個旅遊的用戶,都只能從中匹配到一個近似的畫像。

而如果把功能操作按照目的類型分類,則可以打包爲,攻略貢獻者、攻略查閱者、即時分享者等等。

小魚這個用戶畫像,所代表的某個具體用戶,在產品中既可以是攻略查閱者,也可以是即時分享者。

讓我們再回到的健身器械案例。

健身器械繫統這個產品,可以區分出的用戶角色有:

器械使用者、健身場所管理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等。

酒店的住客、場所會員等,在酒店的健身房鍛鍊時,用戶角色都是器械使用者。

基於器械使用者這個角色,產生的場景就是使用器械進行鍛鍊。這個場景的特點就是,頻繁更換器械,單個器械會有多個人輪番使用。

因此,在這個場景裏面,快捷登錄、自動退出等體驗纔是更好的邏輯

接着再看看自媒體管理後臺,可以識別的角色有:內容貢獻者、內容閱讀者、內容審覈者等等。

我作爲一枚自媒體作者,在管理後臺中的角色是內容貢獻者。

但是,從我登錄後自動跳轉到媒體瀏覽頁來看,我的角色被識別錯誤,當然更可能的是並未考慮過我的角色。

要素2: 用戶目標

用戶角色明確之後,就可以開始分析角色對應的目標了。

每個角色,都有使用產品想要實現的整體目標。

而這個整體目標,又可以拆分爲很多個,爲實現整體目標而需要完成的小目標。

這些一個個小目標,在UML中稱爲用例。

這裏對UML不做過多的闡述,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學習一下。

拆分出來的小目標,都可以用流程圖的方式表達。

還是以自媒體管理後臺爲例:

角色「內容貢獻者」在產品中的主要目標爲,撰寫併發布內容

這個主要目標還可以拆分爲,爲實現發佈內容而需要完成的小目標:

註冊、登陸、補充資料、撰寫文章、修改文章、發佈文章、宣傳文章等。

我們以其中的註冊爲例,進行流程圖的繪製。

有了清晰的流程圖,我們就能明確在這個小目標中,哪些是重要節點。

通過上面的註冊流程圖,我們可以發現。

雖然提供了手機號註冊和微信註冊兩種方式,但是最終都需要通過手機驗證這個環節。

那麼,接收和驗證,就是重要節點

如果這一步無法順利完成,註冊登陸這個小目標就是無法完成的。

所以爲了保證操作的可用性,必須對重要節點進行測試和驗收。

然而不幸的是,在自媒體管理後臺這個案例中,最關鍵的手機驗證環節,我始終無法收到驗證碼。

明確角色的每個操作流程,識別這些操作流程中的重要環節,測試和保證這些關鍵環節的通暢。

只有保證了每個小目標的達成,才能實現角色的大目標。

要素3: 目標關聯性

保證了產品的可用性,就萬事大吉了麼?

回想一下,我在自媒體管理後臺登錄後的困擾,我被直接跳轉到了媒體閱讀界面。

這並不是我要去的地方啊!

我註冊登錄可是爲了發佈文章,而不是看別人的文章。

僅僅保證每個角色小目標的可用性,並不能保證產品的優質體驗。

我們還需要明確,這些小目標之間的關聯性

還是回到前面的案例。

角色「內容貢獻者」的小目標之間有什麼關聯性呢?

從小目標之間的關聯可以發現:註冊登錄之後,後續的補充資料和撰寫文章,都應該是在自媒體管理後臺進行的。

因此,成功登錄後,進入的界面應該是自媒體管理後臺,而不是閱覽文章的界面。

針對目標之間的關聯性,我們要思考提供什麼樣的功能和交互,能夠讓產品體驗變得更好。

同時,首先區分角色,以角色爲單位考量產品場景。縮小了目標之間關聯的量級,能夠讓我們更加高效。

但是我們是否還需要考慮不同角色之間的目標關聯性呢?答案是肯定的。

角色之間目標的關聯性,發生在用戶切換角色時。

我們只需要把用戶角色切換的情況梳理並處理,然後將切換的情況增加到角色目標關聯中。並進一步在產品中,爲角色的切換提供合適的功能。

「簡書」就提供瞭如下功能:

發佈後預覽

預覽時編輯

明確產品的角色,拆分出各個角色的小目標,思考目標之間的關聯性。

思考清楚你產品場景的三要素,你就找到了提升產品體驗的金鑰匙,你的產品也就會變成用戶掌心的寶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