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時珍的故事有感

2019年1月20日

近日閱讀了一些關於李時珍的資料,讓我深有感觸。

首先,他是有一種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支撐着他。

雖然這項工作十分辛苦,他前前後後花費了將近三十年時間,但是因爲這項工作對人民有利,所以,他憑藉着這樣的使命感一絲不苟的堅持了下來。深入山間地頭,走過千山萬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險實地考察。爲後世留下了不朽的經典。

相比之下,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沒有非常清晰的使命感,甚至出現了所謂的“去聖化”現象。簡單地說,所謂“去聖化”就是:因爲受挫或者對現實的不滿而放棄了對真、善、美的追求,以至於流於平庸,虛度光陰。比如說,選擇專業是盲目的選擇最熱門的專業,就業也是盲目地選擇所謂的好工作。但是這樣並不一定是適合本性的選擇,也並不能激發內心最強烈的動力。

所以,我更應該多探索自己,關心社會,喚醒內心深處的使命感,讓生命更有意義。

其次,李時珍身上體現了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

李時珍不是在書齋裏做學問的人,爲了瞭解蘄蛇的屬性。他向當地老百姓學習,虛心求教。從蛇販那裏知道了真正蘄蛇的出處,於是,他冒着巨大的危險親身實地調查。在《本草綱目》中有着詳細的記載“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刀破腹以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幹。”①

而我本人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很不注重一線的實踐環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研讀教材上面。特別可笑的是,我學習了電機理論一個學期,但是,對一些常見的電機操作還不熟悉。目前,我和一些朋友自學一些心理學讀物。雖然很用功,也瞭解了一些概念。但是最近有一個朋友十分焦慮,我讀了那麼久心理學的圖書,卻並不能給予支持,這讓我很難過。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了我很多時候並不是從實踐中學習,而是隻從書本學習。這樣的方式並不利於腳踏實地的做事,也違背了科學的精神。

總的來說,我更應該向偉大的前人學習,學習他們身上優良的品格,讓自己更趨於完善。

參考文獻:

① 錢遠銘.<本草綱目>精要[M].450頁,廣東:廣東科技出版社,1988-0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