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人生效率手册》:想要通过时间管理实现人生逆袭,你绕不开这一点

去年,在一个共读群有幸读到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被她的自律和优秀深深折服,今天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张萌,人称“又美又忙”的萌姐,畅销书作家、下班加油站创始人、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著名时间效率管理专家,还曾担任过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如果要把她的头衔和获得的荣誉一一列举出来,恐怕再写五百字都写不完。

也许不认识她的人会质疑,她真有这么优秀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在过去的日子里,你坚持得最久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的段子:

我坚持得最久的一件事就是玩游戏!

也有人说:我从出生开始,一直到现在,每天都在坚持吃饭、睡觉!

还有人说:我一直在努力,总是被超越。


看看人家张萌的坚持吧:

连续26年,每3到5年训练一个对未来发展有价值的硬本领,比如,陶艺,油画,糕点制作。
连续24年每天坚持写日记自省。
连续18年每天坚持早上5:00起床看书写作。

连续10年,进行行走的力量,探访了40多个国家。

连续7年每年出版一本书。
连续5年坚持创业,从没有想到退缩。

连续5年每年坚持演讲100场以上,2017年300多场,2018年更多。

连续四年坚持以人为师的自主式学习,向50多位成功人士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还不是全部!你是不是要感慨:都是爹妈生的,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在张萌16岁的时候,她的母亲送给她一本效率手册,让她学做时间管理,说道:“如果你不会管理时间,那么你这辈子将一直被管理;如果你不能做时间的主宰,你的生命将永远被主宰。”

说到时间管理,人们很容易陷入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认为只有那些很忙的CEO或者管理者才需要做时间管理。

这样想的人,终其一生都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大牛,每一个牛人都是从“小白”开始的。如果你想在自己的圈层脱颖而出,那么,越早学习时间管理越好。

第二个误区:做了记录就是在做时间管理。

张萌说,可没那么简单,要先做计划,然后高效实施,接下来进行总结和评估,接着再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形成一个闭环结构,也就是回路,产生回路的结果是什么?是欧姆定律——灯泡就亮了!我们的人生也就照亮了!

第三个误区:知识不能内化。

把别人的时间管理论内化成自己的思维体系,仍然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章,否则,时间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

关于时间管理,百度词条的解释是: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

建议认真仔细读一遍!我们所做的都是围绕我们的目标来展开的。如果没有目标,那我们的努力只会是一种假勤奋、无用功。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曾说过: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我们才能开始谈时间管理。

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

一共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白什么是确定的目标

管理学中提到过一个SMART法则

S=具体的

M=可衡量的

A=可实现的

R=相关的

T=有时间属性的

从SMART法则不难看出,我们的目标既不能不切合实际,也不能太抽象。比如,你如果想要在近几年内购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就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买多少价位的房子,还要考虑地段、小区环境和管理、装修预算等等问题,把这些全部列出来,目标越具体就越有利于实现。


第二步、要事优先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也就是根据四项限法则,将自己的事情,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一一列出来,找出自己优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什么是四项限法则,其实因人而异,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

1.重要紧急的

每天的工作,是解决我目前生存问题的根本,基本每天都要做;另外还有自己工作之余的业余爱好,参加朗诵比赛和表演,这些活动基本固定了时间,也属于这一类。

2. 重要不紧急的

读书、写作、锻炼身体、修身养性,这些可以对我未来生活产生影响的事情。

3.不重要紧急的

比如取快递、临时邀约、不速之客等等。

4.不重要不紧急的

漫无目的的刷手机、闲聊,观看没有价值的电视剧等等。

知道自己优先要做的事情后,还要记住: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少即是多,目标太多,注意力就无法集中,只会过度消耗自己的体力,得不偿失。

第三步、有组织和计划

选定目标后,就要对自己的时间有个基本判断,明白哪些是自己的可控时间和不可控时间,每天的高、中、低质量时间段。

还是拿自己来打比方,我一天的时间大致可以分成:

a.可控+高质量 ,

b.可控+中质量,

c.可控+低质量,

d.不可控。

根据四项限法则来区分时间段,得出结论:

第一项限属于我的不可控(固定)时间;
第二项限属于我的可控时间;
第三项限会占据我的时间,是让我忙碌的源头;
第四项限是完全无意义的事,只会消磨我的时间。


所以,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第二项限的事情,花最多的时间、定期去做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事情,减少甚至不做第三项限和第四项限的事情。

张萌的高质量时间段是早晨5点到8点,她就是用这个时间段来实现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目标的。

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实现第一个梦想,实现人生逆袭的。

她的第一个梦想(人生目标)是当一个奥运会志愿者。

读初中的时候,她其实还是一个学渣。
那时北京刚刚申奥成功,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问:“你们有谁想去北京当奥运会火炬手?”当时只有张萌一个人举手,但是,全班没有一个人相信她一个学渣能够实现这个愿望。
因为要成为一个光荣的奥运会志愿者,首先必须是在北京上大学,其次必须成绩优异。
后来,她考上的是浙江的一所大学,经过再三考虑,她选择了复读,第二年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
那时候,她又有了一个梦想,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官。
但是,她的第一次英语摸底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必须是全校最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她去请教自己的师哥师姐,了解到学完四年的全部英文能力训练需要近6千个小时,如果要想超越别人,就要付出多一倍的时间,也就是1万小时以上。除去她每天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时间,她每天还需要学习3~5小时,坚持1千天,才能完成这个目标,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 1000天小树林计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她选出了自己可控的最高质量的时间段,早晨5点~8点,在学校一个幽静的小树林里学习。
就这样,每天早晨,风雨无阻,她都会去小树林学习3小时,早上没课就一直学习到10点,加上周末的时间,坚持了100天,就学完了三年的英语目标,她在北京那个寒冷的冬季里,迎来了她人生的第一次逆袭,从89名飞身一跃,变成了全年级第1名。
人生从此开挂,不仅她的英语成绩提升了,她每年还能拿到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等荣誉。

其实,看她的这段经历,不难发现,她的第一个梦想和第二个梦想其实可以融为一体,只要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就有机会逐个实现。

萌姐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目标是时间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实现人生逆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