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的”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最近讀印南敦史的《快速閱讀術》,我幾乎每天都會將整本書翻一遍,每天寫一篇不一樣的讀書筆記,通過這段時間的練習,我也真正體會到了——“書是越讀越薄的”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然而有一天,有人在我的一篇筆記下留言,奉勸大家不要太相信文化快餐;“一天讀一本書,寫一篇書評”的說法只適合那些書評人,這種書看看可以,不要太信等等。

我首先要肯定她的一個觀點,這本書確實是一本適合書評人讀的書,書的作者印南敦史也確實是一個書評人。

但,這本書,其實也不是隻有書評人才能讀,也不是隻對書評人才有用。

01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呢?

印南敦史說,《快速閱讀術》這本書是寫給那些懂得讀書的樂趣,卻不滿意自己目前的閱讀量和閱讀速度的人的。

也就是說,你已經知道讀書的樂趣,但還想要提高閱讀效率,那就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我就是作者所說的那種人,我已經能夠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也享受獲得知識的樂趣,更享受越寫越暢快的樂趣……

不過,如果你還沒有發現讀書的樂趣,卻有一顆閱讀的心,也不要着急。

印南敦史認爲,閱讀應該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很多人把讀書這件事看得非常嚴肅,認爲讀書就應該正襟危坐,逐字逐句,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懸樑刺股”和“砸壁借光”,那都是過去式。

難道我們就不能愉快地閱讀嗎?

有些人可能會感嘆,愉是愉快了,可是記不住內容呀?

誰說內容就一定要全部記住?一本書,你能夠記住一條對你有用的知識點,那也是收穫。

當然,對於有的人來說,這是最低目標,這不要小看這個1,每天一個知識點,365天就是365個知識點,是不是感覺很了不起?

“不爲複製100%的內容,而在於邂逅1%的精華”,這就是作者的閱讀理念。

老話說得好,學以致用,如果這1%的精華你能夠用起來,這本書你就沒有白讀。

比如我自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閱讀速度大大提升。

當然,首先這本書也非常薄,才127頁,而且排版簡潔,文字的密度不大,整本書的內容只相當於某些書的一個章節,所以這本《快速閱讀術》我一天可以讀1到2遍。

其次是我也用到了一些書中介紹的讀書方法——流水式閱讀法。

02什麼是流水式閱讀法?

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讓書籍內容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便有意義”;“只爲邂逅那1%的精華”。

印南敦史非常熱愛音樂,在成爲專職書評人之前,曾擔任過唱片DJ,他認爲讀書與音樂是相通的,讀書就像聽音樂一樣,是一種享受。

流水式閱讀法這個名字非常的浪漫,方法也比較簡單:

①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

當你不能確定要不要讀某本書之前,你可以上豆瓣或者APP上尋找,通過閱讀序言和目錄,就能大概瞭解一本書值不值得我們讀,書中哪些內容是自己需要的,哪些可以快讀,哪些內容可以以後需要時再讀。

現在的書評寫作可以說有點氾濫,並不是每一個書評作者提到的書都值得我們購買,我們也可以通過閱讀序言和目錄來判斷一本書是不是真的值得購買。

②讀每個章節的前後5行

說白了,也就是跳讀。

一般每個章節的開頭和結尾,是作者的觀點和總結部分,中間部分是論述部分,可以快速翻過,或者不讀。

如果這樣讀書的話,這本書的中間部分不是浪費了嗎?

暢銷書作者彭小六,最初也是寫書評出名的,他說大概33個概念就可以寫成一本書,中間的案例和故事等都是爲這些概念而服務的,如果想要快速閱讀一本書,只要把書的核心概念搞清楚就基本上能夠了解整本書的重點。

當然,如果你時間足夠的話,也可以着重去看那些經典的案例、故事;如果你還寫書評的話,那些案例、故事就可以成爲你的參考素材。

③關鍵詞搜索

關鍵詞也就是整本書的核心概念,每個章節的小標題,加粗的內容,反覆提到的內容,新的名詞,都屬於關鍵詞。

關鍵詞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識點,找到那些需要我們細讀的內容。

④隨時變換速度

從以上三點就可以發現,我們讀書的速度是可以變化的,可以隨時換擋,自帶節奏。

當然也不是什麼書都可以使用跳讀的方法,比如經典書籍,經典散文詩歌之類的,有些是需要細品,甚至背誦的。

回到那個留言中所說的“文化快餐”,確實,現在獲取資訊的方式太容易太簡便了,只要打開手機電腦,就會有海量信息鋪天蓋地的湧來,有時候我們刷了半天的手機電腦,時間流逝了,仍然一無所獲。

對於惜時如金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浪費生命。

正因爲懂得時間的寶貴,我們纔要學習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這就是《快速閱讀術》給我帶來的啓示。

富蘭克林說,常用的鑰匙總是亮的,大腦如是,閱讀如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