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國學 | 走進神祕的易學之門 走進神祕的易學之門 ——《周易》第一講

走進神祕的易學之門

——《周易》第一講


2019年年底,萃辰天心書院國學研修班開始了《周易》的學習。

《周易》在中國傳統典籍中是最有特色的,是中國古代文化神祕主義的代表作,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爲深遠。儒家奉之爲羣經之首,道家稱其爲“三玄”之一,與《道德經》、《莊子》並列。

《周易》產生的歷史,可追溯至上古時期的“伏羲畫八卦”。中古時期,周文王在八卦的基礎上,演繹爲六十四卦,並配以卦辭和爻辭。伏羲的八卦和周文王的六十四卦、卦爻辭,合稱爲《易經》。《易經》與後來孔子所作的《易傳》合起來稱爲《周易》。真正促使《周易》從占筮之書轉爲義理之學,從趨向巫術占卜功用轉向探討倫理教化功能的,就是《易傳》(十翼)的出現,這也標誌着《周易》經典最終完成。

課上,萃辰天心書院院長陳伯安先生首先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了《周易》,爲我們揭示了一直以來籠罩其外的神祕面紗。今人提起《易經》《周易》,常與風水迷信等邊緣玄學混爲一談。其實,在崇尚“天人合一”、“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古代社會,上至鴻儒碩學,下至街頭卜者,無不奉其爲圭臬,淺人淺解之,深人深究之,可謂是十三經中最深奧、最神祕的一部書了。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作爲中國古老智慧的源頭,此書不可不讀!

《周易》認爲,天地萬物是以太極爲本原的秩序謹嚴的有機整體,其中任何一個事物均與其他一切事物乃至宇宙整體休慼相關。而六十四卦便是對這個宇宙圖景模擬所得的一套嚴整的象數符號系統。

陳伯安院長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即是一陰一陽,四象即是太陰,少陽,少陰,太陽。爲方便大家理解,陳老師在講義稿上畫了詳細的八卦圖示,並以生動的比喻解釋了四象八卦的由來,如,把四象比喻成四季,太陰爲冬,太陽爲夏,少陽爲春,少陰爲秋……陰極生陽,陽極生陰,天地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運動中,而這種運動與變化就是所謂的“天道”了吧。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大自然的規律永恆不變,它不爲堯而存在,不爲桀而滅亡。用適合的措施去應對就吉利,用混亂的措施去應對就兇險。

如何瞭解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周易》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用最簡單直觀的圖說解構了這套複雜的運行規律。一張八卦圖,古往今來多少人曾試圖讀懂它,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依然是玄之又玄、深不可測的存在。

課上,萃辰天心書院院長陳伯安先生爲大家詳細解釋了這些用簡單的短橫與長橫組合而成的八卦圖示的奧妙所在。也只有看懂了它,才能真正走進神祕的易學之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