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思考4——皮革馬利翁的雕像

《希臘神話》之“皮革馬利翁的雕像”

塞浦路斯島上住着一個名叫皮革馬利翁(Pygmalion)的雕刻家。他非常出名,很多人認爲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雕刻家。他主要給塞浦路斯島的一些廟宇做雕像,賺錢。因此,他也很富有。像他這樣的青年才俊,未成婚,島上絕大多數女孩紙都想嫁給他,有人送他禮物,希望能得到他的垂青。然而,他沒有答應任何一個女孩紙。這惹惱了那些女孩子。所以呢,她們集體去愛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廟裏祈禱,希望皮革馬利翁會娶妻。

愛神答應了她們的祈禱,然後晚上來到皮革馬利翁的房間,告訴他,願意滿足他一個願望,只要他說出一個女孩的名字,愛神就讓那個女孩子成爲他的妻子。皮革馬利翁被愛神迷住了,眼中已無其他人。然後他思索一番,說道,等我完成最後一個雕像,我就說出那個女孩名字,娶她爲妻。他讚美了愛神,想把愛神的雕像作爲他的封山之作。

愛神答應了,因此許多個夜晚,愛神都來到他的房間,讓他以自己爲模板,去雕刻。日復一日的辛苦,終於雕刻完成了。愛神也來到了他的身邊。這時候,皮革馬利翁對着愛神說,我希望與這個雕像相伴一生。愛神被他感動了,就復活了雕像。從此,這個外貌與愛神,相似度很高的女孩子就和皮革馬利翁一起生活。

故事遐想一:

皮革馬利翁會雕刻,有錢,因此受到不少女性的追求。可以推論出,有錢有才華有一技之長的男性比較受女性歡迎。

故事遐想二:

皮革馬利翁拒絕了不少女性的追求,所以那些女孩子去神廟向愛神祈禱,希望皮革馬利翁能娶妻。可以推論出,對於得不到的人或者物,人們內心裏,還是會抱有佔有的慾望,甚至向神靈祈禱,希望能助自己一臂之力。而不是考慮到,被佔有物是否會樂意。人性中自私的那一部分屬性,根深蒂固。一般情況下,不涉及到重要利益,會隱藏起來自私自利的形象。特殊情況,就會暴露本性。

故事遐想三:

皮革馬利翁喜歡愛神阿佛洛狄忒,卻知道愛神不會與他在一起,因此以爲愛神雕像爲名,獲得了與之相處的一些時光。可以推論出,現實生活中,男女雙方明知不可能最後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也可以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增加與對方的相處時間。算計也可以說是一種智慧。只看對方是否也能心知肚明卻裝糊塗。

故事遐想四:

皮革馬利翁最終與愛神的雕像化成的女子一起生活。可以推論出,有些男性,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理想中的愛人,可能會把其他人作爲替代品,從而獲得自己內心的一種滿足感。

故事遐想五:

故事結尾沒有提到皮革馬利翁是否和雕像女孩,也就是愛神的替代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所以呢,替代品或許終究只是一個替代品。我們通常看到一個故事,內心裏只會希望是圓滿的,然而,結果不一定盡如人意。所以,故事就那麼完結了。沒有後續關於他們日常生活的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