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爱的女子

周末,偶然点开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这是一部被多位网友推荐过的电影,讲述了日本女子松子卑微可怜的一生。电影开始时,24岁的松子是中学的音乐老师,喜欢唱歌,在带着学生外出游学时,学生龙二偷了小卖店的钱。为了尽快解决学生偷钱的问题,让自己尽快能回去洗澡,松子竟然轻易地揽下了偷钱的恶名,还偷拿了同屋老师的钱还给小卖店老板。知晓一切原委的带队领导,撒谎安抚松子,为的只是满足自己的恶心欲望。返校后,曾经承诺过松子绝口不提的领导马上汇报了学校,偷钱事件立刻爆发。而龙二,在答应了松子承认自己偷钱后又当众矢口否认,还反污是松子逼迫自己。同屋老师举报松子偷了自己的钱,而这笔钱,其实已经被松子还给了小卖店。多方压力之下,性格冲动、缺乏解决问题能力的松子忿而辞职。从此,松子的人生陡直向下,一泄千里。

松子大包大揽承认自己偷钱,还偷拿同屋老师钱去堵窟隆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尽快结束这件事情回去洗澡......之后的很多场景,生动地叙述了松子的冲动、轻信,以及对爱的极度渴望。

电影里没有出现母亲这个角色,而松子的父亲,把所有的关心和爱护都给予了体弱多病的妹妹予美,留给松子的永远是不苟言笑,是被忽视、被指责、被嫌弃。


电影里的松子让我想起曾经的一个咨客的C,如果没有之后的努力,松子的一生可能就是C的一生。

C的老家本在极为偏远的山区,父亲多多少少有些重男轻女,加之母亲霸道而强势,在C旁边,父亲的角色似乎更加可有可无了。C的母亲,虽尚达不到樊胜美的妈或潘贵雨的盘剥,却也是一个偏执、冲动、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的女人。父母都是极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家里永远是无尽的争吵。从C的嘴里,我大约可用“幼稚、冲动、偏执、自恋”来形容她的父母。

C很努力,小小年纪便外出打拼,这些年钱是赚了不少,却安不住一个家。

她告诉我,她很容易就会爱上一个男人,接着就是义无反顾、轰轰烈烈地全身心奉献,仿佛只有男人的爱才能令她安心,男人的一点点关心和甜言蜜语就能让她如飞蛾扑火般誓死如归。这种如烈火烹油似的情爱长则半年,短则一两个月便如烟花般湮灭了,而这个男人,顶多一个月便彻底退出她的生命,再谈起时,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不记得了。

C生命中那些倏忽而过的男人,于她,只是一个个模糊的影子,雾蔼似的,风一吹,就散了。留下的,是她心上一刀一刀的伤,只是,她不记得了,像松子一样。

她以为她不记得了,直到她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直到她走近我,聊起自己的过往......


C比松子幸运些,遇见愿意陪伴她的人无条件接纳她,让她内心的力量与日俱增,逐步找回自我,戒掉那些花红柳绿的男人,他们的甜言蜜语再也不可能轻易打动她。

记得闺女上初中时,我们每天都会去接送她,一天四趟。她问我们:

其实我也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的,我们好多同学都骑车,我也可以的。

我说:我们是希望,有一天当你回忆起你的求学之路,有父母的陪伴、有爱、有幸福,和希望。这些父母对你的爱与陪伴,终将化作你披荆斩棘一路向前的力量。


子女往往是从母亲这里体会到温情与爱,从父亲这里学会勇敢与坚韧,这些特性成就了子女面对大是大非时的正确取舍,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被轻易打趴下或者打趴下能立刻站起来的精神。

松子最后的日子,几乎每天都望着荒川河,坐在这条像家乡的河边,就像回到家里一样。松子的一生都走在寻找爱、寻找归途的路上。

没有被父母爱过的女子,体会不到爱和幸福,也不会表达正常的爱意,她的爱,不是烧死别人,就是烧死自己。

除非,她能主动成长,直到有一天做到自己爱自己,自爱、自尊、自我救赎,杀出一条血路,凤凰涅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