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間諜一樣觀察-傑克·謝弗


這是一本前FBI特工教你如何觀察的書。作者認爲,間諜工作需要的技能適用於家庭、職場等人際交往場合。通過閱讀這本書,你將在思維方式、收集信息、取得信任、辨別謊言等方面獲得提升。如果你屬於以下人羣,這本書將對你大有裨益。


 

第一章:間諜的友誼公式

我知道,人們會忘記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但永遠不會忘記你帶給他們的感覺。 ——瑪雅·安吉羅

 

友誼公式:

友誼 = 趨近度 + 頻率 + 持續時間 + 強度

趨近度:趨近度是你和他人之間的距離,也是你和他人接觸的時間長短。趨近度發揮作用的關鍵是目標必須處於一個沒有威脅的環境。如果一個人感受到其他人的迫近威脅,就會“舉起盾牌”採取迴避行爲,試圖擺脫他人。

頻率:頻率是你和他人在一定時間內接觸的次數,持續時間是指你和他人接觸的時長。

持續時間:

強度:強度是指通過採取語言和非語言行爲滿足他人心理和/或生理需求的程度。強度是友誼公式的最後一個因子

 

持續時間有其獨特的品質,因爲你花在別人身上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能影響你的思想和行動。

持續時間和頻率成反比關係。如果你能經常見到某個朋友,那麼你們碰面的持續時間就會縮短。相反,如果你不常見你的朋友,你的拜訪持續時間通常會顯著延長。

 

現在,回想一下你目前或以往某段關係的開始,你應該可以看出它是按照友誼公式諸要素髮展的。這個公式還能用以確認某段關係需要改進的部分。例如,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妻覺得他們的關係正在惡化,但不知如何修復。通過審視友誼公式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他們可以自我評估雙方關係。第一個要審視的要素是趨近度。夫妻倆是同處一屋,還是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標,很少共享物理空間?第二個要素是頻率。他們是否經常在一起生活?第三個要素是持續時間。當他們彼此相見時,會共度多長時間?第四個要素是強度,即維持關係的黏合劑。這對夫妻之間的關係可能具備趨近度、頻率和持續時間,但缺乏強度。

 

好奇心全套

“稀缺原理”和“壓抑加劇衝動原理”

領地掃描:他們是被你大腦的“領地掃描”所捕獲了。科學家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感官會不斷地向大腦發送信息,然後,大腦會通過處理信息對各種事項做出評估,包括進入我們觀察範圍的任何特定對象是否可以被忽略,是否值得接近,是否應該回避。這個過程自動或“固定”地植入我們的大腦,基於大腦智慧將特定的非語言和語言行爲解讀爲“友好”、“中性”或“敵意”信號。你的大腦如同金屬探測器,不斷地評估你所處的環境,指出你應該接近、迴避的東西,或者可以忽略的無關東西。行爲科學家花了數十年時間,探索、歸類、描述各種被大腦解讀爲“友好”或“敵意”信號的人類行爲。一旦你掌握這些信號,就能將其用於結交朋友,作爲附帶好處,還可以用於擺脫你想回避的人。

 

你是否想過,爲什麼有人似乎具備某種“技巧”,可以吸引別人,確立良好印象,讓別人喜歡上自己,而生活同樣精彩和成功的另一類人卻似乎無法複製這種“魅力”?我們往往可以將其歸結爲在不知不覺中釋放了敵意信號。

 


第2章 釋放友好信號

你沒有第二次機會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威爾·羅傑斯

三大友好信號:

    自然地挑眉:持續大約1/6秒的眉毛快速上下運動

    歪頭:向左或向右歪頭是一種非威脅性姿態。頭部傾斜會暴露一側頸動脈。頸動脈是供應大腦氧合血的途徑。切斷任何一側頸動脈,都會在幾分鐘內致人死亡。感受到威脅的人會將脖子縮進肩膀,以保護其頸動脈。在遇到不構成威脅的人時,人們纔會暴露自己的頸動脈。

    真誠地微笑:真誠微笑的標誌是嘴角上挑、臉頰擡升,伴隨眼角起皺。和真誠的微笑相反,強裝的微笑往往是偏向一側的。慣用右手者的強裝微笑往往偏向臉部右側,慣用左手者的強裝微笑往往偏向左側。假裝的微笑還缺乏同步性。它們的發生遲於真實的微笑,並以不規律的方式逐漸消失。人在真實微笑時,臉頰擡升,眼袋形成,眼角出現魚尾紋,一些人還會出現鼻子下探的動作;假裝微笑時,你會發現嘴角沒上挑,臉頰也沒擡升,從而不會產生真誠微笑的標誌性信號:眼角起皺

 

    眼神接觸:眼神接觸能和其他朋友的信號相呼應。你在和你感興趣的人發生眼神接觸之後,保持直視一秒鐘,然後慢慢轉一下頭,繼續直視一兩秒鐘。你正在打量的人看到你的轉頭動作,會產生中斷眼神接觸的錯覺,你的動作就不會被視爲瞪視。這個技巧能強化你友好信號的情感內容。增加眼神接觸這個技巧不應該用來強行獲取過於倉促的親切感。男性往往濫用這個技巧,從而破壞了潛在的關係。

    


    十大社交細節

    1.觸摸的尺度

    即便是最短暫的觸摸,也能對我們的觀念和關係產生巨大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陌生人在社交場合不期而遇時,即便是輕微、短暫的手臂觸碰,也會一併導致短暫和持久的積極效果。例如,當禮貌求助或問路時,伴以輕微的手臂觸碰會產生更積極的效果。

    在展開一段關係之初,觸摸應侷限在肘部和肩部之間,以及拉手動作

    2.模仿對方的行爲

    模仿會在你的目標對象心中造成某種良好印象

    3.前傾示好

    人們往往會傾身面對他們喜歡的人,對於不喜歡的人則會加大彼此的距離。人們略微向後仰頭以增大與對方的距離,這表明關係的建立不會順利。當人們在互動的過程中撤身遠離對方時,表明了同樣的意思。

    4.重點關注異議人士

    5.私密耳語

    6.分享美食

    7.表達好惡的姿態

        發言者可以在句子結束時輔以手部下劈動作,以示對某個觀點的強調,或者以攤開手掌的動作表達坦率和誠意。表達性姿態可以強化語言溝通的效果,鞏固雙方的共同利益。

藉助點頭、微笑和重點關注(此時要身子前傾,略微揚頭,似乎在全神貫注地聽講),你可以鼓勵潛在的朋友繼續發言(並因此增加他/她對你的好感)。請注意,非語言姿態也能表現不適應、不喜歡或不感興趣。

    8.適當點頭

    點頭這種方式可以向發言人釋放信號,表明我們在聽他講話,所以他儘可繼續。點一次頭是在告知發言人可以繼續講話。點兩次頭是告知發言人加快講話節奏。多次點頭或者單次緩慢點頭往往導致發言人中斷講話。頻繁點頭可以加快回應的速度。快速點頭所釋放的非語言信號是催促發言人儘快反應,通常是因爲聽講者希望插話或者不感興趣。不恰當的快速點頭會被視爲粗魯的行爲,或者試圖主導談話。這種行爲使聽講者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到發言人身上,而將焦點轉向聽講者本身,這顯然違反了“友誼黃金法則”,我們將在下一章再做討論。如果運用得當,點頭這種方式能讓發言人以令人滿意的方式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你能適當地運用點頭方法,你將被視爲好聽衆,並得到積極的對待。

    9.口頭助興

口頭助興是比點頭更進一步的行爲,旨在鼓勵發言人繼續講話。口頭助興包括“我知道了”“接着講”等“發言確認標籤”,以及“嗯”“哦”等填充詞。口頭助興能讓講話者明白,你不僅在傾聽,還在以口頭確認的形式證實講話者的信息。

    10.會議中不要接聽電話

 

敵意信號

    1.直視

        只要直視時間不超過一秒鐘,配合其他友好信號的眼神接觸就能對雙方產生積極的影響。如前所述,持續時間超過一秒鐘的直視往往被視爲冒犯,對方會將這種非語言溝通行爲轉變爲敵意信號。人類大腦會將其感知爲具有掠奪性質的行爲,並向對方發出“舉起盾牌”的警告。

    2.非禮貌掃視

        掃視是指從頭到腳的全面凝視。作爲一種非語言姿態,掃視在初步建立的關係中會令人極其不快。

    3.對男友的全身掃描

    4.酒吧識人術

    5.翻白眼   

        對着別人翻白眼是一種阻止進一步互動的敵意信號。這個動作表達的信息是,你認爲對方很愚蠢,或者對方的行爲不妥

    6.眯眼

        這種敵意信號的力度不如其他敵意線索,不過仍能產生人際關係方面的寒蟬效應。如果出於畏光等原因而眯眼,就有可能被誤解。

    7.皺眉

        這是另一種常見的敵意信號,前提是某個人並非因爲處於注意力高度集中狀態而皺眉。這種非語言線索往往與不認同、不確定或者憤怒有關。

    8.表情緊張

        齶肌緊縮,眼睛眯起,眉頭緊鎖,這是能從一定距離外看到的一組非語言敵意信號,也是向你提示正在接近的人有可能構成威脅的預警指標。

    9.努鼻

        努鼻動作和其他敵意信號一樣,有可能導致觀察方以消極的態度對待你,而且不情願接受你傳達給他們的任何信息。

        雙手叉腰(手按在臀部上)的姿勢傳遞的是一種敵意信號。這種姿勢能使人體的重心下移,通常在準備開戰時採用。你在試圖展示主導地位時,可以雙手叉腰,爲自己製造聲勢。

        有意發起進攻的人會傳遞非語言信號,如攥緊拳頭,坐實下盤。在作戰準備過程中,這種姿勢能使身體的重心下移。雙手叉腰(手按臀部)的姿勢可以顯示主導性。在通常情況下,發怒之人的鼻孔會“暴起”(擴張),意在增加氧氣攝入。他們還有可能釋放其他憤怒信號,如面紅耳赤等。顯然,這些敵意信號會讓忙於掃描的大腦警惕潛在危險,做好準備接收這些攻擊信號,從而做出“或戰或退”的反應,很難說這是一種積極關係的前奏。

 

    入侵個人空間

        鑑於人們對屬地和個人空間的理解存在很大差異,當你試圖與自己不瞭解的人交朋友時,一定要把這一點考慮在內。釋放友好信號,然後接收對方回饋的喜愛信號,謹慎地接近對方,同時觀察他們的身體語言。

 

    不失禮貌地加入談話

        當一羣人圍成一個半圓,他們的腳部指向半圓的開口一側時,這表明他們願意接納新成員。如果一羣人圍成一個封閉的圈子,則表明他們不願意接納新成員參與他們的聚會。

        如果你看到兩個人面對面站着——兩個人的腳部都對着彼此——他們傳遞的信息是,談話內容屬於個人隱私,你應該躲得遠遠的。他們絕對不希望被外人打擾。與此相反,如果兩個人面對面站着,但腳部卻斜指着對方,這就留出了一個“開放空間”,傳遞的信息是他們願意接納新成員參與其中。

        當三個人彼此相向,腳部指向內側,構成一個封閉的圓圈時,他們是在以非語言方式表達自己不願意接納新成員。與此相反,當三個人彼此相向,呈現一個較大的圓圈和開放空間時,他們釋放的信號則是願意讓別人加入。

        這羣人站立時腳部圍成開放空間,釋放的信號是他們願意接納新人

        你的任務是確認哪些羣體對新成員開放,然後設法接近他們。在接近之前或接近過程中,要果斷地走向對方,同時釋放友好信號。如果這些人看到你做出挑眉、點頭和微笑的動作,就會把這些友好信號解讀爲積極的表示,從而更有可能歡迎你加入他們的聚會。

        一旦你接近選定的羣體,只管充滿自信地踏入空餘位置。自信的人比不自信的人更招人喜歡。即使你不夠自信,也要儘量假裝自信。自信和傲慢之間只有一線之隔。不要越界!

        當你進入一度空餘的位置時,首先要傾聽談話主題,稍做停頓之後再開口講話。在聽講過程中,你應該略微點頭。點頭動作所釋放的信號是認可並關注他人的談話內容,以及你很自信,而不是傲慢。傲慢的人往往不是好聽衆。這個羣體可能願意接納新成員,但沒有誰會喜歡一個粗魯地打斷別人談話的新人。一旦談話過程中出現了自然停頓,就是在提示你可以做自我介紹,或者加入你一直在傾聽的談話。

        努力尋找你與羣體其他成員的共同點。尋找共同點(相似的興趣、背景、職業等)是建立融洽關係和加速交友進程的最快捷的途徑。

        如果共同點不易尋找,你可以默認音樂話題爲共同點。幾乎所有人都喜歡音樂。即使不喜歡同樣的音樂,音樂流派之間的相似和區別之處也能推動氣氛活躍、無爭議的談話。不要試圖討論有可能引發激烈情緒和潛在衝突的話題,因爲這樣會製造分裂,與培養友誼萌芽的初衷相背。

        當你在此後的活動中再見到這些人時,一定要直呼其名,這對於他們來說很重要。有多重要?戴爾·卡耐基有言:“請記住,一個人的名字對於他來說是所有語言中最甜美、最重要的發音。”人們喜歡被銘記。記住一個人的名字是對對方價值的認可和肯定,並能體現你的關切。被銘記就是被珍惜。

        你在遇到你此前見過的人時,可以採用橋背式對話。這是指你可以將之前的某些討論內容用於之後的交談。橋背式對話可以涉及之前的交談中所獨有的觀點、玩笑、姿態等。採用橋背式對話可以釋放微妙的信號,表明你並非此人朋友圈裏的新人,而是志趣相投的熟人。橋背式對話還允許你重續在上次對話結束時中斷的友誼建設進程,也允許你繼續推動友誼建設,而不必從頭再來。

 

    足部行爲線索

        如果你看到一個人獨自站着,他/她的腳指向出口,準備離開但尚未起步,此時就是一個良機。這爲你接近此人開了一個頭。你可以一邊接近他,一邊釋放友好信號,然後發表一個移情表述(在下一章中討論),比如:“哦,我看你正準備離開。”或者:“哦,你覺得這個聚會挺無聊的吧。”

        你可以採用這種表述,因爲你只是在描述你觀察到的客觀現象,這一現象反映了此人的內心感受。或者你可以迎上去簡單地聊聊:“嘿,我發現你今天是一個人來的。你覺得這個地方(活動)怎麼樣?”此人有望回答你的詢問,而你可以利用這次迴應繼續交談,看看形勢將如何發展。

 

    非語言信號的刻意練習

        如果你能有效地使用友好信號,就能爲以後的成功互動創造條件。在獲得對方關注的同時,鼓勵他們以積極的方式看待你,是結交朋友關鍵的第一步,但你必須多加小心,不要沐浴在聚光燈下。有意地釋放友好(或敵意)信號需要練習。

        成功模擬友好(或敵意)信號的第一步,是觀察別人如何自然地傳遞這些信號,同時觀察你自己傳遞的信號。在模擬傳遞友好信號時,你要努力找到你在發現自己自動釋放這些非語言溝通信號時的那種感覺。

 

    浪漫關係

        當兩個人走進餐館時,你可以通過觀察他們的非語言行爲分辨出他們是否爲一對情侶。拉手是一種帶有浪漫情趣的信號。情侶手拉手但手指互不交錯,表明其關係不如十指相扣的情侶那麼親密。情侶在餐桌或餐檯就座後,通常會發生以下一系列行爲:(1)餐桌擺飾、菜單牌或調味品架被挪到桌子一側;(2)情侶互相挑眉;(3)情侶長久對視,超過打量陌生人的時間;(4)他們微笑;(5)他們向一側或另一側歪頭;(6)他們向對方傾身;(7)他們模仿對方的姿勢;(8)他們拉着手;(9)他們在溝通時姿態比較隨意;(10)他們會耳語,或者壓低聲音,向別人表明談話是私密的,入侵者不受歡迎;(11)他們會分享食物。這些行爲的發生順序或許和上面所列不完全相符,也有可能因侍者的到來而中斷,但你總能在用餐過程中的某些時段部分或全部觀察到這些非語言線索。

        破裂關係

            緊張關係是顯而易見的,因爲在良好關係中常見的非語言線索會有所缺失。例如,情侶不會對視,他們的微笑很牽強;頭部直立,並不歪斜;他們的眼睛掃視餐館,尋找其他刺激;他們不模仿彼此的姿勢;他們的身體不傾向對方,事實上,他們通常身體向後傾斜,遠離對方。

            表明情侶一方對另一方有意而另一方對此不以爲然的非語言系列信號不難發現。有意的一方會悉數展現在前述浪漫關係中出現的非語言線索,然而,另一方展現的卻是消極的非語言線索(敵意信號)。


第三章 3.運用“首因效應”

    真誠關注別人的人和試圖吸引別人關注的人相比,前者兩個月內交到的朋友可以超過後者在兩年內交到的朋友。

                                                                    ——戴爾·卡耐基

    讓你在“關鍵時刻”獲得成功

        你初次遇到某人的那一刻,顯然是決定你們能否建立友好關係的關鍵時刻。對方會把你當作朋友對待,還是當作敵人迴避?“友誼黃金法則”——讓對方感到舒心,他們就會喜歡上你——可以成爲對方將你歸類的決定性因素。

        如果你讓別人獲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覺,他們就會爲此感激你。人們會被給他們帶來快樂的人吸引,而往往會迴避令他們感到痛苦或不適的人。

        如果你每次遇到別人時,都能令其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他們就會尋找一切機會和你重逢,以便再次體驗同樣的良好感覺。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許多同事會遇到我們都遭遇過的絆腳石:我們的自我意識。人的自我意識妨礙了“友誼黃金法則”的執行。大多數人都認爲地球是圍繞自己旋轉的,自己應該成爲重點關注對象。但是,如果你想對別人來說顯得友好和有吸引力,就必須放棄你的自我意識,去關注對方,關注他們的需求和狀況。一旦你讓他們(不是你)成爲重點關注對象,他們就會喜歡上你。

 

    讓別人喜歡上你--移情表述

        移情表述是指將談話焦點放在你的談話對象而不是你本人身上。這是讓別人獲得良好自我感覺的有效的方式之一。持續關注對方是很難的,因爲我們從本質上來說是以自我爲中心的,認爲地球是圍繞自己旋轉的。儘管如此,如果你每次談話都能令對方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你就能成功實現“友誼黃金法則”的目標,從而讓對方喜歡上你。

            移情表述還能叫停談話週期。人們發言時會希望得到反饋,藉以瞭解他們的信息是否已被接收和理解。使用並行語言反饋對方的談話內容,可以結束這個溝通週期。一旦成功地傳達某個信息,人們就會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

        組織移情表述的基本公式是“那麼你……”。有許多方法可以組織移情表述,但這個基本公式能讓你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將談話焦點放在對方而不是你本人身上。

        簡單的移情表述可能包括“那麼你覺得今天的情況還不錯”或者“那麼你今天過得不錯”。我們往往會不假思索地說出“我理解你的感受”這樣的話。然後對方會不由自主地想:不,你不知道我的感受,因爲你不是我。

        “那麼你……”這個基本公式可以確保你能將談話焦點放在對方身上。例如,你走進電梯,看到一個人面帶微笑,一臉幸福。你可以很自然地說,“那麼,你今天挺順利的吧”,作爲對他身體語言的反饋。使用移情表述實現“友誼黃金法則”目標時,要避免逐字重複對方的講話內容。

        移情表述還能有效地充當談話的填充性內容。對方停止講話而你接不上話時出現的令人尷尬的沉默是災難性的。當你糾結於要說什麼時,不妨轉而求助移情表述。你只需要回想一下對方所說的最後一項內容,然後基於該信息組織一個移情表述即可。發言人將接上話,讓你有時間思考更有意義的話題。當你無言以對時,運用一系列移情表述要比貿然發言好得多。請記住:你的談話對象意識不到你在運用移情表述,因爲這種行爲將被對方的大腦視爲“正常行爲”,不會引起注意。

 

    “首因效應”並非萬能

        “首因效應”很強大,要明智地運用它。

    予人玫瑰,手留餘香

        乍看起來,這個發現似乎有違直覺。相比求助者,你難道不是更應該喜歡幫助你的人嗎?事實證明並非如此。一旦向他人提供了幫助,人們就會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友誼黃金法則”表明,如果你能讓別人自我感覺良好,他們就會喜歡你。因此,向別人求助不只是成全自己,還能成全幫助你的人。

        不過這裏有一個警告:不要濫用這個技巧,因爲本·富蘭克林還發現“魚放三天臭,客住三天嫌”。(求助過多的人也是如此!)

        本對薇姬直呼其名(回想一下,人們喜歡他們名字的發音,也喜歡有人記着自己的名字這個事實),然後請她幫個小忙。這些小行爲能促使薇姬喜歡上本,因爲幫助別人的人能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

 

    幾個升艙的案例


第四章 4.吸引力法則

    如果你想找別人做朋友,你會發現朋友無從尋覓。

    如果你想做別人的朋友,你會發現朋友無處不在。

                                                        ——齊格·齊格勒

 

    相似性法則

        持有相似觀點的人會相互促進,從而提高相互吸引的可能性。相似性還能增加志同道合者再次相見的概率。相互促進能維持或者提升自尊,從而使人產生更強烈的幸福感和快樂感。

        共同性把人們聯結在一起。快速找到共同點可以建立融洽的關係,併爲發展友誼創造有利的環境。亞里士多德曾說:“我們喜歡和我們相像、擁有相同追求的人……我們喜歡和我們有同樣渴求的人。”如果你能找到共同點,就很容易和另一個人發展關係。人們會自動地認爲對方的想法和自己相似,尤其是初次遇到某人的時候。因此,當你第一次遇到某人時,你可以通過尋找你們之間的共同點,充分利用這種傾向。

        一個人的行爲也可以作爲確立共同點的依據。一個人正在遛狗、看書或者推嬰兒車,這些行爲都能爲你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便於你確認潛在的談話開場白和/或相似的興趣。

        文身也可以爲我們提供有關對方的興趣線索。文身是永久性的。人們在接受文身時,通常都對自己期待的文身類型和文身部位進行過思考。刺在人體某個顯眼部位的一小片大麻葉表明了一種堅定的態度。如果你強烈反對吸食大麻,最好把目光投向別處,去尋找理念相對一致的朋友。

        一個人與他人的互動方式,也能提供有關其個人傾向的線索。

        一個窩在椅子裏不怎麼和別人互動的人,其傾向有別於坐得筆直、樂於和周圍人交流的人。如果你的個性和對面的人差異懸殊,發展密切關係的可能性就會顯著降低。一旦你和某人初次接觸,傾聽他們的講話可以發現較多有關其好惡的線索。有意識地努力引導談話,讓談話內容指向你們的共同點——談論共同的經歷、興趣、愛好、工作,或其他任何共同話題,從而促進和諧關係並發展友誼。這裏有一些例子,可以說明如何能快速地尋找與他人之間的共同點。

       同生體驗

        同生體驗是指你和你剛剛遇到的人有着相同的興趣或態度。例如,如果你發現某人身穿印有芝加哥白襪隊標誌的襯衫,而你是白襪隊的球迷,那麼你們就擁有了針對這支球隊的同生興趣。不過,某人身穿印有白襪隊標誌的襯衫並不意味着他/她就是白襪隊球迷。除了建立融洽關係,還可以運用移情表述來探究你對此人的觀察和猜測結果。

        來自同一地方的人可以迅速地建立友誼,尤其是當他們共處他鄉的時候。相同的工作興趣、政治立場、宗教信仰、共同的朋友和相似的經歷是探究共同點的好話題。如果你難以找到共同點,不妨談談音樂。正如此前提到的,大多數人的共同點就是音樂。音樂是多數人都願意談論的中性話題,即使他們的欣賞品位不同。

    共同記憶

        跨越時間共享的體驗(比如,就讀同一所學校、同樣服過兵役、在同一地區居住)可以增加交友機

會。你們可能沒在同一時間共享體驗,但可以跨越時間去尋找共同點。

 

    替代性體驗

        對方啓發你想起曾經有的某種生活方式或行爲能促成一種替代性體驗。你可以利用替代性體驗去確立和對方之間的共同點,哪怕你其實對相關話題知之甚少。這種方法特別有效,因爲它能讓你的關注對象談論他們自己,談論他們最可能感興趣的方面,這能讓他們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而且由於你是促成這種感覺的人,他們一定會以積極的方式對待你的(“友誼黃金法則”的實踐)。

        大多數人都有家庭成員或家族成員從事與我們的談話對象相同或相似的工作。

        不過要謹慎從事:不要對你初次見面的人撒謊。如果你們能發展關係,真相必將大白,尤其是在關係初期發生的信任破碎能迅速關閉“信任開關”。

    附帶收益

        有時候,交朋友就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發生的事情而已。當人們自我感覺良好,卻無法將這種良好感覺歸於特定原因時,他們往往會將這種原因和此時與自己身體接近的人關聯起來。如果你恰好是這個人,你就會從中受益並使對方喜歡上你,這並不是因爲你做了什麼,而是因爲“錯誤歸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由此獲得的是某種附帶收益,而不是附帶損失。

        思考一下這個例子。當人們運動時,大腦會釋放內啡肽,由此會帶來一種非特異性幸福感。如果碰巧有人在附近出現,由於不能將內啡肽效應直接歸因於運動,這種良好的感覺往往會和此人建立關聯,這就是“附帶收益”。由於這種良好感覺被“錯誤歸因”於附近的人,他/她就會被下意識地視爲良好感覺的原因,從而顯得更有吸引力。

    約會

        假設你想與某個關注對象約會,同時希望增加你獲得積極迴應的機會,運用錯誤歸因法或許能達到目的。如果你發現你想見的人經常跑步或運動,你就可以在對方健身活動期間或完成健身活動之後不久安排一次“偶遇”。這種偶遇不一定包括語言交流。共享同一空間可以誘發錯誤歸因,能讓你顯得更有吸引力。

        如果你和你的關注對象都參加體育鍛煉,那麼你就儘量安排同時進行。與關注對象近距離一起鍛鍊會產生附帶收益,之前已經討論過。如果你希望遇到的人是參加體育鍛煉的同事,你要確保在他/她結束鍛鍊活動後,接近其辦公室或辦公隔間。同樣地,如果得知你的關注對象每天都會在鍛鍊之後走進某家咖啡店,你要確保自己在他/她到達咖啡店前及時出現在那裏。

        你要儘量利用錯誤歸因原理,和因爲內啡肽而產生的良好感覺相關聯,以此增加你在對方眼裏的吸引力。爲了實現這個目標,你必須在釋放內啡肽的過程中或其後不久接近對方。出乎意料的是,錯誤歸因也會在人們經歷恐怖事件或是創傷體驗時發生。對於和自己經歷同一恐怖事件或創傷體驗的人,人們會產生更強烈的親近感。在慘烈的戰鬥中倖存的士兵,會和自己的戰友結下深厚的情誼。在共同經歷了創傷體驗之後,警察會和自己的搭檔形成親密的關係。

        恐怖電影能引發相同的反應。如果你和某人去看恐怖電影,共同經歷的恐怖體驗可以引發錯誤歸因,反過來會增加觀衆的彼此吸引。因此,對於第一次約會來說,安排觀看恐怖電影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因爲它會增加在新關係中彼此吸引的概率。同樣地,如果你與某人的長期關係正在變淡,就去跳傘、蹦極、坐過山車,或者從事可以創造危險認知的其他活動。共同體驗將使你們更加親密,重振你們的友情或愛情。

    好奇心法則

        好奇心可以充當增加強度(友誼公式)、激發他人對你關注的“誘餌”。它是一個有效的交友方式。

        發現變化最有效的方式是去探究。

        一旦你的行爲方式激起了對方的好奇心,對方爲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希望與你互動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因此,“好奇心誘餌”就成了遇見關注對象,進而發展友誼的有效工具。

    互惠法則

        如果某人對你有所饋贈或是幫助,無論程度如何,你都應該給予這種行爲同等回報或更大的回報。

        人們往往會對別人帶給自己的感受給予相同的回報。當互動雙方都對對方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或流露出自然感情時,互惠可以導致最具戲劇性的結果。

        下次有人感謝你幫忙時,別說“不客氣”,而要說“我知道你也會這麼幫我的”。這種迴應能激發互惠行爲。

 

    自我披露法則

        自我披露能增加吸引力。兩步驟:1)既不過於籠統,也不過於親密的披露;2)自我披露必須獲得對方的同情、關懷和尊重。

        注意:1)目標對象是長期關係或情侶時,要謹慎小心,不要在關係初期披露你最隱私的一面;

                    2)關係往往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削弱。爲了維持關係的長期存在,要延長你的自我披露時間。

 

    個人吸引力法則

        根據《自學身體語言》(Teach Yourself Body Language)的作者戈登·溫賴特(Gordon Wainwright)的理論,任何人都能增強自己對別人的吸引力,只要保持適當的眼神接觸,表現樂觀,打扮得體,穿戴有亮點,並且認真傾聽即可。溫賴特還強調了姿態和舉止的重要性,他建議你在爲期一週的時間裏保持直立、收腹、昂頭,以微笑面對你遇到的人。

 

       幽默法則

 

        熟悉法則

            我們與別人相遇和互動的次數越多,就越有可能與之成爲朋友。

        

       聯合法則

        當人們結合成一個大的羣體時,羣體之外的人往往會基於他們對這個羣體的整體印象來評價這個羣體中的單個成員。所以,當吸引力較小的人希望被認爲具有較大吸引力時,他/她應該和有吸引力的人聚羣;

        當側重於拿某人和另外一兩個人做對比並進行觀察,而不是關注大羣體對其吸引力的影響時,聯合法則會起到不同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某人想顯得更有吸引力,就應該和吸引力較小的人聚羣。

        

        自尊法則

        

        稀缺性法則

            稀缺性法則還適用於人際交往,尤其是在關係發展的初期階段。你母親信奉的約會原則有其科學價值:人們不應該隨時迎合自己心目中的長期關係對象。一定程度的不迎合會讓你顯得更有神祕感、更具挑戰性

 

    應對逆反心理

    

    岩石路法則

        如果兩人並非一見鍾情(尤其是在浪漫的背景之下),而是在之後才走到一起的,他們建立的關係就會比一見鍾情更加親密。

 

    “冷落”上司

 

    差異化營銷

 

    讚美法則

        想讓讚美法則發揮作用,就應該真誠地讚美他人,並且被讚美的人也應該實至名歸。


第五章 5.觀察:在10分鐘之內建立信任

無論是在婚姻還是在友誼中,交談是一切相伴的最終紐帶。

                                                            ——奧斯卡·王爾德

尊重爲先

榮耀易逝,聲譽長存

積極傾聽

    存在的場景:一個人對別人講話,卻不能保證對方聽到了講話內容。

    確保你聽到某人講話內容的方法,是注意他們的語言表達,這被稱爲有效傾聽。如果你想以語言行爲作爲工具來建立新關係,就應該對此加以練習。

    如果要通過語言行爲確定並建立新關係,你可以借鑑LOVE(Listen——傾聽,Observe——觀察,Vocalize——表達,Empathize——移情)法。這個首字母縮略詞囊括了四個法則,如果你想盡可能地提高自己運用溝通方法結交朋友的概率,就應該遵循這些法則。

法則1:注意傾聽對方講話,以便充分了解對方所講的內容

 

法則2:觀察。在所有語言互動中,一定要在接收和發送信息之前、期間、之後觀察對方

 

蹙脣(有意反駁)

    蹙脣是幾乎察覺不到的脣部輕微起皺或嘟起(見下頁照片)。這個姿態釋放的是有異議和不認同的信號。蹙脣越明顯,有異議或不認同的程度越深。蹙脣意味着此人已經在頭腦中形成了與所講內容或所採取行動截然相反的想法。

    不過,蹙脣並非一個敵意信號,一個人很喜歡你,但還是可以蹙脣。

    一旦某人對你的想法或建議明確地說“不”,或者發表了負面評論,“一致性”原則就開始發揮作用,意味着聽講者現在很難背棄他們的語言迴應,並很難改變他們的想法了。蹙脣線索能讓你發現即將出現的負面迴應,讓你有機會在對方說出口之前予以應對,說服對方接受你的看法或計劃。

    試試這種表達方法:“那麼,也就是說你認爲我說的沒什麼意義。如果我們稍做回顧,你就會明白我的提議是最好的行動方案。”

 

咬脣(有話想說)

 

斂脣(不願說出)

    斂脣和咬脣的意思相似,但有更消極的含義,當上嘴脣和下嘴脣緊壓在一起時,就會出現斂脣動作:表明你的談話對象有話要說,但又不願意說。

 

觸碰嘴脣(不願討論)

    用手、手指、鉛筆或其他物體觸碰自己的嘴脣,表明此人不適應正在討論的話題。

 

法則3:發言。你的發言方式和發言內容將影響你結交朋友並保持關係的效果

    不同的語氣、聲音、語調傳遞這不同的情感。

    養成稍作停頓再開口說話的習慣。停頓也會讓外向的人有暇思考他們要表達的內容。

語言得體

    策略1:當你是對的而對方是錯的時,要注意保全對方的面子,讓對方在滿足你的要求的同時,承受最低限度的尷尬或羞辱。如果你替對方着想,他們就會更喜歡你。

    有一個更好的方法。你既可以正確行事,又不必歸咎於他人。你不必主張自己是正確的,而是徵求對方的意見,這樣能讓他們參與決策進程。此外,他們會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因爲你徵求了他們的意見,這能增強他們的榮譽感。

    保全面子的技巧

    把選擇權留給對方

        讓人們覺得自己對局面擁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權,可以產生驚人的效果,即便對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策略2:運用“提升地位”的語言技巧,讓人們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把你當作朋友。提升地位的技巧能滿足一個人的認可需求。

        要想提升他人的地位,可以採取簡單讚美的形式。

    策略3:如果你想從某人那裏獲取信息,又不想引起對方的懷疑和防禦反應,就可以運用誘導手段。在談話中採用誘導手段來獲取信息,不會導致對方認爲你的目的敏感或有所察覺。

            誘導的特點是:

                (1)如果需要提出任何問題,要儘量減少問題的數量,以避免關注對象產生防禦性反應。

                (2)這是一個無痛過程,因爲你的關注對象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透露個人信息。

                (3)對方會喜歡你,因爲你把他們作爲全心關注的焦點。

                (4)對方會感激你的善良,還有可能在未來聯繫你,從而爲你提供從他們那裏收集其他信息的機會。

    人們需要改正錯誤:通過推定表述運用誘導技巧

            作爲一個誘導技巧,推定表述會提出或對或錯的事實。如果推定表述是正確的,人們就會確認事實,通常還會提供更多信息;而如果推定表述是錯誤的,人們則會提供正確答案,通常還會伴隨詳細的解釋,說明答案正確的原因。

            推定移情是指將談話焦點置於客戶身上,並提供事實。推定移情不顧及準確性,可以是真正的事實,也可以是推定事實。如果推定移情的內容是真實的,客戶通常會給談話添加新的信息。

            有條件移情方法能把焦點放在客戶身上,同時設定了“如果/那麼式”的條件:

    3.補償原則

        當人們接受物質或情感饋贈時,他們會覺得需要給予對方同等價值或更大價值的回報(互惠法則)。補償是一種誘導技巧,可以鼓勵人們匹配對方所提供的信息

    4.運用第三方

        從第三方觸及想要問的問題,比如XX出現了這個問題呢,你什麼看法之類的。

策略4:移情。運用移情表述和其他語言表述,讓聽衆明白你瞭解其感受

 

迴避談話陷阱

    (1)避免談論可能引發聽者負面感受的話題。負面感受會讓對方感到沮喪,從而降低對你的喜歡程度。

    (2)別不停地抱怨你的問題、你家庭的問題或者這個世界的問題。大家不乏自身問題,無須再聽

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訴苦。

    (3)避免過多地談論自己。過多談論自己會招人討厭。在談話過程中,要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

    (4)不要無謂地閒聊,它會讓人拒絕交流(關閉“信任開關”)。

    (5)避免過少或過多的情感表達,極端的情感表現會給人留下不良印象。


第六章 6.營造親密

最高的大廈需要最深的地基。

                                                    ——喬治·桑塔亞納

    結交朋友需要一種特殊的黏合劑來維持關係:融洽的氛圍。當你和對方“對接”時,你們就進入了融洽氛圍,它是關係發展的基礎。正如知名作家兼演說家凱文·霍根所說:“融洽關係的建立從你自己開始。”如果你想結交朋友,就有責任去建立融洽關係,然後,如果你想超越一個簡單的邂逅,就有責任去強化融洽關係,將其擴展爲具有黏性的持久關係

朋友——陌生人——敵人

陌生人——偶遇——熟人——朋友——伴侶

    測試融洽關係

        測試融洽關係在任何個人互動中都很重要,因爲在與任何給定對象發展關係時,它都能指導我們應該採取何種行動、擁有何種立場。即使在與某人一次性相遇(尤其是我們對其有所期待)時,測試融洽關係也很重要,因爲它可以確定關係程度允許我們嘗試實現關係目標的時機和可能性

        1.觸碰

        2.整理行爲

            揪掉同伴衣服上的線頭、拉正他的領帶、抻直他的外套等整理動作也是關係融洽的標誌。反之,自我整理通常是一個敵意信號,表明無意建立關係,尤其是旨在避免注視對方或者消磨漫長時間的時候。

        3.模仿對方的行爲

        4.撩發

            伴隨瞬間撩發的仰頭動作是一個融洽關係信號。

            測試融洽關係時要認真觀察撩發動作。這是因爲,缺少相互凝視的撩發動作(即未伴隨眼神接觸的撩發動作)是一個表明融洽關係欠缺的強烈負面信號。這種姿態通常被稱爲“撩弄”。

        5.姿態

            關係融洽的人會表現出某種開放式的身體姿態。開放式姿態表明被吸引和期待溝通。開放式姿態包括:腿部和手臂不交叉,發言時手部活動頻繁,出現攤手動作,身體略微前傾,釋放友好信號。這些姿態可以傳遞熱情、信任和友善。爲了增強開放式姿態的效果,還可以運用點頭、歪頭動作,以及“我明白了”“原來如此”“請繼續”等語言鼓勵。

        6.軀幹移位

            實現這種指向的典型順序是:首先,對方的頭部會轉向你。其次,對方的肩膀會轉向你。最後,對方會重新調整自己的軀幹姿態,以便直接面對你。一旦這個動作發生,你就可以確信融洽關係已經建立了。

        7.清除障礙

        8.手臂交叉

        9.用物品設置障礙

            這通常涉及從地板上拿起手提包,把它放在自己的膝上。這表明融洽關係尚未建立,或者融洽關係正在惡化。

        10.枕邊談話

        14.表明融洽關係存在或缺失的行爲


第七章 7.打破憤怒循環

人們瞭解你多在乎,纔會在乎你多瞭解。

                                                                ——齊格·齊格勒

    一旦關係發展成熟,變成一種戀愛互動,我們就需要一個新的行爲焦點來保持強烈的激情和伴侶關係。這種容易認識但難以維持的行爲就是關懷。思考一下與你並非貿然相識的所有人,比如家人、朋友、同事和導師,然後問自己:“在這些人中,我對誰最爲敬重,最願意滿足他們的願望?”很可能此人就是你認爲關懷自己的人。你能從他們的行動和日常行爲中感受到這種關懷。

        C = Compassion /concern(同情/關切)

        A = Active listening(有效傾聽)

        R = Reinforcement(強化)

        E = Empathy(移情)

下面的一些額外提示有助於你更有效地傾聽:

    ● 在你開始發言之前,先讓你的伴侶說完。

    ● 重要的討論應該在一個便於聽取伴侶講話內容的適宜環境中進行。(不要在嘈雜、擁擠的餐館裏談論財務或生活狀況問題!)

    ● 不要在伴侶講話時思考你要說些什麼;集中注意力傾聽對方的談話內容,而不要專心思考。

    ● 如果你的伴侶性格內向,不願意講話,可以通過點頭和勸說來鼓勵他們表達(見第5章)。

    ● 在伴侶發言時觀察他們。溝通兼具語言和非語言性。此外,如果你關注對方,他們很可能認爲你對其講話內容真的感興趣。

    ● 做好準備,在伴侶談到某個不錯的觀點或建議時給予讚美。

    ● 當聽到你並不認同的說法時,不要下意識地拒絕評論,或者予以抨擊。思考一下觀察結果,看對方的說法是否有一定的道理,或者是否有令雙方都滿意的折中餘地。

    ● 如果你的伴侶在特定環境下犯了明顯的錯誤,你應該儘量幫對方找到一個體面的方式,讓對方優雅地改正自己的錯誤。

    ● 如果你認爲談話正走向對抗,你可以提議“暫停”談話。

 

以下這些方法能讓你的伴侶萌生被人欣賞的特別感覺:

    ● 當你的伴侶做出成績時,要給予表揚。

    ● 不要忘記伴侶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如生日、週年紀念日、特別事件等。

    ● 鼓勵你的伴侶參與決策,尤其是影響雙方的重大決定。

    ● 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你的伴侶“公開表彰”,讓其他人知道他/她取得的特別成就。

    別在伴侶面前犯這種錯誤。即使你出於好意,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爲他/她準備了特別禮物,但如果那不是他/她最想得到的東西,你就得不到欣賞。

    詢問!或者用更好的辦法,即傾聽。從他們的談話中,你很可能發現他們想要的是什麼。要善於觀察。如果廚房桌子上放着一本翻開的商品目錄,上面有用紅墨水標出的物品,你或許就能從中發現線索。

 

解決憤怒情緒

    有效的憤怒管理策略包括:保持以憤怒方爲談話焦點,允許他/她進行發泄,並採取有針對性的系列行動,解決導致憤怒的首要問題。

    1.不要招惹憤怒的人,因爲他們不按正常邏輯思考

    2.嘗試用“三大技巧”打破憤怒循環:移情表述、發泄和推定表述

即使是動機良好、責任心強的人,也會發現難以維持長期關係。這是爲什麼?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包括:

● 興趣各異。20歲時有着同樣觀點和職業規劃的人到30歲時會出現見解差異。如果雙方不能觀點一致地看待所發生的變化,新的事業或生活重心會對長期關係構成巨大壓力。

● “空巢”綜合徵。一旦子女離家,父母一方或雙方有時會做出相同選擇。

● 需要更多自由。長期生活在一起,尤其是很早就結婚的伴侶,有時會有束縛感,渴望他們眼中的單身朋友所享有的自由。這是“這山望着那山高”綜合徵的一個典型例子。已婚人士渴望單身人士享有的自由,而單身人士渴望已婚人士擁有的承諾。

● 需要改變。你是否曾經對60~80歲的人會選擇結束長期關係而感到疑惑?他們有時只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人不能永生,機會之窗馬上就要關閉,如果一方希望有機會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最好抓住這最後的機會。

● 一方或雙方性格的改變。我們的性格並非從青少年時期形成之後就會保持不變。我們會隨着時間的變化而改變,如果這些改變會導致人們疏遠,他們通常會選擇分手。

● 第三方破壞。行爲科學家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一夫一妻制是不是人類的“天性”。隨着他們持續的爭論,長期關係也因爲婚外情所導致的不忠行爲和伴侶替換而繼續崩潰。

● 厭倦。過度的一成不變會導致厭倦,這是關係崩潰的催化劑,會使一度充滿激情的互動關係變得俗不可耐,令人生厭。

● 出現不兼容。關係在發展,關係中的人也在發展。如果關係一方的行爲發展不被對方接受,就有可能出現問題。例如,關係一方可能開始酗酒或賭博,變得性冷淡,或者開始離羣索居,甚至開始打呼嚕(令淺度睡眠的伴侶感到焦慮)。


第八章 8.洞察人性

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爲所欲爲。現實世界裏的相遇才更復雜。

                                                                        ——某家網站


結語

實踐友誼公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