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常用 編譯命令

原文:https://blog.csdn.net/bible_reader/article/details/80210880
一. 常用編譯命令選項

假設源程序文件名爲test.c。

  1. 無選項編譯鏈接
    用法:#gcc test.c
    作用:將test.c預處理、彙編、編譯並鏈接形成可執行文件。這裏未指定輸出文件,默認輸出爲a.out。

  2. 選項 -o
    用法:#gcc test.c -o test
    作用:將test.c預處理、彙編、編譯並鏈接形成可執行文件test。-o選項用來指定輸出文件的文件名。

  3. 選項 -E
    用法:#gcc -E test.c -o test.i
    作用:將test.c預處理輸出test.i文件。

  4. 選項 -S
    用法:#gcc -S test.i
    作用:將預處理輸出文件test.i彙編成test.s文件。

  5. 選項 -c
    用法:#gcc -c test.s
    作用:將彙編輸出文件test.s編譯輸出test.o文件。

  6. 無選項鍊接
    用法:#gcc test.o -o test
    作用:將編譯輸出文件test.o鏈接成最終可執行文件test。

  7. 選項-O
    用法:#gcc -O1 test.c -o test
    作用:使用編譯優化級別1編譯程序。級別爲1~3,級別越大優化效果越好,但編譯時間越長。

二. 多源文件的編譯方法

如果有多個源文件,基本上有兩種編譯方法:
[假設有兩個源文件爲test.c和testfun.c]

  1. 多個文件一起編譯
    用法:#gcc testfun.c test.c -o test
    作用:將testfun.c和test.c分別編譯後鏈接成test可執行文件。

  2. 分別編譯各個源文件,之後對編譯後輸出的目標文件鏈接。
    用法:
    #gcc -c testfun.c //將testfun.c編譯成testfun.o
    #gcc -c test.c //將test.c編譯成test.o
    #gcc -o testfun.o test.o -o test //將testfun.o和test.o鏈接成test

以上兩種方法相比較,第一中方法編譯時需要所有文件重新編譯,而第二種方法可以只重新編譯修改的文件,未修改的文件不用重新編譯。

3庫文件連接
開發軟件時,完全不使用第三方函數庫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通常來講都需要藉助許多函數庫的支持才能夠完成相應的功能。從程序員的角度看,函數庫實際上就是一些頭文件(.h)和庫文件(so、或lib、dll)的集合。。雖然Linux下的大多數函數都默認將頭文件放到/usr/include/目錄下,而庫文件則放到/usr/lib/目錄下;Windows所使用的庫文件主要放在Visual Stido的目錄下的include和lib,以及系統文件夾下。但也有的時候,我們要用的庫不再這些目錄下,所以GCC在編譯時必須用自己的辦法來查找所需要的頭文件和庫文件。

例如我們的程序test.c是在linux上使用c連接mysql,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去mysql官網下載MySQL Connectors的C庫,下載下來解壓之後,有一個include文件夾,裏面包含mysql connectors的頭文件,還有一個lib文件夾,裏面包含二進制so文件libmysqlclient.so

其中inclulde文件夾的路徑是/usr/dev/mysql/include,lib文件夾是/usr/dev/mysql/lib

3.1編譯成可執行文件
首先我們要進行編譯test.c爲目標文件,這個時候需要執行

gcc –c –I /usr/dev/mysql/include test.c –o test.o
3.2鏈接
最後我們把所有目標文件鏈接成可執行文件:

gcc –L /usr/dev/mysql/lib –lmysqlclient test.o –o test
Linux下的庫文件分爲兩大類分別是動態鏈接庫(通常以.so結尾)和靜態鏈接庫(通常以.a結尾),二者的區別僅在於程序執行時所需的代碼是在運行時動態加載的,還是在編譯時靜態加載的。

3.3強制鏈接時使用靜態鏈接庫
默認情況下, GCC在鏈接時優先使用動態鏈接庫,只有當動態鏈接庫不存在時才考慮使用靜態鏈接庫,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在編譯時加上-static選項,強制使用靜態鏈接庫。

在/usr/dev/mysql/lib目錄下有鏈接時所需要的庫文件libmysqlclient.so和libmysqlclient.a,爲了讓GCC在鏈接時只用到靜態鏈接庫,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gcc –L /usr/dev/mysql/lib –static –lmysqlclient test.o –o test

靜態庫鏈接時搜索路徑順序:

  1. ld會去找GCC命令中的參數-L
  2. 再找gcc的環境變量LIBRARY_PATH
  3. 再找內定目錄 /lib /usr/lib /usr/local/lib 這是當初compile gcc時寫在程序內的

動態鏈接時、執行時搜索路徑順序:

  1. 編譯目標代碼時指定的動態庫搜索路徑
  2. 環境變量LD_LIBRARY_PATH指定的動態庫搜索路徑
  3. 配置文件/etc/ld.so.conf中指定的動態庫搜索路徑
  4. 默認的動態庫搜索路徑/lib
  5. 默認的動態庫搜索路徑/usr/lib

有關環境變量:
LIBRARY_PATH環境變量:指定程序靜態鏈接庫文件搜索路徑
LD_LIBRARY_PATH環境變量:指定程序動態鏈接庫文件搜索路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