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女皇·序幕——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起源好多人觉得是因为清政府固步自封,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其实,落后可以不必挨打,只要追上即可了,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规律吗?可是不巧,中国在追上之前就挨了打,元气大伤。因为皇帝错误的自我认识,对英国不可救药的傲慢,招致了后来的挨打。但光说是清朝故步自封,不如说英国当时也是一意孤行。清朝在当时的确物阜民丰,自给自足,从物质上来讲,清朝不需要更多,不需要什么贸易。所以,当英国人第一次来谈贸易的事情,清朝根本没有必要答应。而英国错就错在一定要和清朝贸易,觉得我们的东西就是好,你必须买,你的茶叶丝绸和瓷器我们也一定要。西方人有个毛病,一遇到好东西就要在全球推广,到如今也还是这样,满世界地宣扬他们的所谓先进文明。于是他们就在和中国贸易这个事情上死磕,文的不行来武的。于是鸦片战争就因为英国那所谓的文明实则是无止境的贪婪而爆发了。中国是没防着这一招——原来很礼貌客气的英国人怎么突然打起我了?而且不巧的是,中国当时落后的军事水平根本不是英国的对手。

中国错在哪呢?如果说你不愿意和英国贸易,也没必要不耐烦地把人家的来使赶回去,没必要以上国对待下邦的姿态来对待英国。可以好生商量,如果这时候乾隆皇帝能不以天下唯一的王自居,承认和英国平起平坐,假如他能亲自给英国国王写封信,只需要解释一下不贸易的原因,那么两国之间也绝不至于那么快地走向战争。这是其一。其二,老鼠嘲笑猫的时候,背后得有个洞。可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远无法同持有洋枪洋炮的英国比,却还是不自量力地嘲笑了英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可你的硬实力差着英国几条街,乾隆皇帝哪来那么大的自信?如果说当时你的物质很富有,甚至你的思想也足够用,那么在英国使者给你拿来英国的枪炮和舰艇模型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一个国家万一日后与你翻脸,你打不过它,而且会彻底完蛋?在军事上,清政府就是太满足了,根本没有想到提升战斗力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国家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在这里产生了深刻的教训。然而,中国人是和也没有诚意,战也不能硬战,两头输。吃了一次亏以后,中国本应该就此醒悟——其实英国想要的就是和我们贸易,那我们就和它贸易好了。因为打败中国之后,英国最主要的就是让中国开放那些通商口岸,当时还没想割中国的地。然而中国并没有如英国所愿,仍然是闭关锁国,没有全面开放。这就让一根筋的英国佬不满意了。如果说之前发动战争只是找了个借口,那么第二次的战争就是真的生气了。而且不光如此,如果英国的目的仍然只是单纯地和中国贸易,也就罢了,中国多开放一些口岸就足够了。可是,英国人第一次鸦片战争尝到了甜头,觉得自己有武力打败中国,能动手为什么还要吵吵,就走上了武力揍中国,越揍越上瘾的不归路。而且非要把鸦片这样祸国殃民的东西强卖给中国,中国本来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就不愿意和它贸易,再加上这时候又挨了英国的打,贸易品还是可恶的鸦片,那么中国说愿意贸易那真是屈打成招。

鸦片战争,中国输在军事上,没输在理上;没输在人民上,输在了皇帝的决定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