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山祈福

上徑山的路陡且長,揹着布包的身體沉沉地,腳步緩緩地上坡,飢腸轆轆,身乏體困,無力上坡。突然想起李白的《行路難》,“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此時念出的這些詩句,比我在小學五年級時背誦時更有深刻的意義。

過了一個陡坡,便是另外一番美景:碧綠如翡翠般的清譚映襯着藍天白雲,藍是通透的藍,就如某些心境一樣,碧藍如洗,通透無污。潭邊的一個茅草屋檐的門框與清潭相映成趣,偶然間又想起陶淵明先生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是一個缺少隱者的時代,竹林外,無書齋,車水馬龍,人們忙碌着,在利益面前奔波着。我們就像一羣在“圍城”裏困了好久的人們,到一定的時間點就想衝破這個“圍城”去隱者的世界看看,只是,這個世界已無隱者,隱者的世界只是一種心境。

走過清潭便是寬闊的柏油馬路,路上車輛匆匆在我們身邊駛過,我們一羣揹包的徒步者,沒有搭乘車輛,只是堅信自己的腳步,一步步終能走上山頂。這多像《一個人的朝聖》裏的徒步朝聖者,帶着信念,帶着愛,一人獨自前行。

路過茶園,那滿山高低起伏的茶樹啊!蔥翠着滿眼的綠,讓你在這即使是臘月的寒冬裏也能體會到心中蓬勃的生機。就像我們都已過了青春芳華的年紀,心中猶存的是滿腔的熱情。

山上有座寺廟,我是一個虔誠的香客。本是無神論者,卻又是虔誠的香客,二者並無衝突。人生在世本是客,一柱清香解我情。到了徑山寺,喫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點上一柱清香,祈願——諸事增上。

特別喜愛年代久遠的寺廟,徑山寺創建於唐天寶年間,距今有1200餘年的古剎,是江南五大禪院之首。寺殿由於戰亂和失修,原有建築基本無存,現僅剩鐘樓一座,內懸明永樂元年大鐘一口,宋代鐵佛三尊,元至正年山歷代祖師碑一塊。由於年代久遠,所剩文物不多,但值得慶幸的是,其風骨和氣韻猶在。

起初,我們找不到徑山寺的方向。是啊,原本明明突兀的大殿呈現在你眼前,你卻找不到入殿的方向。原來我們在山頂,大殿在離山頂不遠處的山坳裏。人們都說,寺廟往往建在風水最好的地方,果不其然。穿過一扇門,便是放眼開闊的仙境般的世界。門是懸空門,一眼望去,門洞虛無飄渺,你望到的是無盡的空。這是多麼奇特的構想,要進寺廟,就先遁入空門。心中萬般皆空,步入玉砌欄杆仙人道,望向衆山,望向碧藍的天空,這豈不是仙人之道?

下山的路也是趣味不減,碎石石階生動而不顯單板,與道旁竹林相映襯托,猶如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道友們也格外輕鬆自在,一路談笑,一路下山。我們談文學、談藝術、談人生。一路道友皆朋友,一路道友皆衆生。

見天,見地,見衆生,見到另外的不一樣的自己。讓你歷練,讓你成長,不管你是在哪個年齡,總會有無盡的可能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