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考前心理障碍

考前心理障碍常见的有两种情况:1、平时学生作业都很不错,但是一到考试总是就不行;2、平时考试都挺不错,但是一到关键考试就总不行。当学生反反复复出现上述这两种相同或者类似的情况的时候,很可能学生在面对考试时,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一种心理学上的障碍——“习得性无助”。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简单来说,习得性无助其实就是在多次遭受相同问题却无法突破之后,本能的产生一种畏惧或者说是逃避的一种心态。

接着,让我们来看看分析一下上述两种情况。

很多学生,平时作业完成的都挺不错的,但是一到考试就不行,这种问题的出现比较多见于学期或者是年级的变化初期。

因为随着学期或者年级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内容的难度和要求开始变得更高,学生在按照之前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的时候无法满足当前的学习要求。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且可能有查阅资料的习惯,但是受限于考试中有时间限制和工具限制。所以考试出现问题可能是一种必然现象。但是这明明是方式问题,却往往被外界归因为能力问题或者态度问题,而学生自己又不知道如何去调整。起初,他们还会尝试去努力,但是随着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们自己最后都开始怀疑自己了,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了,于是干脆就自暴自弃了。“习得性无助”就这样产生了。

另外一种情况,其实也非常类似。就拿期中期末考试来说,因为考察的内容综合性都比较强。有不少孩子其实是不知道考前如何系统复习的,时间花了一大堆,但是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在反反复复练习自己做了无数次的题目。之前不会的一些题目,到了考试依旧不会。

在平时考试中,可能会考90多分,不会的题目是每次考试中那20多道题目中的一两个;但是到了期中期末,不会的题目路可能出现聚集。所以当大考出现时,失手的概率还是挺大的。0.9*0.9*0.9=0.729,0.9*0.9*0.9*0.9=0.6561当学生在考试中连着出现了几次这种小概率事件,却又无法在短时间证明自己能够突破这种状态的时候(因为很多时候关键性考试的时间间隔比较长)。每次失败都是孩子心头上的一个烙印。而心态也随着每次的失败变得越来越差,最后变成了对自身的怀疑和面临问题的放弃。“习得性无助”就这样产生了。

知道了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和为什么会出现“习得性无助”。最后我们来说说如何解决“习得性无助”。

要解决习得性无助,我们有两种方式:1、自驱式;2、他驱式。但是当“习得性无助”这种心理状态出现之后,绝大多数人光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突破的。因为如果凭借自身实力能够突破,“习得性无助”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我从“他驱式”来说说上面两个问题如何解决。

从刚刚我们说的两个案例来看,其实“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可以归结为“1+1+1”: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次不好的开始+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刚刚这两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习惯入手。

而从习惯入手,家长有两种做法可以选择:1、独立引导法,2、协作法。

所谓“独立引导法”,需要家长具备以下能力或条件:1、能够准确的找到孩子问题出现的关键;2、能够根据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结合孩子的情况来指导孩子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3、家长有足够的时间4、孩子有比较好的自控力。

家长抓住问题的关键,协助孩子制定出相应计划,通过引导来改变孩子身上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以干预指导孩子学习过程来改变学习结果。引导孩子们把过程做好,从而改变结果,跳出原有循环。

所谓“协作法”,则是家长寻求外界的力量作为补充。比如说寻找到孩子的老师或者说是一些专业人士对孩子孩子进行相应的指导。整个过程和要求与上述类似。区别点在于若孩子自控力比较好,家长或者协助者只需要检查孩子的落实情况,抓好落实即可;若孩子自控力不够,则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参与进来,一点点帮助孩子培养好新的习惯,做好过程,从而打破原有循环。

受限于篇幅限制,我不希望一篇文章描述的问题过深过广,所以这篇文章我就只写到这了。关于这篇文章中我描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各位家长朋友有什么疑问、思考或者建议呢?

这篇文章,我特意采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书写,每个大板块我都采用了逻辑化的结构来书写。关于表达方式大家有什么建议呢?

关于这里描述的问题,大家还有什么地方是想深入了解下去呢?比如说孩子平时的学习习惯,考前如何复习,如何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等内容。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我将结合大家的评论,决定下一篇文章书写的内容。

坚持原创和修改文章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您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期待您动动小手,关注转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