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吃饭,手机没电,有感——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能活?

前言:本人很不喜欢没事去商场,但由于女友的存在,不得不去啊。恰巧这次去商场手机要没电了,又要买单,于是去借了充电宝,由此引发思考。


这次借了个街电的充电宝,用支付宝扫码信用无押金借的,1.5元/半小时,大概借了40来分钟吧,因为手机充了40多分钟后发现充电宝没电了,遂还掉,扣款3元,体验还算不错,毕竟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想起前两年的共享狂潮,催生出了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等项目,其中以共享单车为首最为火爆,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但如今,共享单车企业,ofo欠着千万用户押金,摩拜卖身美团给美团充当流量入口了,哈罗也一直是阿里的流量入口,后面两者较ofo来说,也还算体面了,但终究没有盈利。

而共享充电宝是共享经济掀起时最不被看好的项目,就目前看来,共享充电宝已经度过了以前的1元/小时的烧钱拉客户阶段,已经趋于稳定。

我认为共享充电宝能活有这么几个因素:

1,共享充电宝的成本以及维护成本低

相较于共享单车,一台车要几百元,而一个共享充电宝只要几十元。而一台车的维护成本也很大,看路边那么多破车就知道了,主要应该是这些车是摆放在外面,缺少监管,谁都可以骑走,然后有的没素质的把锁破坏作为私有。而共享充电宝,部署的地方都是在一些商场,ktv等场所,和商家有分成,所以借的时候其实商家或多或少看着点。

2,现代人对手机依赖太强

就像我前面说的,我手机要没电了,后面买东西又要用手机来付款,所以不得不充电。而共享单车的替代性还是有的,我可以打摩的,或者打车。

3,最重要的一点,使用条件比较稳定

共享充电宝都在商场啊等一些室内场所,所以不受天气的影响,该用还得用。而共享单车,天气太冷或太热,我都不会骑,共享雨伞,一般只有下雨才会借。所以这就制约了产品的使用频次,共享充电宝是比较稳定,且比较高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