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主動權的生成

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驚天動地的壯舉,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四渡赤水出奇兵,更是除雪山草地體現中國軍人堅忍不拔意志外,值得世人學習繼承的軍事藝術。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在毛澤東等人的指揮之下,根據戰場情況的變化,巧妙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創造戰機,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跳出包圍,從而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勝利的歷史時刻。

從實際出發靈活機動創造戰機。戰爭情況的不同,決定着不同的戰爭指導規律,有時間、地域和性質的差別。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蔣介石調集40萬兵力圍剿紅軍。中央紅軍原計劃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師。1月28日,紅軍在貴州土城東北3公里的青槓坡與尾追的川軍發生激戰。敵人後續部隊增援上來,形勢對紅軍不利。戰鬥中,中央負責人召開緊急會議,根據毛澤東的意見,果斷改變原定計劃,決定立即撤出戰鬥,西渡赤水河,由此拉開了四渡赤水的序幕。1月29日凌晨,紅軍開始撤離土城,並從元厚、土城上下渡口等處,利用從羣衆處徵集來的架橋物資和船隻,1渡赤水河,以新的進攻姿態出現在川南。蔣介石在恐慌中重新調整部署,企圖圍殲中央紅軍於川滇邊境。毛澤東卻指揮紅軍殺了個回馬槍,於2月18日至21日由太平渡、二郎灘等渡口向東2渡赤水,回師黔北,取桐梓、佔婁山關,再奪遵義城,擊潰和殲滅敵人2個師又8個團,取得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3月16日至17日,中央紅軍由茅臺及其附近地區西渡赤水河,向古藺、敘永方向前進,再次擊破了蔣介石國圍殲紅軍於遵義一帶的企圖。3渡赤水後,紅軍再次出現在川南,蔣介石急忙調整部署,企圖將紅軍聚殲於古藺地區,毛澤東當機立斷,毅然決定回師東渡,奪取戰略主動權。紅軍於3月21日至22日,由太平渡、二郎灘等渡口第4次渡過赤水河,而後急速南下渡過烏江,兵臨防守空虛的貴陽,又向雲南挺進,直逼昆明,隨後巧渡金沙江。從此,中央紅軍跳出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粉碎了敵人圍殲紅軍於川、黔、滇地區的計劃。

盯住核心目標持續掌握主動權。主動和勝利,是可以根據真實的情況,經過主觀能力的活躍,通過取得一定的條件,從對手那裏奪取過來的。其核心問題是:搞清楚自己的根本目標。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企業,生存纔是最核心的東西。對於當時的中央紅軍,生存同樣是當務之機,其它諸如向北與紅四方面會合,向東與紅二軍團會合都是暫時目標,可以隨時調整換取主動權(選擇權)。四渡赤水戰役,從總體看是敵強我弱。紅軍在國民黨各路大軍圍追堵截下,處於被動局面。但是,不拘泥於原有計劃和目標,有計劃地調動敵軍,可以變被動於主動。紅軍1渡、2渡赤水將敵軍對我軍戰略上的分進合擊,變成我軍對敵軍戰役戰術上的分進合擊,從而使在全局上處於優勢的敵軍變成了局部上的劣勢和被動,打亂其整體部署。接着在3渡、4渡赤水中,紅軍又巧妙隱蔽戰略意圖,運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的戰術,忽南忽北,出敵不意地大迂迴、大穿插於敵軍重兵之間,始終牢牢掌握着行動自由和戰場主動權。

當敵軍再次進入赤水河以西地區圍逼紅軍時,紅軍卻4渡赤水、南渡烏江,把敵軍全部甩在烏江以北。此時,紅軍又擺出佯攻貴陽和向東與紅二軍團會合姿態,當敵軍傾巢東調之際,紅軍卻揮師向西,進軍雲南,並安然渡過金沙江,使國民黨撲朔迷離,疲於奔命,處處被動。這一切都生動說明,敵雖然處優勢主動,但只要不執着於某一次要目標,正確地分析情況,是可以作出符合實際的恰當處置,把主動權從敵人手上奪過來的。

隨機應變以長擊短。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一切“走”都是爲着打,都是建立在打的一個基本點上。資源匱乏的劣勢反而逼迫紅軍練成了“鐵腳板”,紅軍徒步日行軍能力往往是敵摩托化行軍能力的2倍以下,造就了長征期間紅軍最大的戰略優勢就是機動能力。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等直接指揮下,中央紅軍在廣闊的戰場和流動不定的戰線上,實行大踏步的前進和迂迴,避敵之長,擊敵之短,一再造成敵軍的錯覺,積極創造戰機,大量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1渡赤水後,由於當時敵情急劇變化而轉向扎西集結,才得以甩開敵軍,爭取了休整時間,爲尋求新的動機創造了條件。如果沒有向扎西的走和回師東進2渡赤水,就不可能大量調動敵軍和造成有利戰機,取得2渡赤水後遵義地區殲敵的勝利;如果沒有以後3渡、4渡赤水的“走”,就不能加深蔣介石的錯覺,牽着他的鼻子來回打轉,以至將其拖疲拖垮,使紅軍乘隙實現渡江北上的戰略目的。戰機的利用不是一勞永逸的,指揮主體要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和自我優勢,適時處置戰場情況,隨機應變,不斷推動戰場形勢向有利於我的方向發展,確保戰機利用的有效性。

四渡赤水戰役過去已經有85年,但其中蘊含的哲學理念和戰術思想值得後人反覆研究,用於指導工作和生活實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