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物兄》裏品美食

今年的寒假超級長,因爲新型冠狀病毒流行。人們只能宅在家裏,足不出戶,無法出去品嚐美味。可也不能每天無所事事吧?不如讀書,在書香裏品讀美食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決定讀《應物兄》,這本書是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作者李洱又是我們濟源老鄉,爲寫這本書耗費了李洱先生十三年時間。全書上下二冊,一千多頁,內容涵蓋儒學、文學、哲學、經濟學……涉及美食、園林、動物、植物、昆蟲等各類知識,這就是一本百科全書,沒有充足的時間很難完成閱讀,正好趁着長假,我決定每天精讀五十頁。

翻開《應物兄》,整個故事從濟州大學要成立儒學研究院開始,由濟州大學教授應物負責籌辦,圍繞聯繫遠在美國的儒學泰斗程濟世,請他回國執教所發生的各種人和事。故事發生在濟州大學,濟州是哪裏?作者是濟源人,應該是濟源和鄭州的總稱吧?書中的程濟世是濟州人,因是國民黨將軍的後代,少年時爲躲避戰爭離開家鄉,逃到臺灣。

程先生在美國哈佛大學執教多年,也許是年紀大了,久居海外卻對故鄉魂牽夢繞,濟州的程家大院一草一木、一花一葉、一個青銅觚、一隻濟哥都是他的心中好。程先生名滿天下,什麼山珍海味沒喫過?可他最念念不忘的是童年喫過的仁德丸子,仁德丸子究竟是什麼美食?和濟源人愛喫的肉丸一樣嗎?書中仁德丸子是上籠蒸的,濟源的酥肉丸子也是上籠蒸的,不過做法不太一樣。

程先生拿北京的四喜丸子和仁德丸子比:四喜丸子,一喜金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闔家團圓,全是沾沾自喜。儒家文化何時何地都不得沾沾自喜,見賢不思齊是爲沾沾自喜,五十步笑百步是爲沾沾自喜。仁德丸子名字好,味道好,見賢思齊天下第一。程先生爲什麼喜歡仁德丸子?因爲仁德丸子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仁德丸子承載着程先生的童年記憶、故鄉回味。

仁德丸子不光名字好聽。 做起來更是精緻,書上有一段曲燈的自述:做丸子用的是槽頭肉,有肥有瘦。先把瘦肉一點點剝出來,一點肥星都不見,細細剁成肉泥。再把肥肉剁成肉泥,都是綠豆大小。再找幾枚鵪鶉蛋,用蛋清攪入肉餡,蛋黃喂鵪鶉,從左往右攪不能攪反了,攪好了放一邊醒着,再攪肥肉……再把發好的冬菇、冬筍、黃花菜切碎一起拌入肉餡,最後捏成丸子上籠蒸,喫的時候還要放在荷葉上沾染荷葉的清香……。

這仁德丸子操做起來也太精細了,就像《紅樓夢》裏的茄鯗一樣,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菜也許只能書裏品,人間能得幾回嘗?難怪讓程先生一生念念不忘,連我們讀書的人都心嚮往之。仁德丸子我沒有見過,濟源的肉丸我是從小喫着長大。遠在他鄉的濟源人都有肉丸情結,我想李洱先生是濟源人,他一定對濟源的肉丸念念不忘吧?仁德丸子難不成是濟源肉丸的升級版?六十年代出生的濟源人,小時候食物匱乏,逢年過節能喫一碗肉丸就是最幸福的事兒。

濟源人都有肉丸情節,程先生喜歡肉丸,李洱先生也喜歡肉丸。濟源的肉丸選材豐富,可葷可素,可炸可蒸,焦香酥脆,老少皆宜。肉丸不僅僅是一道菜,"她"還是團圓、幸福、親情、美滿的象徵。

李洱先生一支生花妙筆,不僅讓濟源的肉丸吃出鄉愁、鄉味,還走出家鄉,走向全國,走上茅盾文學的領獎臺!肉丸不僅是濟源人的最愛,還是身在他鄉之人的鄉戀,更是漂泊海外的華人永遠的牀前明月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