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逛街,全國震驚,中英交涉

你好,我叫***!Hello, MY NAME IS XXX! 你有過這樣類似的自我介紹嗎?朋友?

      自我介紹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而越來越國際化的中國也開始與國際接軌,英語也是成爲了一門必修的課程,而我們在學英語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是在什麼樣的場景呢?

      事實上,中國的美麗與強大吸引了不少國際遊客的嚮往,而現在在大街小巷,我們也經常能夠看見外國友人的身影,尤其是國外美麗佳人的窈窕身段,配合些異域風情的臉龐,吸引着不少中國小夥的熱情眼光!

但是,你知道,在中國以前的洋美女逛街,差點引起了中英開戰!你知道時怎麼回事嘛?

      當下洋美女逛街,幾個帥氣小夥極度興奮回頭,充滿好奇的眼神,配合一聲聲富有男性活力的噓聲,再輔以浪漫的I love you, girl!這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再往前一百多年,大清國時代,那就不是幾個街頭少年的大驚小怪的事,而是嚴重的外交事件了。就比如道光十年(1830年),在廣州發生過一次洋婦逛街事件,幾乎讓鴉片戰爭提前了十年開戰。

一、洋美女逛街,清廷震驚,中英交涉

    1830年(道光十年)10月4日,英國東印度公司駐廣州大班盼師,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私自偕夫人和葡萄牙女傭由澳門至廣州。還讓行商謝志安幫忙準備了中國敞篷轎子, 故意乘轎子前往商館。

    轎子裏面的大班妻子穿着薄透的上衣和裙裝,雪白的胳膊和腿都露在外面, 金髮高鼻,胸部豐滿。一路上她一會兒指着外面好奇的人羣,一會兒與坐在另一轎中的丈夫相視而笑,十分張揚。到十三行商館後,堂而皇之住了下來。

    這是一次有計劃的行動, 意在對清政府已經實行了多年的禁令進行挑戰和試探。盼師陪妻子坐轎子逛街並公開居住商館的事,在城內引起軒然大波。

很快,中國官府得知此事,極度震驚,因爲當時清政府的政令明確規定:不準外國夷女人來華!不準外國夷人禁坐橋子”

(在我國古代,多有“番”、“夷”這樣的說法,意指外面的、野蠻未開化的,到了清時期,“夷”被用來特指外國人。

從這個用字可以看出來,當時清朝政府根本沒把外國人看在眼裏,當外國人知道自己被稱之爲“夷人”,是帶有歧視的意思時,他們開始反抗,還不惜爲此動武。

    而外國人禁坐橋子這一條法令要從乾隆年間說起,清朝爲了防英方,提高几倍寧波港關稅後,英國人不僅沒有因此減少在江浙一帶的活動,更是把軍事配備的船隻,以商貿公司用船爲上,開到天津港口。

因此,乾隆一怒之下,下令把英商遣至廣州。英商並不因此而死心,加之廣州海關腐敗,英商代表洪任輝一紙御狀,讓乾隆更加生氣,直接下了限制洋人在中國的行動與私生活限制的法令)

乾隆:MD,你們這羣土包子敢惹我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兩廣總督李鴻賓親自過問,諭令廣州知府,令外商女眷退回澳門,不許在省城廣州停留,同時禁止夷人乘轎。

盼師大班收到了公文,但並不領會中方提出的交涉。六天後,李鴻賓再次重申前令,下佈告斥責夷人越軌之行爲。

而英國商人雅各等人拿着漢字稟帖,親自跑到靖海門外,表示我們外商在廣州商館,有時一住就是半年,如果不準帶家眷,生理問題難以解決,實屬不人道等等,對清廷提出抗議。

(講實話,向政府提出生理需求得不到解決,還是再封建國家的清政府當中,確實比較屌,求李鴻章心理陰影)

二、交涉未果,戰爭一觸即發

    李鴻賓對洋商抗議稟帖不予理睬,他認爲盼師一再抗命,便命廣州知府召見行商首領伍受昌,如兩三天內,盼師仍不遵命將夫人送回澳門,將派官兵進入商館,實施驅逐。

盼師聽到了消息,覺得事態嚴重,也有些着慌,便立即向駐於虎門外的英國軍艦請求保護。英軍派了水兵百餘人,攜帶輕便槍炮,在商館碼頭登陸,實施佈防,保護商館。

就這樣中英軍隊形成對峙,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

    實際上,雙方都不願把事態弄僵,雙方心裏都不願意動武。廣東官員怕涉外事件激化,難以向朝廷交代,於是急派中方行商伍受昌做疏導。

英方也因百餘人的武裝根本不可能與中方抗衡,更由於做買賣是他們的最終目的,不願真打。夾在官府和外商之間左右爲難的行商伍受昌,趕緊斡旋調停。

終於想出了個主意,以盼師現在正患病,咳嗽嚴重,屢發未愈,確實需要家屬在身邊照顧護理爲由,請官府同意等他病癒後返回澳門。

    這顯然是個緩和矛盾的託詞,既幫了英國人,也使總督李鴻賓有了臺階下,保留了面子。雙方終至沒有動武。盼師夫人在廣州住了整整五十七天,盼師纔將她送去澳門。之後,廣州政

府對給盼師夫人提供綠呢轎子的行商謝志安,割掉職銜,發配新疆,這場風波終告平息。應該說,這次糾紛,盼師是個勝利者,他畢竟讓妻子和女傭公開在廣州住了近兩個月。

看到這裏,估計很多朋友納悶兒,本來就是個簡單的外國人的事情,爲啥要鬧這麼大?

清政府長期實行外國婦女來華的政策,主要原因有二:

一、與中國傳統的倫理綱常相違背。

  西方婦女沒有裹纏的天足,胸部暴露過多的服飾,以當時清朝官方的話說:外籍女子衣着暴露、行爲不檢點,常常當街和男人牽手,說笑甚

至親吻,尤其可恨的是西方習俗處處體現出“女士優先先的思想,這讓男尊女卑的清朝情何以

堪。

與中國傳統禮教中男女授受不親的古訓水火不相容。乾隆皇帝就曾說:“夷婦,不知廉恥也。”

二、限制外商的需要。

    禁止夷婦來華,從而使外商無法在華安家,達到限制外商的需要。沒有溫暖穩定的家庭生活,有意造成兩地分居,必然讓外商對在華定居產生反感。也就不用擔心他們長期滯留下去了。

可惜的是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和《南京條約》的簽訂,禁止夷婦來華政策徹底廢除,中英《南京條約》第二條規定“自今以後,(中國)大皇帝恩准大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

從此,西方各國在華的官員及商人,他們的妻女和女傭人,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中國的五個沿海城市居住了一這一天他( 她)們等了近百年。

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簽訂,西方的女傳教士和修女們也可以來中國了。之後隨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被迫開放的治海和內陸城市越來越多,西方來中國的女性也越來越多,她們大批湧入中國的城市生活和居住,個別人還進入城市周邊的鄉下,並開始與中國人進行廣泛接觸。

下面補充清政府最開始復工外國夷女人政策法令

  外國的商船, 到特區澳門就開始派員檢查, 只要發現有女性,當即就強令下船留在澳門,否則船隻不許繼續向前開。

如有檢查人員不負責任,會受到嚴厲處分。另外,對廣州十三行內的西方僱員們的女眷也一律進行了清理,不許住在廣州,統統趕往澳門。

爲了限制這些女眷的流動, 女眷若進出澳門, 要繳納苛重的人頭稅。這期間, 還不許西方人學習中文,中國人如有誰教授西方人中文要科罪。

  男性外商在廣州必須居住在政府規定的地方, 平時不準隨意出入,每月可在規定的時間地點遊玩三次。

此外,清政府還在外商集中居住的廣州十三行,建立舉報和搜查制度。凡有抱着僥倖心理, 將自己的女眷偷偷帶上廣州藏匿的

外商,一且被發現,會立即被驅逐。那時的伶仃洋上,不時有押送外商女眷去澳門的中國“樓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