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ICT是什麼?

CT是信息、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 。它是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相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概念和新的技術領域。

21世紀初,八國集團在沖繩發表的《全球信息社會沖繩憲章》中認爲:“信息通信技術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最強有力動力之一,並將迅速成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事實上,信息通信業界對ICT的理解並不統一。作爲一種技術,一般人的理解是ICT不僅可提供基於寬帶、高速通信網的多種業務,也不僅是信息的傳遞和共享,而且還是一種通用的智能工具。至於業務會多到什麼程度,這個工具會“智能”到什麼地步,目前的概念還十分模糊。三網融合只是ICT的一個基礎和前奏,IPTV、手機電視等恐怕也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

  對於已經吹響轉型號角的固網運營商來說,目前更多地把ICT作爲一種向客戶提供的服務,這種服務是IT(信息業)與CT(通信業)兩種服務的結合和交融,通信業、電子信息產業、互聯網、傳媒業都將融合在ICT的範圍內。固網運營商如中國電信爲客戶提供的一站式ICT整體服務中,包含集成服務、外包服務、專業服務、知識服務以及軟件開發服務等。事實上,ICT服務不僅爲企業客戶提供線路搭建、網絡構架的解決方案,還減輕了企業在建立應用、系統升級、運維、安全等方面的負擔,節約了企業運營成本,因此受到了企業用戶的歡迎。目前,IT與CT的交叉主要體現在IT企業對運營商的支撐系統的建設,值得一提的就是BOSS(Business Operating Support System),移動的稱爲BOSS,電信和聯通的一般稱爲BSS。 2011年11月25日,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爲,近日宣佈正式推出其認證體系。華爲結合自身優勢及行業ICT融合的趨勢推出CT及ICT融合領域的技術認證——華爲認證體系,該認證體系成爲業界唯一覆蓋全技術領域的認證體系。

  ICT全技術領域認證體系

  華爲認證體系以技術發展及行業特點爲基礎,分三個主要發展方向:第一,完整的職業認證體系,聚焦IP、IT、CT各專業技術領域;第二,(依託)華爲對行業的深刻理解,推出針對運營商、電力、政府、金融、大企業等體現行業特點的認證產品;第三,代表ICT技術發展方向的ICT多技術融合認證。

  目前業界推出的技術認證體系,主要集中在IT、IP領域,而在CT領域的技術認證尚屬空白。同時,隨着ICT技術的不斷髮展,市場同樣需要面向未來ICT融合理念的技術認證產品,從而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華爲推出的認證體系不僅僅覆蓋已有的IP以及IT領域,而且通過推出的CT及ICT融合技術認證,成爲業界唯一覆蓋全技術領域的認證體系。

  ICT產業鏈各方受益

  隨着LTE、雲計算等技術和全新解決方案的逐步應用,要求企業員工需要從不同的廣度和深度,增加對這類產品和技術方案的理解和認識。

  華爲職業認證遵循華爲ADDIE開發流程,匹配ISO17024認證國際標準,以崗位素質模型爲基礎,在大量調研及分析的基礎上,以三層進階認證模式,滿足從新員工到技術專家的不同需求,爲企業明晰員工職業發展通道,整體提高企業人力 資源素質。

  同時,華爲針對在校學生推出教育合作計劃,與院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課程、學生培訓及認證領域不斷加強合作,在踐行華爲企業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將不斷爲國家及ICT產業的未來培養大量高素質人才。

  此前,華爲在培訓領域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華爲技術培訓擁有專職講師700餘名,各類兼職講師1000餘名。培訓中心總部設在中國深圳,在北京、杭州、昆明、南京等地設有多個培訓分部,並在馬來西亞、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埃及、沙特、肯尼亞、巴西、美國等全球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培訓分支機構,先後已有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企業和行業客戶約300萬人次接受過培訓。

  華爲認證體系開發團隊由近200位資深的認證架構與開發專家組成,採用業界領先的IPD及ADDIE開發流程,符合 ISO/IEC17024:200國際標準。目前華爲與全球最專業考試服務公司Pearson VUE合作,考試服務可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及地區。

  從1988年成立至今,華爲公司持續穩健成長、卓越經營,已經成爲行業領先的全球化公司,華爲的產品和技術代表業界最高水平,指引行業發展方向。

  作爲業界唯一覆蓋全技術領域的認證體系,華爲認證以引領ICT技術認證爲目標,以播種ICT行業的未來爲己任!基於ICT人才職業發展生命週期基礎,搭載華爲"雲-管-端"融合技術,全方位、助力構建產業人才個人職業發展黃金通道。華爲認證將使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更高的發展起點,踏上未來成功之路。

 

編輯本段概述

  在中國電信的企業戰略轉型指導意見中,ICT成爲與互聯網應用、視頻內容以及移動通信並列的4大拓展業務領域之一。ICT產生的背景是行業間的融合以及對信息通信服務的強烈訴求,而固網運營商進入ICT領域是固網空間被四處擠壓、企業進入發展的疲勞甚至是衰退期下的選擇,嚴格說來屬於危機轉型或弱勢轉型。在轉型的先驅者中,既有諾基亞這樣從木材加工業成功轉型到IT產業的公司,也有在轉型過程中黯然落幕的百年老店AT&T。因此,中國的固網運營商有必要全面地審視一下自己與IT企業的距離。讓我們做一個IT企業與CT企業的簡單比較。

 

編輯本段相同點

  CT與IT均屬於信息產業,產業特點相近,產業鏈有多處節點重合,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許多IT廠商同時也是CT的設備供應商,如生產網絡交換機、路由器的設備商。另一方面,CT本身就是IT服務業的主要客戶,如2004年,中國IT服務市場行業結構中,電信行業所佔比重爲17.9%,僅次於金融行業(18.6%),名列第二。同時,在信息化進程中,IT與CT的融合越來越緊密。通常,一個成功的信息應用系統必然要將IT與CT這兩方面的知識和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成功,如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電子農業、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等領域。

 

編輯本段不同點

  1.資本結構不同。CT的行業特點是資金密集型領域,沒有一定實力很難進入,具有規模經濟性,設備、資金是主要的生產要素。IT服務行業是智力密集型領域,人是企業的主要生產要素。IBM的IT服務營運收入比重在整個業務的比例中約爲40%,與此同時,全世界13萬服務專才佔了IBM員工總數的一半。對IT服務提供商而言,人員投資是投資的主體。以IBM公司2003年與瑞士電力和自動化技術公司ABB的一筆服務合同爲例,該服務合同在10年中將產生17億美元營收,但IBM公司每年爲此付出的人工成本將超過9000萬美元,算下來,人工成本比例達53%。

  2.提供的內容不同。CT服務主要提供的是功能型的產品服務,如電話、寬帶接入、小靈通、組網等,附加一些增值的服務;IT服務主要是人的服務,靠技術服務與提供解決方案獲利。

  3.產品生命週期不同。CT產品生命週期長,從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至今已百餘年,寬帶經歷這麼多年還處在成長期。IT服務則需要高技術的支撐,技術的演變相關性非常密切,產品生命週期短。

  4.用工特點不同。CT企業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用工制度,員工的薪酬、崗位體系、職業發展等有較固定的模式,員工隊伍比較穩定;IT行業知識型員工集中,用工制度靈活,員工流動性較大。據調查,因薪酬、工作壓力、職業發展等原因,近4成的IT企業員工隨時準備跳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