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瞥见里面的光

今天想写的东西,比较难表达,我尝试写出来。不相信的战友,可以当我下面的话是扯淡。:)

从小到大,平时的生活,在我生活环境,更多是物质层面的牵绊。我只看到周遭的人也只为建造物质的世界而奔忙,而没有看到另一维丰富的世界。

很多人也是如此,被物质的、外在的、社会的,或自己的惯性所局限。所以,佛陀说,人有生老病死,爱怨别离之苦。人的肉身,注定了在尘世受限。如果我们是孩子,健康时,没有病痛,我们感动简单快乐,跑起来就是飞扬。当我们年龄大,揹负着家庭的责任,压力骤增,上有老下有少,我们会感到沉重的肉身,人生更多是痛苦,不满足,而所谓的快乐是短暂而转迅即逝去的。无形的压力,让我们自然把很多的期待投射到外界,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伴侣,我们的孩子,期待他们的行为分担我们的焦虑与不安。又或者,通过执着地去拼,执着去积赚来金钱来获得安全感。

我很早就知道,物质不是解决之道,所以,我看上去是个物质欲望低的人,应该说我没有很大的动力去追求物质上的成功。我从小到大在寻找某样东西,爱,神圣,价值,意义,领悟,一些终极的东西。

这些似乎是我寻找的关键词,我一直在找,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面找。我曾在哲学里找,佛学里找,心理学里找,但似乎都未找到很满意的答案。

的确,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很难找到,唯有跟自然共处,跟孩子共处时,跟动物相处时,也许我会感受到那种单纯的爱与快乐。为什么自然、孩子、动物,能提供着片刻的快乐?因为其纯粹,其灵性,最终与人的心底某些东西链接。

这大半年来,随着人生经历与阅读,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有关灵性世界的门。似乎对那个终极大问,我有了自己答案。是的,超越我们肉眼看到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另一维度的世界,超越二元对立,超越物质实相的世界,哪里有我们灵魂来源与去处的答案。

从为什么人生而那么不同?我们的确生而不同,因为带着自身的累世的业力与灵魂进化的方向。不用借助任何工具,看看周边的人,身边的孩子,为什么个性气质差异那么大?想过这个问题吗?是后天家庭环境吗?父母身体的基因吗?有,但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确存在天生基础上的差异,能量基因上的差异决定了这些不同。人类图,占星(不过占星比较复杂),也是从能量上解释人的天生基础不同,底层的基因不同。我给一些朋友解图,他们都觉得有种很奇妙的感觉,都说的对。前天一位朋友的又过来要我解读她第二个孩子的人类图,说第一个孩子解读得太准了。人类图不是算命,是告诉一个人底层的能量特质,帮助你更好觉察自己,自己的孩子,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道路,为孩子选择更合适的道路。

同样,在西方存在已久并不断演化的占星,也有类似这样的作用。现在市面上以指纹测试的多元智能,也是基于这种基因能量的原理。

占星本身的理论基础,是建基于生命的四元素:风、火、水、土。正是这四元素的基本理论,创化出多姿多彩的世界,及丰富多样的人格特质。而在中国的古老文化里,中医,也是建基于类似的五个元素:金木水火土。人体由着五个元素构成,一方的失衡,将导致机体的不平衡。最终,不管东方,西方,这些古老的文化,归结于最后一个词:能量。

我们肉眼里看不到能量,但它却在潜在的暗流涌动里影响着我们。一个人的周围就是一个能量场,带着负面情绪的人,让周围的人感到往下坠,带着正向能量,如慈悲、爱的人,让人感到如沐春风,是一种向上的能量。

不管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言说者灵魂向往光明。神圣是光,爱是光明。最终人的灵魂其实是一种能量,来到人世间来体验,修炼,从而摆脱轮回。我们无法验证死后的世界如何,但的确在当下,我们现实的生活里,我们的任务是来进货,而不仅仅满足物质和欲望所需。身为佛教徒的稻盛和夫就说过,人来到人间的目的,是到死的时候,灵魂比出生时提升。大概意思是这样,具体我忘记了。

有关佛陀悟道后的教诲,《圣经》的故事,有关《与神对话》一书里面所描述的,有关《灵性科学》里面所介绍,有关《生命之花》一书对史前人类文明发展到灵魂发展的描述,有关《人类基因能量图》的发现,天外传讯,等等,这些事实,指向另一个存在的维度:灵魂,光,宇宙。以上,我未能表述得很清楚,但大概意思也就是我们的确来地球的目的是来体验,来进化,获得灵魂的成长。因为地球这个物质世界,为我们的灵魂进化提供了场所及绝佳的机会,我们不要在这个花花世界里面迷失,要觉知自己的目的和任务。耽于物欲的追求和享乐,最终会让自己在苦苦努力后已是快乐后获得空虚与寂寞。

那我们该进化我们的灵魂?相信圣人之道,不断完善自己,也许这个太难,太多限制。如能更多活在觉知,活在当下,不为自己的情绪、欲念所驱赶,也是极大的进步。

5月3日晚,我终于参加了芳芳邀请的、她所在的英国约克教会的线上礼拜。我听圣歌时,听得泪流满脸,我听一位在印尼布道多年的老牧师讲经时,我听进去了,真感叹圣人对世人之爱与伟大。我感到自己多年来像只迷途的羔羊,终于一下子明白灵性大概是什么,是一种爱与合一,无条件的爱,宽容与接纳。多久,我活在自我批判和不接纳中。这些,在心理学都找到对应的词汇,但却是无法解决。我过往也接触过《圣经》,在国外也去过几次教堂,但从未获得如此的感受。也许跟这几年的经历有关,也许跟这段时间的领悟有关。

我想,多年来,我的寻找真正到达了一个门口,我已瞥见里面的亮光,就差真正迈入进去。 

我们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是寻找一份爱与觉知,合一与同在。

如树木那样,向着光明之境,与阳光,与微风,与大地,融合一体!

如日月星辰,照亮山川大海,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和谐律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